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摘要】本文以校园歌舞剧《假如没有灰尘》为例,从校园歌舞剧的主题选择,创作音乐歌舞剧剧本的策略,创编符合剧情的音乐、舞蹈与舞美的注意事项,阐述基层校园歌舞剧的创作过程,旨在为一线音乐教师提供一些校园歌舞剧创作的思路。
【关键词】校园歌舞剧 主题 剧本 舞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A-0010-03
从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近20年,笔者发现音乐表演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因此产生了创编校园歌舞剧的想法。从最初尝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音乐律动到歌舞表演,再到社团活动乃至小型歌舞剧片段的展示,笔者发现学生既能在音乐与歌舞之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又能用音乐与歌舞的方式呈现自己对音乐的感悟。这种鲜活的艺术表现方式,丰富了课堂,更在有形与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一艺术教育方式符合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创编的校园歌舞剧作品《假如没有灰尘》(本作品在全国中小学第三届艺术展演中荣获二等奖)为例,对中小学校园歌舞剧创作做一个概括和思考。
一、校园歌舞剧的定义
校园歌舞剧属于音乐剧范畴,来源于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是一种以孩子为主体的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等形式。其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和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表达出特定的时代特征、当代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突出积极向上的“真”“善”“美”校园文化特质,对孩子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尤其对培养孩子们的综合音乐素养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一部校园剧的创编过程基本包括:选择题材、剧本创作、舞台展示。
二、选择歌舞剧作品主题的原则
(一)主题的选择要贴近校园、贴近学生
小学生基本处于6~12岁之间,他们好动好玩、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创造力极强。因此,创编以学生为观众主体的校园歌舞剧,就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作品时既要主题内容新颖、丰富,又能以学生的视角及表达方式来体现。优秀的校园歌舞剧应该能将音乐、舞蹈、歌唱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带给学生全新的观赏体验。
比如,在创编《假如没有灰尘》这一作品、选择作品主题时笔者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1.主题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作品
这个作品取材于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的课文,是学生熟悉的内容。这个主题的选择直接拉近了作品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就像看一部影视作品,如果这部作品来源于我们曾经读过看过的书籍,我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亲近感,就会对这部影视作品产生期待。笔者认为,学生听到作品的名字时是否对该作品产生兴趣和期待,就是一部作品是否受欢迎的关键。
2.主题应具有趣味性,符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
学生对世间事物充满了好奇,求知欲旺盛。在普通人眼中,“灰尘”似乎总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烦恼,是不受欢迎的东西。但是假如没有灰尘,这个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在学生眼里是醒目而帶有思考性的,它一出现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使得本剧在创作之初就顺利地把小演员和小观众的心情串联在一起,为随后的剧情创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题的选择要具有教育性
创编歌舞剧也应该像“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所说的那样,具有“教育性”。而歌舞剧中的“教育性”就是要通过这种表演方式,让观众得到美感体验的同时,获得思想方面的熏陶或认识上的提高。在人们眼中,灰尘通常是“脏东西”的代名词,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但是,这篇课文颠覆了人们对灰尘的常规认识,对孩子们具有较强的科普和教育意义。它告诉孩子们: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更为严重的是,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不断上升,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本剧运用童话的手法、歌舞的方式描述这一主题,通过“灰精灵”和小动物们的矛盾及其发展告诉孩子们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好的校园歌舞剧作品的内涵应该通过故事情节自然流露,通过演员们塑造的艺术形象,通过孩子们在欣赏活动中对美的接纳来完成。本剧的主题达到了寓教于乐、寓理于美的教育效果,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欣赏美。
