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东 沈红韵
[摘 要] 中小学课堂评价这一项常规的教育教学,是触动师生心灵的灵动之笔。从课堂评价谈有效教学,看似有些微不足道,实则小中见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 课堂评价;多元化;价值开发
目前,中小学各学科的有效教学,国内研究的重点局限在了课堂教学范畴,大家更多地是把眼光放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上,就课堂教学谈课堂教学。在此大方向下,很多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检验教学质量的环节:课堂评价。
一、期望理论:高效课堂呼唤多元化评价对象
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曾提出了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其理论基础是: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成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目标的把握越大,估计达到目标的概率越高,激发起的动力越强烈,积极性也就越大。
高效的课堂评价,需要多维化对预期目标进行多元化“期望”,借助智慧的评价手段,在师生双方及时准确地接收到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实现课堂评价的最高价值。这是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有效的多边互动来逐渐将课堂评价生成有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二、有效元素:高效课堂建构多元化评价对象
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跳出单边教学模式,让更多的活性元素加入,承担起“有效教学”之课堂评价的职责,促进师生共同的发展。
1.有效元素之一:教师的评价价值确立
作为课堂评价的主力军,教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担着最重要的任务。对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较多的题型以及需要着重点拨的学生,应重视课前的预设评价目标,着重关注。同时,及时发现教学亮点,及时以课堂评价形式为学生设疑、释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对教学中预计较易出错的内容,在评价中提供重视信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以梯度评价给予学生一个再思考的过程,从而对知识认知进行重组,主动尝试纠错,并得以巩固提高。
2.有效元素二:学生的评价价值探究
(1)学生的个体评价价值: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其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这就是说,作为学习主体,学生自身本就具备一定能力,可以担当一定的课堂评价任务,成为评价的重要元素。
(2)学生的伙伴评价价值:随着近年来合作小组的出现,学习伙伴作为一个很好的课堂评价元素渐渐走进教师的视线。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存在差别,学生各有所长,会站在自身理解的角度去审视他人的课堂学习现状,同时,也会在无形中比对自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取长补短,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再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定期对其进行重组,学生间的不常期固定,可以比较好地避免相互依赖、相互间的评价比较片面、榜样知识点得不到更新等问题。另外,新鲜感的缺乏,也容易使课堂评价流于形式。
三、合理调控:高效课堂惠泽多元化评价对象
高效的课堂评价,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现有发展区为基石,最近发展区内的各级目标为目的,研究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各个生长点,借助评价体系这一载体对中小学课堂资源深入研究、有机整合、智性创生,有组织地激发和引领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地、创造性地提高自我认知的教育教学。它需要对预期目标进行多元化“期望”,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去积极生成。
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评价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评价环境,激发学生的再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的有效的多边互动,逐渐让课堂评价生成有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关于中小学有效教学的研究,教师决不可以将“课堂评价”摈弃在“有效”的大门之外。
参考文献:
[1]王彬,赵婷.搭建多元化评价平台构筑体育教学评价模式[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5):44-44.
[2]陈敏.多元化价值观背景下主导价值观的重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13-13.
本文系“十三五”教育規划课题“中小学课堂‘童本·期望·生长评价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