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捷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德育工作有了新的内涵。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德育相结合既是社会需求,也是個人需求。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有利于相互补充优势,从而塑造高中生健全的人格,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 高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育更加关注并重视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问题。由于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学生个体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个性、心理等各方面都处于快要成熟的时期,所以高中阶段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能否全面健康发展。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二者存在差异:一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教学领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心理学,道德教育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存在一些差异。道德教育是基于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情感道德和共同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是基于个体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状态。最后,教育方法存在差异。道德教育强调教学和感知。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沟通和发泄。
两者之间的联系:首先,教育对象是高中生。其次,教育目标是一样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最后,教育规律是一样的。基于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人格特征,都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他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愿望,并根据学生发展的原则。
二、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领导者,指导者和激励者。他们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教育目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典范,教师的专业水平,道德品质,品格气质和行为特征都会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德育教师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在过去的听课实践当中发现,负责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要么缺乏对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意识,要么就是对这两种工作有一种整合感。然而,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知识和经验,没有融合这两方面工作的能力。
为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融合,非常有必要开展高中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我建议学校定期举办专业研讨会,邀请资深精神健康专家讲学,丰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会的研究需要,学校可开展学习评选活动,以进一步激发所有德育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
三、在校园内设立心理咨询台,优化德育环境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判断标准和重点上存在差异,但都遵循相同的教育规律,通过教学,感知,指导等方式进行,即结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需要。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学生的发展愿望。在我国高中生的德育工作启动较早,但思想和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因此,高中可以在德育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和渗透。同时,学校要不断丰富德育和思想健康教育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为高中生的思想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例如,教师进行德育时,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了解每个学生,深入挖掘学生在思想及道德方面的不足,结合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并设置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站,对心理状态不佳或心理困惑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黑板报,校园新闻,报刊等宣传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知识,倡导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俱乐部活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课内和课外练习,例如开展志愿者活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四、多方合作进行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和家庭在学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高中学生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怀,爱护和支持。高中生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单靠学校教育很难在这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因此,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委员会,社会和一些社会福利机构的更多支持,与他们共同组织高中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邀请道德模范、公益人物来校讲座,组织心理学小组到学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或者在社区组织助学扶贫,志愿者小组,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将活动的触角引入校园,让学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发展道德品质,增强思想觉悟。同时,学校还必须通过家访,电话交流,家长会,委员会等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家长沟通交流,向家长传达学生的信息,让家长能够了解学生的行为,积极配合学校抓好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结语
新课程的改革更关注于高中生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他们应该渗透德育健康教育,不断将学生培养成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国滨.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求知导刊,2014,(12).
[2] 刘烨.试析高中德育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教师,2015,15(9):16.
指导老师:潘存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