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幼儿园如何利用农村资源开展区域活动

2018-07-01 15:34赵冉姝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利用策略区域活动

赵冉姝

[摘 要]《纲要》指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农村幼儿园应该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教育,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活动,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本文研究了本地常见而且普通的资源——竹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 区域活动;农村资源;利用策略

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的得到发展,而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挖掘自身优势,构建独具特色的活动课程体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需要深思和探索的问题。

一、“竹”的巧妙开发

我园所处的农村幼儿园,随处可见竹子、竹林。同时能见老人在门口编竹凉席、竹垫、竹篮、竹筐等,我园部分小朋友的家里便是做這个行业的。我县竹子资源相对丰富,我们抓住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制作了一系列教玩具:竹竿、竹高跷、竹马、竹圈、竹梯、竹推车、竹篮、竹筷、竹瓢、竹锅铲……开展以竹为系列的活动。我们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同种材料在各种活动中创造出不同的玩法,促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中获得富有个性化的教育。

1.安全性

在利用“竹”开展游戏之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在幼儿园,安全工作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保护有幼儿的身体乃至生命是幼儿开展活动的前提,只有保证了竹制品本身的安全,才能发挥其教育作用。

材料的投放要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但是由于竹本身的坚硬特性也隐藏着危险,所以首先在投放之前,我们将这些材料进行裁剪,去角,磨光,保证无尖角,无棱角、无竹刺,确保材料本身的安全性;然后我们对幼儿进行一些必要的安全教育,使幼儿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最后,我们还与幼儿一起制定了合理的区角活动的活动规则,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在各区角的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多种角度切实保证各种活动的正常开展。

当然,对于大的竹制玩具,我们选择安全的地点,设计安全的游戏。采取一切措施,保证活动的安全开展,避免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如:让幼儿开展民间游戏“爬竹梯”、“攀竹梯”时要注意幼儿爬竹梯的高度,以免摔伤;开展“桃幡”、“舞龙”、“踩竹跷”、“骑竹马”、“滚竹圈”等游戏时要选择宽敞的地点,以免幼儿发生碰撞;开展“挑竹签”、“编竹筐”、“竹筒捣米”、“玩竹陀螺”等游戏时要考虑到原材料的卫生、安全、以免戳伤。

2.全面性

竹可以制成竹筒、竹根、竹条、竹丝、竹篾、竹枝等不同的类型,而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特点,我们根据竹制品的不同特点从活动的不同创作手法进行了全方面的开发。在音乐曲投放竹编钟、竹腰鼓、竹制节凑乐器、竹匾、豆等等,支持幼儿开展音乐表演活动活动;在农家乐区投放竹餐具,竹乡各种蔬菜,竹家具、竹车等等,供幼儿开展特色服务;將细竹节、竹篾、竹丝等染好颜色投放到生活区;將竹根、竹、竹 、竹壳材料等投放到美工区进行装饰,上色、造型、拼搭等活动;將竹片、麻将席片等投放到益智区;將竹筒,废竹板及锤、钉、锯等投放到木工区……支持引发孩子开展各种活动。

3.适宜性

幼儿阶段有着明显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生理和动作特点都不同。我们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还精心选择适合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游戏。如:小班幼儿易掌握单一的动作喜欢玩同一类游戏。以独立运动为主,我们就开展“爬竹架”、“攀竹梯”、“过竹桥”、“玩竹筛”、“玩竹筒水枪”等游戏。大班幼儿能掌握技巧动作,会动脑筋完成有立定难度的动作,喜欢创作型、变化性大的竞赛性强且运动量大的游戏,我们开展“舞龙”“竹制水沟和水车”、“踩竹跷”、“编竹筐”“跳竹竿”“竹筛刺绣”等游戏。因此,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游戏,促使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教师指导的有效发挥

由于幼儿的人数多,幼儿与教师的接触频繁。在活动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理解幼儿关注幼儿,理解幼儿,以幼儿为主体,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1.材料的投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可见,材料是为服务的,在区角中投入竹资源材料能增强孩子的操作的兴趣,但是如果投放方式和投放数量不当,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①新材料投放前要让幼儿先熟悉材料,如在投放竹筒前,应该通过认识竹筒,玩竹筒等形式了解竹筒的性质,特点,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了幼儿在过程中玩的兴趣超过了美工操作的兴趣,达到很好的预设效果。②材料要适量。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情况适时增减,保证幼儿最佳的操作状况。如大班幼儿绘画区让幼儿竹筒上添画,教师提供的竹筒数量就必须与幼儿人数相符,太少幼儿会争抢,太多幼儿又不会专注于自己手中的材料,为了多拿一个竹筒她会对前面的操作不专心,达不到良好效果。教师可以多准备几个但事先不出示,等幼儿完成一个作品后,教师拿出来进行奖励,鼓励幼儿创作的愿望。

2.教师的指导要做到“点”、“面”结合,及参与指导的教师要有不同的分工,根据不同的记录表观察孩子的情况,进行及时指导。

我们根据幼儿美工区角活动的实施过程,设计了两种不同的表格供教师记录,其中表一的记录者是班里其中一位教师,她负责记录幼儿的大体情况,是一个比较粗放的记录表,即“面”上指导;而表二则要求班里另外一位老师直接参与到某一具体的活动中去,从头至尾参与其中,并具体详细地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在活动结束后予以评价及反思,即“点”指导。这样由两位老师由点到面的参与活动过程,及时地了解孩子活动情况。

经过教学实践,有效利用“竹”开展的多种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对孩子身心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乡土资源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了幼儿教育,通过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我们竹幼的孩子们得到更多探索,思考和创作的空间,获得了独特的发展;使我们教师角色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知识的传授者,纪律的维持者到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从注重学习结果到关注活动过程,资源观、教育观得到了提升。

猜你喜欢
利用策略区域活动
搭乘信息技术之翼 让政治课堂绽放异彩
高校学生干部对自媒体的认知及利用策略研究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