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阐述了激励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启示,并运用激励理论对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了基于激励理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依照马斯洛需求原理和目标理论,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目标;依照自我效能理论和归因理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依照双因素理论和公平理论,保护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依照期望理论和挫折理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行动能力。
[关键词]激励理论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肖华(1980- ),男,广东梅州人,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硕士。(广东 广州 510642)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2018年度广东高校女性发展研究专项课题“匹配理论视阈下的女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以广州五所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8jkwwgh056)和2017年广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平台建设项目“基于互联网+大农业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22-0070-04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业活力、引导创业实践为目标,对教育教学的理念、举措、平台、机制等进行全方位改革的一种新式教育模式。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部署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深入剖析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激励理论为指导,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诉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探索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促使更多学生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
一、激励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根据学术界的普遍定义,激励理论是一套对如何有效满足人的各类需求,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的内容、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所形成的理论。根据激励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和学科理论的差异性,可以将其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行为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
第一,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提供有效激励,其代表性的理论有:(1)马斯洛需求原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安全、情感、社会和自我价值。他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成为影响人发展的决定因素,且人都是为追求更高层次的诉求而奋斗的。(2)双因素激励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认为,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保健因素,也称外部因素,即企业政策、管理举措、福利待遇、工作氛围等;二是激励因素,也称内在因素,即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成就感等。企业要提供良好的保健因素,以配合员工激励因素的实现。因此,高校要以内容激励为基础,注重从学生的高层次发展诉求入手,加强思想教育,激发其参与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就感;还要进一步健全激励举措,如创业奖励政策、创业服务体系等,为大学生追求创新、探索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引。
第二,行为型激励理论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提供激励矫正人的行为,使其从消极走向积极,其代表性理论有:(1)归因理论。美国社会学家海德认为,人们往往将某次成败归结于现有能力、付出努力、任务难度和存在机遇四个因素,这些因素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将会对人的下一次行动产生不同的影响。(2)挫折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认为,人们在实现动机目标的过程中,一旦遭受挫败,通常有两种表现:一是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再接再厉、奋勇直前;二是情绪低落,消极对抗、停滞不前。依据行为型激励理论,高校要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败与得失,客观分析归因,并指导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及时修正创业计划,从而确保创业实践不因一时挫败而终止。
第三,过程型激励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将发展动机和工作行动对接起来,研究过程中激励所产生的作用及程度,其代表性理论有:(1)公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认为,工作结果出现后,人的满意度不仅取决于其与自身预期效果的对比,也取决于与社会、历史、同类结果的比较。当人们对各种比较都感觉满意时,就会产生公平的感觉,从而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反之,则会让人感觉不公,带来消极情绪。(2)期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指出,人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结果实现的期盼以及可能性的预判,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激发力量 = 效价×期望。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对创业目标有理性的期盼,并学会综合分析创业实践结果,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升自身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四,综合型激励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综合运用了前面三种理论观点,系统研究了激励的内容、行为、过程和结果。其代表性理论有:麦格雷戈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激励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要求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运用多样化、综合化的激励手段和保障机制,为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提升其创业活动的参与度等提供全方位的帮扶,如心理辅导、技能训练、学科竞赛、市场融资等。
二、运用激励理论分析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國大学生毕业后有创业意愿的不到20%,而真正投身自主创业的不到10%; 56.5%的在校本科生从未考虑过创业问题;68.3%的学生对创业政策了解不多。2017年,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本科院校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率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逐年上升,但至今仍不到4%,且创业熬不过三年的企业超过50%,可见创业之艰难。
项目组对华南农业大学的500名大学生和在校创业学生分别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发现该校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和“挑战杯”等创业大赛的学生比例不到40%。尽管该校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基础》等创业类必修课,但75%的受访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学到的创业知识不足以引导他们投身于创业实践。在创业学生眼中,“缺少创业资金”已成为制约其创业实践的首要因素,占比达到75.4%;“缺乏对政策的了解”,占比为55.3%;“缺乏企业管理经营经验”,占比为51.6%;“缺少时间和精力”,占比为43%;“缺乏商业法律知识”,占比为40%;“内心不够坚定”,占比为38%。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源,可以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态势。