(三)主题的选择要便于舞台操作
一般而言,一部6~10分钟的小型歌舞剧需要具备服装、道具、化妆、音乐创作这几个基本组成部分,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考虑到有的学校在这一方面缺乏相关的经费预算,再加上搞校园歌舞剧创作的教师大多数不是科班出身,因此,笔者选择校园歌舞剧剧本时,贴合学校和教师本身的实际情况,既使所选择的剧本便于二度创作,便于在舞台上呈现,又不会让学校花费过多的经费。
《假如没有灰尘》这篇课文非常适合二度创作后在舞台上呈现。原创课文描述的主体是灰尘,笔者在二度创作中用了几个特殊而又生动的小例子来列举没有灰尘的危害,告诉孩子们事物具有两面性的道理。在创作过程中,设计了“灰精灵”“花仙子姐姐”“小猴子”“小兔子”“小鸟”“小松鼠”等角色,以“花仙子姐姐”的叙述为主线、灰尘和小动物的矛盾为副线,结合歌唱、舞蹈等表演形式将整个故事情节以歌舞剧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出来,简洁、方便,与学校实际十分贴切。
三、创作音乐歌舞剧剧本的策略
剧本创作是校园歌舞剧的核心,是最终演出的文本基础及重要依据。剧本创作的质量是剧目演出是否精彩、成功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完成一部好的剧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妙构思主要结构
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校园音乐歌舞剧主要构成不外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中间以音乐、歌舞等形式进行表现。歌舞剧的篇幅不宜过长,舞台时间一般控制在6~10分钟内为宜。在《假如没有灰尘》歌舞剧中,笔者把主要结构分为四个部分:森林劳动大赛—灰尘与小动物之间的矛盾—来到无尘世界—小动物与灰尘和谐相处。简洁而又富有戏剧化的故事结构为接下来主体人物的设计、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良好的铺垫;“森林劳动大赛”的设计为后面灰尘的到来引起小动物们的反感而发生矛盾做好了铺垫;紧接着,“来到无尘世界”把剧情推向高潮,本部分讲明了大自然中没有灰尘的危害,揭示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的道理;最后全剧在小动物与灰尘愉快、和谐相处的歌舞氛围中结束。全剧构思巧妙,环环相扣,简洁生动,高潮推进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二)合理设计故事角色
任何一个故事的展开都离不开角色。角色的设定是校园歌舞剧创作的核心要素,是构成作品的基础。形象、直观的角色能快速吸引观众并得到观众认可。角色的构成要素包括形象、行为、对话和性格。角色的行为和对话要符合其身份、性格和价值观,尽量口语化,贴近生活。其中,具有独特个性的角色往往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也更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创作校园歌舞剧要注重创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样才会使剧情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假如没有灰尘》以童话歌舞剧的形式呈现,以“灰精灵”“花仙子姐姐”为主要角色,“小猴子”“小鹿”“小鸟”等为次要角色。这样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以童话的方式表现形式比较自由,每个角色灵活度比较大,合理的角色分配可以迅速得到观众的认可;其次,每个角色在表演上没有过多的限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再次,童话人物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这样的人物设计符合孩子的审美和兴趣。
(三)巧妙设计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
一部良好的歌舞剧应该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这就要求编舞者做到:第一,故事情节要完整、曲折,突出展现高潮部分。因为戏剧作品总是以一个主要冲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来完成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好戏剧。如何体现这种冲突呢?首先情节要强而有力,让情境和人物的性格发生冲突,让人物的利益互相冲突。因此,创作校园剧时,要注意合理设置戏剧冲突,让整个故事变得曲折生动且完整,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创作。在创作中,可以在开端部分不断深化引出矛盾,推至高潮;发展部分也可以巧妙设置情节点,改变故事的走向;高潮是结构的顶点,是冲突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因而高潮部分不能程式化,要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结尾不能拖沓,也不能太匆忙。从《假如没有灰尘》整部剧本来说,矛盾冲突的主体人物为“灰精灵”和“小动物”,矛盾冲突内容为劳动大赛被破坏,情节转折为来到无尘世界。矛盾冲突把剧情推向高潮,接着通过无尘世界的转折将剧情进一步深入,逐渐揭开故事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第二,剧本要有真情实感,寓教于乐,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校园剧的受众一般是在校学生,所以创作剧本时要注意故事的表达形式。优秀的校园歌舞剧应该符合学生的观赏水平及年龄特点,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呈现立体而丰富的故事内容,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共情,给学生带来美好的听觉与视觉审美体验。本剧的开始部分以歌舞的方式展现“森林劳动大会”被“灰精灵”破坏而引起小动物们的不满,从而引起台下观众内心对“灰精灵”的不满,使台上台下产生第一次共情。随着剧情的发展来到整个剧目的高潮部分——“花仙子姐姐”带领小动物们来到无尘世界,让小动物们切身体验没有灰尘的世界给万物带来的严重后果,使观众们和剧情产生第二次共情,而且这次共情更具有冲击力,让孩子们明白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这样的设计,恰好回应了本剧主题选择中所强调的潜移默化的价值。
