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维忠 徐红岩 张春明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失业的类型与表征,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失业的形成机理,如大学主体的创造能力与社会创新性能力需求错位,专业技能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错位,就业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错位。最后基于“五协同”视角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失业的应对举措: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专业组群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协同;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协同;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与培育协同;就业观念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
[关键词]不平衡 不充分 高等职业教育 结构性失业 治理
[作者简介]薛维忠(1982- ),男,湖北荆州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徐红岩(1963- ),女,天津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张春明(1969- ),男,天津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博士。(天津 300350)
[课题项目]本文系“十三五”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2017年立项研究项目“新时代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ZDJY2017-01,项目主持人:张春明)和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课题“中国—德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结构与培养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VESP3018,课题主持人:徐红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22-0074-05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同时强调要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结构性就业矛盾产生结构性失业,主要指人才需求与供给不均衡而形成的“有岗无人、有人没岗”现象。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整体就业率为91.6%,704万毕业生未就业人数约为59万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地用人单位却高薪难觅良才,尤其是技术技能型人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时代背景下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探索解决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治理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失业的类型与表征
1.行业发展不均衡结构性失业。行业发展不均衡结构性失业是指毕业生的供给与需求在不同行业存在着失衡。一是某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吸引了各种社会资源,大学生就业时不自觉地涌向这些工资待遇高、社会美誉度高、发展环境好的单位,而其他行业则无法吸引足够多的大学生投身其中,这种行业发展不均衡的优化与调整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二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部分行业发生较大变化,如供给侧改革中的煤炭行业、冶金行业等面临去产能的调整,不仅原有技术人员面临岗位转型,高职院校的人才输送也要进行被动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发展不均衡结构性失业。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将持续转型升级,行业发展不均衡结构性失业也必将持续存在。
2.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失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失业是指高校适应市场需要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存在滞后性而产生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失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无论是新设置专业,还是调整原有专业,都需要建设周期,且人才培养还需要3~5年时间,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人才供给一定会滞后于产业需求。当社会人才需求大于供给时,各高职院校纷纷设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周期后出现“扎堆上市”,从而产生结构性失业。产业调整的需要相对于专业设置与调整以及人才培养周期的时效性高,因此,只要市场出现“热门”产业,就会产生与之相关的人才需求,产生一轮与“热门”产业相关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热潮,进而集中“释放产能”,产生阶段性结构性失业。
3.技术技能发展不充分结构性失业。技术技能发展不充分结构性失业是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成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才出现结构性失业。一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才不再稀缺,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对人才知识结构与深度更加“挑剔”,以致部分人才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二是需求领域存在“人才高消费”,部分用人单位要求员工要有“211”或“985”背景,甚至擁有硕士、博士学位,还有的单位强调要有留学经历,这种以应聘者最低学历或毕业院校类型代替能力衡量与需求的标准,加大了本科及以下学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从而形成结构性失业。
二、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失业的形成机理
1.大学主体的创造能力与社会创新性能力需求错位。大学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传播知识、学术探究与创造、学术成果转化等诸多任务。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如何促进教师发展,培养大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创新能力需求成为关注的核心。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我国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经常把学生视为可以“加工”的“材料”,通过“标准生产线”“标准模式”塑造他们成为“合格产品”,以致学生不能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没有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缺乏主动探究知识、提升能力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具备自主分析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社会大众则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生变得“平庸”,就业尚且困难,何谈创新能力?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提高知名度,往往制订一系列评教量化指标,以期“鞭策”教师不断申请项目,发表更多高质量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活力与内动力。
2.专业技能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错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也在不断演变。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实践经验在不同时期呈现了不同的需求与定位,大学生各项专业技能的累积与提升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以致在特定时间段内大学生专业技能单一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存在错位现象。
第一,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逐步降低,而第三产业却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向发达国家靠拢,如现代旅游、金融服务等。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虽然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改革,但“新瓶装老酒”的状况依然是客观存在,传统课程的新陈代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首先,传统课程与原有师资配置是相得益彰的,课程设置发生改变时需要师资与教学设施进行同步调整,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其次,传统课程虽然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但依然有其存在价值,仍在某种层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课程调整要坚持自我“扬弃”,在传承传统精华的同时,变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部分。最后,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循序渐进,存在一个较长的周期,教学设施的更迭不仅需要资金投入,也需要一个过程,而观念调整更是需要时间适应,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演化成教育发展同经济增长间的矛盾。
第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能单一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用人单位要求,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成为时代主流。社会出现大量产业需要专业人才,企业高薪诚聘而不得,而部分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心仪岗位的现象。
3.就业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错位。第一,大学生就业观与经济社会发展错位。首先,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大学生在求职时过度考虑薪酬福利待遇、企业工作环境和晋升空间等,不能结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综合考虑能否在岗位上获得能力提升的“增量”。麦可思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离职率较高,其平均薪酬已经超过同类高校毕业生平均薪酬10%以上,但位居离职率原因首位的却是认为薪酬偏低,由此而形成了悖论。其次,毕业生过分追逐“社会美誉度”。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岗位就业,更愿意选择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就业,觉得工作体面,更有发展机会。从公务员考试可以看出,某些岗位百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为了追逐这类工作,部分大学生参加各类培训,屡败屡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第二,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与企业实际需要错位。用人单位盲目追逐名校生、高学历人才。一方面,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等人才涌动,可供选择的人才类型较为丰富,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用人单位追逐名校生的行为,高职院校学生完全胜任的岗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却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用人单位不以岗位能力要求选择毕业生,而是用学校类型和学历层次代替能力考量,以致在需求层面产生错位。另一方面,本科毕业生没有找到心仪工作就选择读研,读研后还没有找到理想岗位就继续读博,这种学历的深造不是基于学术研究兴趣和探究高深学问,而是为迎合用人单位的高学历需要,以致在供给层面产生错位。