第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学生如何适应社会,与市场、行业接轨,实现自身价值,离开社会环境的创新创业教育将成为一潭“死水”。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现实主义、投机主义等,对创业教育产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渴望通过创业实现一夜暴富,成为新一代“马云”“马化腾”,一旦出现创业挫折,就会萎靡不振或怨天尤人,认为自己“生不逢时”。这是归因理论中所说的“情景归因”,即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心态、行动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媒体对创业风险及创业失败的过度渲染,导致部分学生不敢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这是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即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对创新创业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二,教育体制的影响。目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更新、改革措施和投入力度等方面是不足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根据马斯洛需求原理,创新创业教育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但目前高校尚不能给全部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指导,甚至连创业所需要的孵化基地和基本的办公场所也是“僧多粥少”,供不应求。根据期盼理论和公平理论进行分析,大学生创业与专业紧密结合可以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其创业率,但教育资源的匮乏制约了学生的专业选择权,部分学生对自身专业认同感不强却又无法调整专业,以致其学习期盼、动力和创业意愿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大学生自身的影响。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日益得到重视,但仍需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从大学生自身来看,部分学生自我要求不高,还停留在马斯洛需求原理的初级需求阶段,其创业决心和行动并不强烈,创业态度也不够端正。从挫折理论来看,部分大学生创业动机不纯、心理素质不强,当创业出现挫败时,采取消极甚至对抗的态度,以致创业半途而废。从归因理论来看,部分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存在偏差,将创业取得的成就归结于自身的努力,认为创业中的不足是社会和学校等外部环境所导致的。
三、基于激励理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
第一,依照马斯洛需求原理和目标理论,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目标。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学习基础、创新能力和发展诉求差异性较大。因此,高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时,要以需求驱动为导向,引导学生构建创新创业目标。一方面,在理想信念层面,要构建高起点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将创新创业作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更高层次追求,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目标和坚定的创业信念。另一方面,在团队建设层面,要构建创新创业的共同目标。高校要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比赛为载体,引导学生跨年级、跨学科组建创新小组、创业工作室,从而形成创新创业共同体,将个体的创业目标与团队发展愿景协同起来。
第二,依照自我效能理论和归因理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工作所进行的推测和判断。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活动选择、学习情绪、关注指向四个方面。部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动力不足、创新思维不强、创新创业方法不科学,这实质上是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具体表现。因此,高校应从意识层面着手,通过开展创业启蒙教育、创新思维训练、心理疏导、思想引导,增强其创新创业自信心和创业意识。高校还应对创新创业表现出浓厚兴趣、行动较为积极的学生加强归因训练,强化其创业意识和信心。归因理论认为,通常学生将接受教育的成败归结于能力、努力、难度与运气四方面因素,而学生对学习效果的归因,不仅能解释以往行为产生的根源,也会对其以后的思维和行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将面临诸多困难,难免会遇到挫敗,高校应通过“创业打磨会”“创业沙龙”等活动,加强归因训练,引导其准确找出创业中的错误与原因,并学会看待得与失,坚定创业信念。
第三,依照双因素理论和公平理论,保护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双因素理论和公平理论都强调要为人们开展工作提供宽松、包容和公平的环境。因此,高校要多举措改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条件,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舆论导向,全方位保护好他们的创业热情。一是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创客空间和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提供活动阵地和平台;二是将学校的各级各类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让学生有更多的条件进行科技创新、完善技术,进而形成产品、探索创业。三是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慕课、构建新媒体平台和课程资源库等,为学生接触最新的创新创业资讯,进行创业交流、信息分享创造条件。四是通过举办校园创新创业文化节、创业集市,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并向大学生灌输“人人皆可创新”“鼓励创业,允许失败”的包容思想,形成隐性激励。五是加强制度化建设,以制度的形式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深入开展,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对创新训练、创业活动、学科竞赛等项目采用学分转换制;实行 4~6 年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为学生制订人性化的培养计划等;修改教师职称评定条例,将创新创业作为明确的考核指标。六是建立创新创业奖励机制,将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如设立创业实践奖学金;优先推免创新创业成绩突出的学生攻读研究生;每年组织评选十佳“创业之星”和“创业团队”。
第四,依照期望理论和挫折理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行动能力。期望理论作为过程型激励理论,注重围绕人的合理期盼,加强工作过程中的激励;而挫折理论作为行为型激励理论,主要根据人们遭受挫折后的反应进行激励,注重工作行动上的激励。因此,高校要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服务体系,完善保障机制,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行动力、持续力,实现其创业目标。一是建立一支优秀的创业导师队伍。通过构建思想导师、学术导师、企业导师“三导师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帮扶,解决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思想困惑、技术难题和经营问题。二是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推进“教赛融合”理念,通过设立创新创业项目,实施“互联网+”“雁行计划”“攀登计划”“创新梦工场”等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参与创意开发、创新比赛和创业实践提供链条式的实践机制,从而提升创业竞争力,增强创业品牌优势。三是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创业辅导与培训,提供创业一站式服务,如企业注册、入驻孵化器、投融资咨询等,并提供发展诊断服务,由高校组织和配备资深企业家进行针对性辅导与跟踪指导,分析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四是提供资金保障,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问题。我国政府应结合国情制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贷款优惠政策,并探索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高校要通过校友支持等举措,多方筹集专项资金,为大学生创业初期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
[参考文献]
[1]葛建新.创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徐利明.关于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