四、创编符合剧情的音乐、舞蹈与舞美的注意事项
(一)创编音乐与舞蹈时应关注两点
音乐剧的创作离不开音乐。在整个剧目中,音乐是表达与贯穿整个剧情的核心内容,音乐创作的好坏对整部音乐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创作音乐剧的音乐呢?笔者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如下两个方面:
1.做好音乐的布局与舞蹈的设计
整个剧目中,在什么地方恰当使用音乐歌舞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音乐歌舞布局能在剧情的发展中起到锦上添花、烘托气氛的作用,能鲜明地表达人物性格,使人物的表现更加丰满,同时也可以将剧情推向高潮。在《假如没有灰尘》一剧中,“灰精灵”与小动物冲突的这个情节是使用舞蹈这一表现形式展现的,通过现代夸张的舞蹈动作,配上激烈而有动感的音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小动物们与“灰精灵”之间的矛盾冲突,具有强烈的代入感,提高了剧情的可看性。
2.创编时可借鉴和模仿身边的音乐和舞蹈素材
教师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多留意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用心观察孩子们的举手投足,从而为音乐剧创作积累更多的素材和灵感。本剧的主要人物“花仙子姐姐”在出场时就使用了动画片《花仙子》的主题曲(适当将歌词进行改编和二度创作),一个重要角色的出场问题就自然而又漂亮地解决了。舞蹈的创编需要教师们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但是教师们即使没有很好的舞蹈基础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素材。比如,可以借鉴或参考网络上一些好的儿童音乐剧作品,为自己的创作打开思路。笔者认为,创编出好作品都是从学习、模仿别人开始的。见多识广,日积月累中教师就会形成自己的一些思考,甚至产生灵感的火花。其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在剧目的创编中一旦使用到歌舞的形式,就要注意舞蹈的设计不宜太过复杂,不要喧宾夺主。
(二)应关注舞美设计的渲染作用
舞美也叫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单说来,舞美就是舞台上呈现的一切东西,具体来说,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它们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其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最大程度地满足剧本的艺术需要,展现完美的艺术感染效果,渲染舞台气氛。
《假如没有灰尘》一剧在设计舞台道具时,最有必要出现的树木和花草是舞美设计中的重中之重。一则有了花草树木可以很好地表现森林的场景;二则可以利用花草树木道具的反转体现剧情的反转——从有尘世界来到无尘世界。此时,这个舞台道具体现的舞台美术功能既表达了时间的艺术,也体现了空间的艺术。同时,配合舞台灯光的侧影和明暗对比形成空间的距离感,可以调动和焕发观众更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在设计演出服装方面,小动物的服装设计考虑到“实与虚的结合”,既从外观上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鲜明的小动物形象,又将动物形象设计得卡通、可爱,色彩绚丽活泼,符合孩子们的审美。如“灰精灵”的服装设计走“虚”的路线,因为这个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本身不像小动物一样具有鲜活的生命,不太好表现,因此在服装设计上以灰白色连体紧身衣加上灰蓝色披风来表现灰尘的飘逸、狡黠、灵活,在舞台视觉上呈现强烈的对比效果,既有视觉冲击力,又能表现两组人物心理的矛盾冲突,用外部形式来揭示剧作的思想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把剧情与人物的感情倾吐于形象中,把剧中人物的心灵世界表达出来。其实,所有舞美都应该为剧情和演员服务,舞美的设计给观众传递的感觉应该是展现整个演出的风格,呈现演出发展的基本方向,对演出的内容起衬托和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校園歌舞剧的创作中,教师只有将主题、剧本情节、角色冲突、音乐与舞蹈、舞台美术等方面的要素统筹考虑,综合设计,使之互为补充,才能产生烘托剧情、突出主题的作用,达到校园歌舞剧应有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创编人员要对二度创作的原型材料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才能做到既忠于原型材料又能够对原型材料进行新的表达,增强观众对原型材料主题的理解或认可;二是要坚守校园歌舞剧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原则,应以“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注入正能量”为前提,把一片爱心融入创编工作的全过程。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