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8-07-10 02:17杨梅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心律胺碘酮组间

杨梅红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福建泉州363200)

心律失常属于近些年来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心搏频率、节律和传导功能异常属于该病患者的特征性病理学表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是该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近年来临床的相关实践结果显示,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病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1]。同时,罹患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疾病的患者,肿瘤疾病和急性感染者,也均会有并发心律失常的可能。由于心律失常病情的存在导致患者的心肌细胞会长时间处于严重缺血的环境中,这会对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2]。本文对比分析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和心律平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做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76例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以数学随机列表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病史 1-9年,平均(3.7±0.6)年;男性 23例,女性15例;本次发病时间1-14小时,平均(5.6±0.8)小时;患者年龄 51-87岁,平均(62.8±6.3)岁;治疗组患者心律失常病史1-10年,平均(3.8±0.4)年;男性25例,女性13例;本次发病时间1-17小时,平均(5.2±0.6)小时;患者年龄54-85岁,平均(62.3±6.0)岁。上述自然资料数据,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数据可以进行科学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心律平,每次150mg,每天用药三次,连续用药一个月;治疗组:口服胺碘酮,每次0.6g,每天用药三次,连续用药一个月。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在用药后基本或彻底消失,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心电图检查结果完全恢复正常,停药3个月后病情没有再次复发;有效: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在用药后明显减轻,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心电图检查结果与用药前比较有明显的转好趋势,停药一个月后病情没有再次复发;无效:患者心律失常症状表现在用药后仍然没有减轻,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心电图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发展,或在停药之后病情再次复发[3]。

1.4 观察指标

(1)用药前后血压水平和心率水平;(2)药物不良反应;(3)心律状态复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4)药物治疗效果。

1.5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 t检验并以(±s)表示,P<0.05认定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前后血压水平和心率水平

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水平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研究数据见表1和表2。

2.2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仅有1例,不良反应率仅为2.6%;少于对照组的7例,不良反应率18.4%。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

2.3 心律状态复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

治疗组患者心律状态复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研究数据见表3。

2.4 药物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1%,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研究数据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对比(±s)

注:t值、P值为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舒张压(mmHg)81.24±5.62 72.29±5.17 82.27±6.35 77.94±5.10 12.0329<0.05收缩压(mmHg)123.68±6.59 111.34±8.62 121.17±7.51 117.62±6.50 12.3129<0.05

表2 两组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较比较(±s)

表2 两组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较比较(±s)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例数(n)38 38用药前61.27±4.72 60.30±5.84 4.2618>0.05用药后72.26±6.13 82.64±5.81 14.5730<0.05 t值P值15.7413 21.4306<0.05<0.05

表3 两组心律状态复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心律状态复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比较(±s)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例数(n)38 38心律状态复常(h)13.29±3.54 8.46±2.50 12.2051<0.05治疗总时间(h)19.76±4.25 14.03±3.08 12.3256<0.05

表4 两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胺碘酮属于目前临床对心律失常进行治疗的一种常用药物,其基本的药理作用原理在于使心房、心室的动作电位明显延长,使心肌复极的时限延缓,此外该药物可能对窦房结、房室结、束支等情况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抑制[4]。采用该药物对心律失常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心律平更加理想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心肌细胞钙、钠钾等离子通道顺序开放平衡处于失调状态,心肌电信号传导功能发生紊乱等原因而导致的,临床治疗的难度水平相对较大。胺碘酮属于多通道阻滞剂类药物,其作用于患者体内之后,可以将钠通道阻断,使通道的失活状态得到显著改善,从而对离子通道的失调现象进行迅速的扭转,对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异常变化趋势进行控制。②胺碘酮在心率速度相对较快的时候,可以产生较为理想的阻滞作用,因而可以对心律变化进行有效的控制,此外,心律平属于Ⅰ类抗心律失常类药物的一种,能够对传导的速度起到选择性的延缓作用,使心肌细胞的兴奋程度明显降低,从而对心律失常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但诱发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这就会对患者心律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而胺碘酮则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类药物的一种,可以使Ⅰ类药物的促心律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胺碘酮具有非竞争性阻断功效,对动脉血管的扩张可以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使血流量水平曾江,使心肌细胞的实际耗氧量减少,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抑制。在对外周动脉血管产生扩张作用的时候,外周所承受的阻力水平也会随之不断的降低,心肌细胞通道的开放也会逐渐的趋于平衡状态,心律失常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且不会对血压造成影响。当然,对于一些同时应用地高辛的患者,通常情况下不建议采用胺碘酮治疗,这主要是由于胺碘酮会使地高辛的排泄速度减慢,使血药浓度水平异常增加,产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较大[5]。总而言之,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说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与心律平比较,能够更好的改善心率,且不会对血压水平造成较大影响,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从而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1] 李远征.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3(14):116.

[2] 段晨初,谷疆蓉,甄丽娜,等.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24(5):79-82.

[3] 干朝晖,张立群.胺碘酮和心律平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中的疗效对比 [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11):1495.

[4] 王舟波,叶峰,陆明岳,等.普鲁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健康研究,2014,14(3):335-336.

[5] 宋清泉,周晓宏,程缙,等.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46-47.

猜你喜欢
心律胺碘酮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