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框架式备课行动研究探索

2018-07-05 17:44林华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习支架

林华

摘 要:为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在大胆突破传统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了“小学语文框架式备课行动研究”。厘清学科价值、明确学科目标;构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立体”框架,以语文学习能力为基底搭建纵向学习支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支年段学习目标和任务,又以“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设计为横向框架,结合教本开发适合本班级、本年段学生的校本学习方案;从学校科研管理层面开展行動研究的过程性评价,有层级地推进“框架式备课行动研究”不断深入。此项行动研究的切实推进,为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跨越式提高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框架式备课;立体框架;学习支架;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在实践观察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常规的集体备课还是个人的个性化备课,教师群体普遍存在消极应付检查的因素。由于大多数的常规备课仅停留在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层面的思考,所以这种备课对教师教学素养的根本性提升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教师花了大力气在教学内容和参考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上,可个人的教学水平仍原地踏步。由于付出与收获没能成正比增长,教师对徒有其表的形式化备课在情绪上就日渐低落。为切实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激发教师的内生原动力,我们在大胆突破传统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了“小学语文框架式备课行动研究”。

一、厘清学科价值,明确学科目标

我们从哲学阐释的角度上来审视语文教学,解释语言学习:“个体主体动态的语用行为中潜藏着智慧生命全部的精神现象与个性特征,人的最重要基因即‘语用基因先于一己的自觉而隐伏于心灵深处。”“语用行为是人存在和本质的深刻象征,积极语用则是生命积极存在的表现形式和活力反映。”由此可见,“语言学习”的研究指向“语用行为”的研究。因此,我们看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认为目前学校语文教育的目标就是不断提高人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语用”的欲望,丰富学生“语用”的内涵,顺应学生个体“语用”的需求,帮助他们健康发展、完善自我。

二、构建“立体”框架

1.搭建纵向框架(学习支架)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给新教师做培训时常讲到备课,希望新教师能通读二至三套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从而选择确定较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综合整合,作恰当延展;教师备课时要有一个整体的框架;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线路走。因此,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集体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我们以语文能力发展为基底,首先构建了本校一至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纵向发展框架。小学低段的阅读教学以识字教学、桥梁阅读、积累阅读为主,中高段以专项训练阅读、积累阅读为主,高段以指向自我意义建构的阅读为主。识字、写字学习,我们已经融入阅读框架而展开。习作和综合性学习的纵向框架,我们也将其依附阅读框架来展开。在纵向发展框架的指导下,以语用能力为要,以语用素养为本,再次开展语文学科学期学习目标和任务的探讨。

2.搭建横向框架(“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框架式备课行动研究”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沿用多年的常规小学语文讲授式课程方案。所谓“学习领域”,我们将之定义为一个由学习目标引领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准时间)三部分构成。组成课程的各个学习领域之间,可以没有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直接联系,但每个“学习领域”均以阅读素养为依据,其基本内容都是以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为取向。其中,目标描述表明该“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特性,用阅读能力来描述;内容陈述则使课程内容具体化;总量预计的学习时间(基准学时)则可在整个学习年限内灵活安排。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体系的特点是:典型的能力培养任务是组织、建构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的核心;对话教学过程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主要内容;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实现自我阅读意义的建构是主要追求。

3.过程性评价有层级地推进“框架式备课行动研究”

学校从管理层面建立了一个以教学服务、自我培训、自主科研为一体的多层级不断推进的评价推动体系。首先,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框架式备课行动研究”,通过基于观念层面的对话式研讨,营造教师团队的交流共享氛围。其次,以教研组展示活动为平台,组织交流与互助式培训,为教研组提供研究成果展示平台,创造教师自我培训机会,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灵感。为促进项目研究行动可持续发展,每学期开学之初,我们开展“框架式备课行动研究”展示研讨;学期中,开展行动实践型研究;学期末,针对实施成效进行反思与总结,完成整个过程的研究成果资料整理成册工作。每学期循环往复,以前后对比成长型过程性评价,有层级地推进“框架式备课行动研究”不断深入。

此项行动研究的切实推进,为学校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稳步提升提供了平台,为常态的语文教学研究注入了活力,为学校整体的语文教学质量跨越式提高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王文华.语用学与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4(3).

[2]潘涌.积极语用观与阅读教学本质新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3(7).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学习支架
基于学习支架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
立足儿童视角 提升探究实效
浅谈小学英语的微课制作
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支架式”教学的实践思考
论学习支架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