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明
[摘 要] 学校领导力的提升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提升学校领导力,既依赖于校长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基于领导团队结构的优化与其所体现出的协调力、执行力、影响力。
[关键词] 学校领导力;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
随着现代学校建设发展的不断推进,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在确定发展定位、明确价值追求、丰富学校内涵等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探索、研究与改进学校的管理理念、路径、方式、制度等,对于学校的发展都不同程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这过程中,学校的领导力的提升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领导力不等同于校长的领导能力,它是指“学校领导团队通过一系列外在行为相互协调整合而形成的服务于学校组织目标、确保领导过程顺畅运行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学校领导力的提升,既依赖于校长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基于领导团队结构的优化与其所体现出的协调力、执行力、影响力,此外也需要领导团队以足够的勇气、智慧、包容营造学校运行的良好氛围,从而保障办学价值追求最大限度达成,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为此,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团队自身建设、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评价体系建设、学校社区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领导力,激发全校师生内在动力与活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凝聚人心,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共同愿景与价值追求上。它反映学校的特质与内涵,是学校历史传承、现实需要、未来发展的融合。具体表现为学校领导团队的领导哲学、校训、办学目标、价值追求等。有着近80年办学历史的光华高中,是具有革命传统历史的学校,在光华高中,我们奉行“人人是才”的理念,以“诚毅”为校训,引领教师以“师范人生,良心耕耘,守望教育田园”的情怀,教育学生成为“积极阳光,包容向善,追求卓越”的独具个性的人才。
办学实践中,学校对办学理念的认识在持续深化。时代在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也更高,经过深入的讨论和思考,大家认为要深入践行办学理念,必须在“相信学生”这一核心问题上有更深入的认同,并切实落实到相关的教育行为中。因为只有充分“相信學生”,才会充分调动教师所有的爱与智慧,人人成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激励大师,让学生充满奋进的动力;只有充分“相信学生”才会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才会真心地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为此,学校又进一步提出了推动学生“主动成长”和“主动学习”德育、教学两个方面的育人工作思路。用“爱与智慧”的育人思想和方式去点燃、唤醒、引导,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变革,给予学生美好的期盼与希望,给学生一种前进的勇气与力量,努力推动学生主动成长;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改革教与学的方式,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效率。在这两个方向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获得提高教育质量的短线效应,并获得改变学生生命形态的长线效应。
二、率先垂范,加强领导团队自身建设
学校领导团队建设是提升学校领导力的核心,首先是校长的办学理念、工作思路,得到领导团队的高度认可,凝成共识和基本一致的价值取向。在光华高中,教职员工到校长室找校长,经常不容易见到。校长去哪了?校长的领导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校长必须经常性地浸润在各处室、年级组、备课组、教室课堂,倾听大家的心声,积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谋划布局,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在校长的带领下,光华高中领导团队,坚持“想到、做到、心到”的“三到原则”,就是要善于主动想到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要乐于主动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服务,各部门能够解决的事情从速从快解决;部门自身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要放在心上,做好解释,主动向校领导反映寻求帮助。
在用人机制上,学校积极进行干部聘用制度改革和机制构建。制订并实施了《光华高中中层干部聘用办法》《光华高中中层领导公开竞聘方案》《光华高中中层干部行政服务工作考核办法》,有多名年轻干部被充实到了校级领导岗位或到其他高中担任校级领导,学校在任的所有中层干部都是通过公开竞聘产生,都经过全校教师参与投票的竞聘上岗程序,每年教代会上,所有行政人员都进行述职,由教代会代表投票评议。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条线管理和年级组管理有机结合的分层管理机制。副校长分管不同条线、不同年级,每个年级中,一位中层正职兼任年级主任,两位中层副职兼任年级主任助理,其他中层也全部参加到年级的管理工作中。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和谐,锐意进取,各部门工作积极主动,相互协作,运转顺畅,效果明显。中层干部带头讲奉献,兼任班主任等职务,不拿报酬,在各方面起榜样示范作用。
三、立足校本,建立多样化课程体系
学校成立光华高中课程领导小组,加强课程领导力。分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德育特色课程以及体育特色课程领导小组。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学科以分科课程为主,选修以融合选择性为主,综合实践以丰富多样性为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充实和完善,建立相配套的有关课程开发、更新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以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领导和保障。
