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探索活动的实施策略

2018-07-05 08:02张卫明
读写算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实施策略

张卫明

摘 要 物理课外活动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以非教科书内容为主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的物理学习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为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通过课外实践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现代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发掘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在自愿、轻松、趣味的状态下主动地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 实践探索活动;实施策略;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1-0033-01

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探索活动是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各种物理交流、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参加各种课外探索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经过我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尝试,初步形成了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探索活动的构想和思路,下面就谈谈具体的想法和做法。

一、开展“物理知识大家谈——请讲物理话”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要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會”的理念。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科技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科技和社会,极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讲物理话”就是根据物理现象,分析成因,讲出物理知识点。如在“神九”和“天宫二号”发射期间,开展“物理知识大家谈——请讲物理话”活动。教师问:见到什么现象?学生答:(1)火箭开始发射时底部会产生庞大的白色气团。(2)火箭内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往下喷,火箭会上升……。教师问:为什么会产生庞大的白色气团?往下喷气体,火箭为什么会上升?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1)航天工程师在发射台底建造了大水池,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水面,使水迅速“汽化”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又迅速“液化”成小液滴悬浮在空中,从而形成白色气团的结果,是为了不使发射台被产生的高温(通常在几千度)烧毁。(2)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内部燃料燃烧,产生高温向外喷射气体,火箭得到反作用力,所以火箭会上升……,通过开展“物理大家谈——请讲物理话”活动让学生重点讲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除此之外,还可就“08雪灾”、“5·12大地震”开展“物理知识大家谈——请讲物理话”活动,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但可以分析物理现象,巩固所学知识点,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而且能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吸引他们认识物理现象和探索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开展“物理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既是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又是学生交流合作的平台。在开展“物理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时,教师准备了电源盒、小灯泡、开关、导线等大量的实验器材以及与生活、科技有关的物理问题和书本上的物理规律、定理,整理成题目。参赛选手以班为单位在台上设计并联电路、回答必答题、抢答题,按积分的多少,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和奖品,台下观众回答观众题,答对会得到一份奖品。并联电路实验设计要看看谁的设计更合理,实验过程更严密,更有创意。寓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于游戏的实验之中,既体现出趣味性,又不失探索性和科学性,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必答题、抢答题、观众题看谁答得对,答得多又快。帮助学生复习、理解、记忆学过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举办“科技文化”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了丰富中学生的课余生活,体现现代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举办“科技文化”节。科技文化节是以物理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为内容。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是初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具有重要意义,并能为学生今后的创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代中学生动手能力差,知识面窄,科技信息知道的少,创造精神差。应多安排实践性活动,接触社会,关注科技信息,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通过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例如:在物理课外活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制作,学生做出了“脚踏报警器”、“针孔照相机”、“水火箭”等作品。提高了学生把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小论文创作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安全用电、交通运输和体育竞技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安全用电”一节书后,有同学通过观察、调查当地用电情况,写出小论文“安全用电,珍爱生命”的部分内容如下:安全用电要牢记,普及漏电保护器。晾衣莫搭电线上,避开电线要切记。电视天线近电线,三米以外最安全。钓鱼打雀放风筝,远离电线无险情。电线落地要远离,快找电工来处理。电力法规要记得,安全用电守规则。

通过朗朗上口的电力法则既创造性地复习了书的知识,又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一举两得。又如学习了惯性后,组织学生交流体育运动中怎样利用好惯性,创造佳绩,在交通运输中如何利用和防止惯性,有同学写出“玄妙的惯性”的小论文。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让学生体现自身的价值,提高了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创新、探索”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探索活动教育,与第一课堂并行发展,相辅相成,不但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而且有利于培养现代化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翁玉华.开展农村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

[2]高锋.初中物理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实施策略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