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朝相
[摘 要]高中体育分类教学主要指的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制定的差别性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模式能够彻底摒弃传统的大班教学的弊端,充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升他们的体育学习热情。本文研究了高中体育分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类教学;策略
高中阶段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兴趣爱好以及体育课程内容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和作用着教学效果。作为高中体育教师,我们在开展和实施教学和训练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实施分类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运动能力。
一、集中分组式的体育教学模式
采用集中分组式体育教学模式,主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差异。高中生正处在身体快速生长的阶段,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身体差异,所以,在体能表现上也千差万别。因此,体育教师实施集中分组式体育教学方法,就是针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讲课,详细讲解某一运动项目的操作要领,同时,在按照学生的体能不同,对其进行分组训练。在分组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规则,包括学生参与的项目不同、学生身体承受能力的不同,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体育项目和强度。务必超越自身能力承受极限,选择不合适的活动。学生在能够承受的训练环境下,能够快速融入体育运动,并且探索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从而提升了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增强自身体质的目标。学生在完成初级阶段的训练后,可以适当增强体育运动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激发身体潜能,提升身体素质。另外,教师在学生的体育学习中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取得一定的进步时,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并且鼓励学生进一步的提高和发挥。这样学生能够增强对自己的认可,也培养了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信息,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成长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实施分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極性,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极大的热爱。
二、班级组合式的体育教学模式
高中阶段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很多学生特别是女生,都会侧重文化课的学习,而忽略了体育课程的学习。甚至,很多学生在体育课时间选择逃课等,丧失了大量的体育锻炼机会,也造成了学校体育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从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上,转移到提升学生体育兴趣上。同时,依照学生善于交友的特征,可以组织多个班级同时进行室外体育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共同进行体育训练。大量的学生在同一体育课堂中学习,就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和分类,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秩序和效果。在对训练方式进行分类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对本身具有体育运动基础和兴趣的学生,可以根据其兴趣项目进行分类,而对本身缺乏体育运动兴趣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进行集体的慢跑、打羽毛球、跳神等基础性的梯云活动,以培养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班级组合式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得到适当的锻炼。
三、个人分类式的体育教学模式
身体素质差、缺乏体育运动的学生,无法感受真实的体育活动,徒然增加了参与体育训练的难度,难以适应班级整体的锻炼进度,甚至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极易出现身体伤害。所以,体育教师要实施个人分类式的体育教学方法,对体能素质较差、体育运动底子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根据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别的指导方案。例如,在短跑训练过程中,可以将体能素质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低强度的训练。同时,从基本动作的指导入手,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调整呼吸的方法,最后冲刺的技巧,以及在短跑运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通过个别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体育运动的正确方法,增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更快的跟上全班的整体步伐。
另外,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还可以适当融入竞赛的元素,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竞争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质潜能,促进其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合适的体育竞赛形式,能够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默契,提高其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体育分类教学的深入实施。当然,在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让每个学生能享有获胜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推动分类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四、完善相应的考核体系
1.要让考核系统中融入分类模式中的精细化内容。对于传统体育考核系统来说,教师的任务相对较轻,仅仅完成既定的统一体育项目即可。应当承认,这样的硬性与僵化考核模式有其优势,而其劣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让学生因为考试的压力而丧失原本很浓的体育活动内容参与兴趣。细究其原因,重点在于统一化的考核内容会使有些学生勉强接受那些既不擅长又不感兴趣的体育训练内容,而自己的优势与兴趣所在则并未囊括到考核内容之内。比如,有些学生对于跳绳项目比较擅长,但是在跳远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而考核时跳远为主要项目,跳绳项目却并没有涉及。如此一来,学生因为跳远成绩偏弱,就会直接导致其对大部分体育运动项目疏离。也就是说,这样以偏概全式的考核系统,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讲其实是不利的。因此,如果强调分类模式的融入,就一定要充分顾及学生的真实感受,可以考虑在基本考核项目以外,安排一些利于学生自主参与项目表达的内容,用这种方法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2.考核时间应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所区别。传统模式下的体育考核时间均为统一规定,这样的做法有利于管理却对学生心理造成一定压力。有些学生能够在既定时间完成考核要求内容,而有些学生则不能顺利完成,这样会给无法顺利完成的学生带来心理压力,难以起到用体育活动愉悦身心的效果。与传统模式相比,分類模式更应该采取的是自定时间考核办法,即规定只要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将必修加选修的考核项目完成即可。学生可以参考考核内容与自身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考核时间,教师随时给予记录。这种做法对于缓解学生压力,增强分类模式应用效果两个方面,都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值得在高中体育教学考核时提倡与推广。
总之,分类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传统体育课里的共性特征转化为个性发展,让每一个个性的独体求同存异的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共性集体,让个性在群体中得以发展,群体因个性的不同而去伪存真。但是,分類教学模式之下,针对同一个教学班学生有时需要制定好几套教学计划,这极大增加了备课量和授课压力。同时,高中阶段分类教学的时间不足也影响了最终的锻炼效果。这些问题已经渐渐暴露出来,如何解决相关问题,更好地利用分类教学模式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事业的全面发展,仍然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肖健欢.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156.
[2]公彦国,杨焕峰.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