学校本着多样、均衡、选择性原则,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课程。积极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积累了经验,取得一定的成果。三年来,有100余位教师参与编写了近30门校本课程教材,校本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各类选修课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教师和课时得到充分落实。学校对学生进行选修指导,提供选修课菜单,供学生网上选择,自主选班方式,丰富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其中《光华文读》《博导博士纪念册》《溧阳话》《生活中的物理》《化学趣味实验》等课程,内容体现地方特色,实施载体形式多样,深受学生欢迎,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蓬勃开展,《溧阳糙米糕的制作》《溧阳饮食文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在常州市级评比中获得佳绩。
学校进一步开展校园德育活动课程化、品牌化的探索。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三史一课”课程教育,即将中国革命史、新四军军史、光华中学校史以及学生党课结合起来,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巧妙运用细节素材,充分挖掘“三史”共同蕴含的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诚毅”品质。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特色课程在全省有一定影响,诸如“射箭”等模块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并对本区域产生了巨大辐射效应。
四、注重激励,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光华高中注重以教师评价引领、促进学生评价和课程评价。在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教师自评、同行测评、学生评教、家长评教、专家评教等)、评价内容的多元性(教学业绩、专业发展、学生辅导、课程开设等)、评价的過程性等方面着力完善,以激励和培养为第一准则。学校每学期召开学科基本功竞赛、解题竞赛、命题竞赛等评比活动,大力推动教师网上“晒课”,以评促教,以晒促进。学校常规性开展“青年教师演讲比赛”“教师师德征文比赛”等活动,丰富教师课余生活。每学期举行的“十佳教师评选”“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评选”等活动也是多元化评价的重要体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公正、公开、公平,全面、客观、科学而富有激励性,因而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有效地强化了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学校倡导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机制,全方位的评价学生,关注学生发展的点滴过程。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对“人人是才”的办学理念再学习、再讨论、再挖掘,并切实落实到相关的教育行为中。根据对学生评价的发展性、过程性、参与性、激励性和客观性的要求,重视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发展前景、创新能力以及文化素质的全面评价,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具体校情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编印制作了《学生成长记录手册》和《成长记录袋》。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的建立,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教师评价的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达到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光华奖学金”“光华奖助金”“谈氏奖学金”等各种评比,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这一切都有效地发挥了教育的评价功能,对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五、强化协作,构建和谐共生的社区体系
一所学校的发展,必然扎根于社区的坚实土壤之中。一所有内涵的学校,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大地。社区发展学校,学校服务社区,注重协作,和谐共生,学校领导牢牢把握这个切入点,会进一步夯实学校的群众基础,扩展学校的办学内涵。光华高中作为一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红色老校,更是要倍加珍惜、挖掘和拓展社区体系。
光华高中的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已经成立多年,本着“家校合一、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学校的重大举措均通报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及时向学校反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家长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形成教育共识、管理共识,促进学校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在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学校又成立了“膳食委员会”,在大米竞标中拥有决定权。学校十分重视加强家校联系,邀请家长来校参加学生奖学金发放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学生用餐体验、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毕业典礼等各项活动。家长学校同时也是对家长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邀请全国道德模范田秀英女士等多次给学生家长讲学。学校与社区共建家长学校、道德讲堂。学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办好道德讲堂,学校培养多名教师,成为全市思想道德建设讲师团的骨干成员,利用个人的专业和特长进社区进行宣讲,颇受欢迎。
作为学校的重要组织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学校领导力具有逐步生成、不断内化的动态特征,能够发挥导向、凝聚、规范、辐射功能,犹如磁场一样对其所覆盖范围中的人和物产生影响。
透过学校组织氛围,我们可体察学校领导力,那就是,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心系教育理想,各司其职,在创造性地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所有学生得以在生动活泼、充满教育意蕴的学校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