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韦良
[摘 要]教师应将课本知识、实验操作综合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在物理概念、实验中自由转换。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把学生当成朋友,与学生形成融洽课堂氛围;注重物理学科特色,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转换教学方式,不断总结提升。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課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高效
所谓高效教学,从评价标准的角度来解释,是指教师在社会资源耗费尽可能节约的前提下,通过教学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效率即教学产出(效果)与教学投入的比值,或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值。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地创造教育价值,使公式中的比值量大,让物理课堂更有效、更实在呢?
一、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传统高中物理教学就是老师对着课本讲,学生对着课本听,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教师越讲越枯燥,学生越听越烦躁,最后导致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交流障碍。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老师授课过于死板,对学生的学习存在过于主观引导,这样会导致学生思想禁锢,从而导致了学生个性与创新方面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厌学行为,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2.学生缺乏上课积极性。高中生学习压力比较大,本来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吸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就会导致学生上课无精打采,长期下去,学生会形成惰性,不愿思考,不愿发言,不愿参与老师的课堂内容,更不愿与老师进行互动。此外,高中物理的学习相对较难,如果老师不善于进行引导,学生可能会跟不上老师教学思路,从而导致学习落后,这样发展下去,学生就会自暴自弃,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教学观念落后。在高中教育中,很多老师会教学生如何考高分,这种方式看似对学生有益,却不知学生会产生严重依赖心理,对问题不会自我分析,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听老师念题时知道重点在哪里,自己做题时却一头雾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外,应该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以及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联系,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还能与现代社会密切联系,为社会培养更加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对策
1.用教师的热情感染学生
实践表明,良好的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对课堂的气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乐观的情绪,面带温暖的微笑,努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学生的互动中,多与学生进行思想感情方面的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一种亦师亦友的良好气氛,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并将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转换为对这门课程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2.将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有趣
我们都知道,课堂上轻松有趣的内容与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之一.设计一个良好的、可以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课堂知识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演示实验,或者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以此来丰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对一个问题提出质疑才会不断地深入研究,以获取新的思路与方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不同于传统教学中你问我答的教学方式,在创新性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解决问题更关键.比如在讲授新知识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一步一步讲解的教学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假设、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当好一个耐心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后,与学生一起去探究事实及原理,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问题.
4.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了不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得多!”的确,学生是学习和认知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认知活动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它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在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不能离开学生主体的认知实践活动,它要通过学生主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去认识、去体验,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例如:在上“速度”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速度这一知识,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课前先请两位同学说出自己50米跑的成绩,然后请全班同学分析比较哪一位同学跑得快一些?并请他们说出判断依据。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找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另一方法。最后教师再次提出:在位移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比较两个物体动的快慢?再次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并请学生根据探讨得出的方案进行实践应用,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帮助,适时进行个别辅导,从而使大多数学生对速度这一概念有了较完整的理解。这种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进行的,然后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分析、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的动手实验只是执行教师的指令,只动手不动脑的实践也是一点价值都没有的。
参考文献:
[1]谭崇宇.高中物理课改新教材必修课的探究式实验研究[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5):5-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陈晓端.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