三、基于协同视角治理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失业的重要举措
1.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与“职业性”双重属性,既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层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发展中与经济的关系最为密切,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伙伴。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依赖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同样,高等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也得益于区域经济的支持。因此,逐步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为学校的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培养面向生产一线专门人才的专科层次高职院校;二是由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和高职院校升级的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大学。无论是哪个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新建实验实训场地、原有实验实训场地改扩建、高水平人才的引进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为大学毕业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有活力,需要大量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主阵地”;另一方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背景下,能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
第三,学校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保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每年承接大量的企业横向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学校的人才培養能力和人才供给能力,成为区域招商引资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拉近了学校与区域产业、企业的距离。
2.专业组群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协同。专业组群建设是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服务的关键环节与基本路径,产业是专业设置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要实现专业组群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最大程度地消除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及比重均持续发生演变,区域经济的分工和主导产业的发展转换将更加迅捷,这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组群建设与区域产业的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紧跟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趋势,预判新兴产业的成长性,并进行充分调研,超前谋划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
第二,求精而不求全,将优势专业组群做强,避免专业建设的低质量重复。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要立足现有基础,在前瞻性调研的基础上,专业组群建设要向区域产业链逐渐延伸,将优势专业做强,进而形成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高等职业院校应避免盲目攀比,贪大求全,除了充分调研区域产业需求外,还需要调研区域内专业设置和人才供给情况,从而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
第三,专业组群建设要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充分考虑专业组群“贯通培养”,从而节省资源,提高专业建设绩效。专业组群建设应在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考虑“贯通培养”,要结合产业需要,满足专业组群各专业培养的共性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专业特色需要的项目。这样高等职业院校在适应产业调整而进行专业动态调整时,可以减少资源的淘汰与闲置。
3.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协同。高等职业教育区分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性,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一,正确把握理论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没有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一味地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能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因此,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突出实践育人,强化校内、校外实践性教学与实训的基础上,要考虑人才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仅拥有专项技能将难以支撑人才的长远发展。只有培养学生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特别是综合性通识知识,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从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理解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协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技能培育,一度被认为过度强化人才的“工具属性”而广受诟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育协同。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保障。我国高等教育在“双一流”建设的引领下,进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高校之间首要的竞争是人才竞争,一流名校纷纷重金引进人才,抢抓机遇。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成本高。有关教育成本的研究表明,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办学成本的2.5倍以上。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把有限的资源用于人才引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能力结构,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理论基础,还必须拥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技术应用能力,这与普通高校主要考量教师的学术造诣有很大的区别。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引进人才也更有难度。
因此,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引进与培育协同发展的路径。第一,在师资队伍引进上,要坚持学术造诣与实践能力并重。高等职业院校从普通高校招聘毕业生,要强调高学历层次,如博士研究生;而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有较强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实践能力人才时,对其学历要求则予以适当放宽。第二,在教师培养机制上,要坚持学历层次提升与实践能力锻造双向展开。高职院校要将普通高校引进的高学历层次教师选派到企业实践,锻炼其技术应用能力,并参与企业生产、研发,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等,提升其教学的针对性。高职院校还要促成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到普通高校继续深造,提升其学历层次和学术能力。第三,师资队伍引进和培育校企协同。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作为校外兼课教师到校授课,解决现有教师人数不足或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签署协议,选派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或承接企业横向课题、到企业挂职鍛炼等方式,将教师的知识成果进行转化,提升其服务企业的能力。
5.就业观念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第一,学生就业观念转变要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协同。学生要进行深刻的自我评估,从个人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规划职业发展路径,避免就业时一味“向钱看”,也要结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考虑工作岗位能否为自己的能力提升、专业知识的获取提供帮助。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入,第三产业的比重日益增大,机会也越来越多,毕业生要主动适应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现实。民营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一批明星企业,民营企业每年吸纳60%以上的毕业生。因此,毕业生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铁饭碗”,要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积极到民营企业就业,那里也能大有作为。
第二,企业选人用人理念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首先,企业要有正确评价人才的选人用人办法,不能简单地用学历层次和学校类型来评价学生,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根据每个岗位的能力要求设置选聘的关键评价要素。其次,企业要有正确的人才观,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而不是人力成本。只有树立这样的理念,人才才能得到足够的尊重,才能激发其工作激情。
综上所述,“五协同”是治理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失业的有效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任何有助于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失业的举措和尝试,都有益于区域经济的均衡与充分发展,有益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有益于展现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自信。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7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母小勇,杨志卿.大学的“扬弃”:回到“人”及其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17,29(2).
[3]郭岩.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8(2).
[4]孔德兰,周建松.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与路径[J].职教论坛,2017(21).
[5]崔顾芳.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