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 建构数学模型

2018-06-30 06:26许萍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数学模型实施策略

摘 要:小学数学思想与方法包括很多类型,模型思想是其中一种,模型的分析、建立与运用是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的过程与途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建立模型,培养模型思想,强化应用与创新。本文从“利用生活原型抽象数学模型、利用生活原理建构数学模型、开展实践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模型、列举生活实例提炼数量关系模型、应用数学模型类比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探讨了联系生活实际建构数学模型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际;数学模型;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许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滨江小学教师。(江苏 扬州 2250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7-0012-02

数学思想与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模型思想是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建构数学模型,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利用生活原型,抽象数学模型

在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目标导向下,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借助生活素材、生活问题、生活实验等,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而展开生活化的模型分析与问题解决过程。

学生在学习11~20各数时,如何建构“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概念,是建构数的模型的关键。教材中对这一内容只是简单地作了交代,随即要求学生摆出12根小棒。笔者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强化这一概念的教学。学生对此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也有一定的生活原型作支撑。课上,课件出示10个为一个单位包装的商品,如:一捆铅笔、一盒乒乓球、一捆袜子、一盒钢笔,分别让学生说说一捆、一盒是多少个,再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很快发现,这些商品都是10个包装在一起。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10个装在一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10个装在一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出示11根小棒,让学生思考“怎样能一眼看出是11根”,学生联系前面的生活情境,在老师的引导下想到把10根捆成1捆,完成了“10个一是1个十”的转化,初步建立了“十”的模型,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认数奠定了基础。

接着,建立10和几合起来就是十几的模型。让学生分别摆出11、12、13、14、15根小棒,在摆的过程中学生会利用生活中数数的经验,从一捆(10根)接着往下数,从而摆出这些小棒。再让学生通过数形联系观察写出的数与摆的小棒有什么关系(如图1),从而建立起十几的数字结构模型。

二、利用生活原理,建构数学模型

数学的概念、算理、性质等是很抽象的,如何建立概念、算法等模型,有时需要借助生活原理或事理,通过类比促成。

如“等式”和“方程”概念,左右两边相等的属性与生活中的天平是相似的。在教学时,先用课件出示天平图,左边托盘上放一根160克的香蕉和一个140克的梨,右边托盘放300克的砝码,让学生列出算式160+140=300。再出示几组类似的天平平衡图,列出算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式子的相同点,初步建构等式概念模型。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将其中的香蕉换成重量未知的物体,列出等式x+140=300,由此,“方程”的模型逐步建构起来。从生活中的天平到数学中的等式再到方程,学生对方程这一概念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对方程的本质属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开展实践活动,探究解决问题模型

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展开实践探究,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互动探究中展开建模过程,培养模型思想。

如六年级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教师提出问题:“你有办法测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吗?”学生讨论后,有人说:“爬上树,放下一根和大树一样高的绳子,测量绳子有多长,大树就有多高”;有人说:“把几根竹竿连成一根长竹竿,竖在大树旁,如果和大树一样高,量出竹竿的长度就可以了”;也有学生说:“利用影子。在太阳底下,当我们的影子长度与我们的身高相同时,说明大树的影长也与大树的高度相同。量出大树影长就知道大树的高度了”。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影子”入手,去测量大树的高度。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实践探究:太阳底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用卷尺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里,再计算出比值。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得出的比值,总结出规律: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不同的竹竿,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让学生再根据这一发现,去测量计算一棵大树的高度。在这一实践探究活动中,学生建立了解决此问题的模型,即“实物高∶影长=竹竿长∶竹竿影长”。画图、测量、分析数据的过程即为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通过开展实践探究,培养了学生模型思想与核心素养。

四、列举生活实例,提炼数量关系模型

建模的过程需要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对生活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炼数量关系模型,再迁移拓展应用。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是有共性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抽象出更具一般性的数学模型。如常见数量关系中“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时,学生往往是借助乘法或除法进行的,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列举这些实例进行抽象概括。

先出示下面三道題:(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6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王老师每分钟走80米,6分钟走了多少米?(3)一列火车每秒行15米,40秒行多少米?

让学生找出这三题的相同点,揭示“1小时、1分钟、1秒行驶的路程叫速度”“行驶了几小时或几分钟叫时间”“一共行驶多少千米(米)叫路程”,从而建立“路程=速度×时间”这一模型。在后面的学习中,教师再将“路程=速度×时间”这一模型迁移拓展到生活中相类似的问题中,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总产量=单产量×面积”这些数量关系,再将这些具体的数量关系模型进行比较,得到更一般的模型“每份数×份数=总数”,这样学生对于“路程=速度×时间”等具体的数学模型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五、应用数学模型,类比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数学服务生活,建模的教学应将鼓励生活应用、解决生活问题作为落脚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展开生活问题集锦,鼓励学生提炼出数学要素,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模型思想。

如“相遇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总路程=速度和×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生活问题。“相遇问题”模型涉及的生活问题有很多。如:①两个工程队合作开凿一条隧道,同时开工,甲队每天开凿140米,乙队每天开凿180米,6个月开通,这条隧道共有多少米?②两人合作打一份文档,甲每分钟打80字,乙每分钟打70字,20分钟共同打完,这份文档共有多少字?针对这两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此类问题与相遇问题进行类比,鼓励学生用“相遇问题”模型解决“工程问题”“工作问题”等生活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建模意识就会逐步增强。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模型思想的引入和运用,契合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建模意识与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伯良.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29):141-142.

[2] 马秀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几点认识[J].都市家教:创新教育,2017,(4):238.

[3] 陈美娜.学生模型思想培养初探[J].教育周刊,2016,(3):56-57.

责任编辑 黄 晶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数学模型实施策略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费马点”数学模型在中考中的应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