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常教学工作中,让每一堂课鲜活灵动,师生交流深入有效,达到乐学与乐教的双赢境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让全体学生动口动脑、兴趣盎然,达成生本、高效的课堂,值得探讨。只有点燃兴趣之火,使学生乐于参与;营造融洽氛围,使学生主动融入;创设多样情境,使学生尽情展示,方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兴趣激发;创设情境
作者简介:王琼,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湖北 武汉 430071)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7-0101-02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笔者经常思考:怎样让每一堂课鲜活灵动、师生交流深入有效?怎样达到乐学与乐教的双赢境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怎样让全体学生动口动脑、兴趣盎然,达成生本、高效的课堂?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与反思总结中,笔者深知:只有充分激发主体的自主参与,才能让激情与智慧之花在课堂绽放。
新课改强调,教育须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念指导下,应转变教育教学思想,重新认识新形势下学生生命成长方式,重构新的教学关系,即变“教中心”为“学中心”,用新观念去影响课堂、影响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情感、个性、兴趣,敢于放生,还权于学生,使学生在课堂动心、动情、动口、动手、动脑、互动,让僵化的课堂灵活起来,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点燃兴趣之火,使学生乐于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就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水平,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大胆扬弃,适当整合,合理加工和再创造,使学习内容符合学生需求,激发学习兴致。教学形式的设计要新颖多样化,避免单调重复。教学活动应丰富多彩,学习方式也要不拘一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才能点燃他们兴趣的火苗,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使其乐于参与并享受参与的快乐,并在课堂的积极体验中,逐渐产生进一步参与的愿望、渴求。这种良性的渐进,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乐学的良好状态,而且把课堂真正还原于学生主体,成为碰撞知识火花、提升能力素质的殿堂。
鄂教版中学语文课文的编排,是单元主题阅读。单元教学前,笔者往往让学生自主选择课文学习的先后顺序。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参与指数自然高涨。同时,补充同主题、题材的名文、时文或反弹琵琶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这些丰富的课外资源,如一缕缕清新的风,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浓厚的阅读兴趣,既巩固了课内文章的阅读理解,又拓展了阅读视野,提高了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型无疑也让学生兴味盎然:讨论课、漫谈课、猜读课、讲座课、互助课、答问课、比赛课、自己当老师、校外课等,这些课型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灵活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让单调乏味的时间在兴趣的专注下转瞬即逝。
二、营造融洽氛围,使学生主动融入
尊重学生人格和生命成长,充分理解信任学生,放低教师自己,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打造宽松、开放的课堂环境,学生就会自然融入其中。教学过程中认真的倾听,恰当的肯定,及时的激励,不断支持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氛围和平台,激发他们自我展示的欲望,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就会进一步增强。师生在愉快的环境和心境下教与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互动,课堂气氛就自然而然活跃起来。即使学生有差异,只要人人参与其中,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也有利于自信大方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阳光乐观的性格的塑造。
教学语言的亲切随和,幽默风趣,更易于与学生交流。笔者经常爱称、昵稱、简称不愿参与课堂的学生姓名,一下拉近了师生距离,让他们倍感亲切,让学生逐渐体验了自尊、增强了自信。在备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常常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起点的位置,换位思考设计导语、教学形式、环节、提问等,充分预设学情,走进学生心里,课堂上就很容易与学生形成共鸣。比如,在学习《捅马蜂窝》一课时,笔者先讲述了小时候做的一件很冒失的小事,引起学生开心一笑,抛砖引玉;继而让学生各自回忆自己童年经历的让自己后悔的事,说说当时的心理及现在的心情和感悟。在激动、羞涩、眉飞色舞、不好意思等各种表情中,学生打开了话匣,敞开了心扉……欢声笑语中,学生跟随作家冯骥才的回忆,一起体验了掏马蜂窝的惊险兴奋、紧张胆怯、难过愧疚的心理过程,很快理解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整个课堂其乐融融。
三、创设多样情境,使学生尽情展示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课堂应尽可能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培养所有学生的各种能力。实施教学策略时,要善于创设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使每位学生、学有所长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通过演讲,采访,角色扮演;同桌、小组、大组讨论辩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零点时刻等形式,让学生有参与的时间,有展示的平台,有多向交互的方式。具体多样的学习情境,利于激发学生自觉参与的意识和行为,动脑、动手、动口,实现在动中学、学中乐、乐中得。
比如,学习《桃花源记》时,笔者让学生用画图法理解课文描绘的桃源图景,演板竞赛让擅长绘画的学生摩拳擦掌;教学《听潮》时,让男女生用文字塑造音乐的形象:《春江花月夜》、《赛马》,全班跃跃欲试,不甘落后;《写在雪地上的书》学后编悬疑童话故事;《愚公移山》的课中,设置是该“移山”还是“搬家”的三分钟激辩;学习《唐宋诗中的物候》时,学生如数家珍;《大自然的启示》让部分同学滔滔不绝;《背影》情景再现表演真切感人;《变色龙》角色扮演活灵活现;《舌战群儒》东吴群儒的慷慨激昂……这些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置的教学情境,从绘画、音乐、想象力、演讲、古诗词、自然科学、科幻、表演等等方面,为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互动交流的舞台。学生在情境中自觉参与了,释放了自身能量,拓展了认知,提升了能力,同时升华了情感,洗礼了灵魂。“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情景教学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挖掘了他们的潜能,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兴趣引领,氛围感染,情境激励,学生就会乐于参与,主动参与,自觉参与课堂。有参与才有互动,有立体互动才会生成最大化的学习资源,真正实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宗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能够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能够带给学生立志挑战、切入并丰富经验系统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能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怦然心动、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才能使教学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才能产生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才能带来内心的澄明和视界的敞亮;才能有效地增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当然,完整的高效课堂,还需教师时刻关注课堂的生成资源,提高动态课堂的调控能力,保证教学环节的行云流水,教学过程的水到渠成。生动课堂在于师生的双方创造,更在于主体的主动自觉参与。我们只有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大胆实践,把新的课改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学会学习、发展智力、完善人格、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点燃激情、体验乐趣、收获能力、享受幸福。
责任编辑 张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