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琳
梁启超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育儿家”。梁启超有九个子女,个个成才,被世人称赞“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构成了家风,是为家中后辈树立的行为准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指引人们传播正能量。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家风是一种潜在的隐形力量,是最根本、最基本的家庭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家风潜移默化地浸染孩子的言行,塑造孩子的品性,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可以说,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体现家风的烙印。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要素,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第二要素,这两个要素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果说学校给了孩子增长知识、认识自我的平台与空间,那么家庭就是孩子幼小心灵的避风港。优良的家风不仅可培育孩子的美好心灵,引领他们阳光健康地成长,还可提升孩子的修养,塑造礼貌言行。良好的家风也是形成良好校风的精神来源和必要条件。由此可见,传承文明“家风”、铸造优良“校风”两者间是相辅相成的。在理想的状态下,家风和校风相互呼应、相互补充,两者可联手使孩子在一个共同的大方向上快乐而健康地成长。但是,也有家长和老师提出疑问:家风与校风都是一种静默的教育,家庭与学校究竟应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呢?
首先,学校应加强宣传,统一对家风的认识。学校可以在校宣传栏、网站、微信号上,开设宣传家风的专栏;或通过收集历代名人的家书家训,发放校本家风读物等措施,营造弘扬优良家风家教的良好舆论氛围,提高学生与家长对建设优良家风的认识。如南宁三中利用校园墙面开设家风宣传专栏,还利用广播、校园电视台、LED显示屏等形式宣传优秀家风。另外,学校还应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优良校风与家风的建设中,从自己做起,建设学校与家庭的精神文明。
第二,学校可组织丰富的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建设家风。学校可视校情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实践活动,如亲子阅读、亲子绘画、亲子朗诵等,引导家长和学生传承家风,助推良好家风的形成。学校还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等组织,通过告家长书、家长会、学校网站等形式,将平等、诚信、友爱、互助等优良品质融入家风建设中。
第三,学校可选取典型家庭,为学生与家长树立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优良家风的基础是平等、团结、友爱、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关心、爱护。学校可开展模范家庭评选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分享先进教育方法与理念等,展现拥有优良家风的家庭风采。如桂林市崇善小学常邀请家长代表到学校做“中华传统家风促孩子习惯养成”的经验汇报活动,受邀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与在场的老师、家长讨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建设家风的过程中,学校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学校应以家风、校风建设为纽带,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只有当校园和家庭都充满欢乐与情趣时,才能更有利地提高家庭与校园的凝聚力,形成强有力的家校教育合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阳光的成长环境。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