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需有“度”

2018-06-30 07:40姜凌
考试周刊 2018年51期
关键词:人文性文本解读工具性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花费最多的时间就是在文本解读上,而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把握好文本解读“度”的问题,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阅读教学更具艺术性,使我们的学生能从中领悟到语文的真正魅力。

关键词:文本解读;“度”;工具性;人文性

应该说中学语文教学花费最多的时间就是在文本解读上,且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文章阅读无论从分值的设定还是能力的考查,力度都在不断增加。而教师自身文本解读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其教学的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兼顾“文”“道”双方。“文”指文本的语言形式,是从“工具性”的角度来理解的,要关注文章本身语义、语境、修辞、结构等微观因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道”指文本的内容,即文本的思想情感,是从“人文性”的角来理解,主要是让学生接受人文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文本解读存在一些误区,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文本解读“度”的问题。

一是文本解读过于细化。由于高考的压力,教师在教学时不自觉会把文本解读的内容引向考试大纲和考点内容,把文章从语段分解到句子甚至到字词,脱离整体内容机械式训练学生解题技巧。如文言文教学,不少老师只关注字词和句式的积累;现代文的教学也是将重要句子,语段“抽出而讲之”。知识教学的碎片化破坏了文章原有的美感、生命感,只求知识的概括性,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要求。从实用角度来看,碎片式,没有结构化的知识也不利于学生识记和理解的。

二是文本解读过度。不少教师认为课改就是提倡“人文性”,跳出语文教语文,无限挖掘文本的深度和广度,却丧失了文本的体式意识。例如教师在解读《陈情表》时,不引导学生赏析文章脉络分明,寓情于理的艺术构思,却大谈“亲情、孝情”,教导学生要“学会感恩”。太过于关注文本背后的人文特性,反而超越了语文学科的属性,这种“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院”的做法渗透在我们许多教师日常教学中,加重了语文的负担,危害也不容忽视。

三是脱离文本,随意乱读。课改以来倡导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批判“一言堂”。我们也鼓励学生对文本做多元化解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但在推倒“唯一答案”,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的同时,又要防止脱离文本随意乱读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若不对这一现象加以指正,一味赞同学生的“创新”观点,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走入阅读的误区。

那么教师在解读文本时究竟该从何处入手,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首先,教师要从不同视角来解读文本。

第一,从编者角度出发。编者按照一定规律划分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初读文本,教师要思考编者为何将这篇文章放入本单元,每个单元文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这些安排设计对文本的解读具有引导作用,可以让教师更准确触摸到教学方向。以小说的教学为例,人教版必修教材安排了两个小说单元,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侧重于“人物与环境”;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则侧重于“情节与语言”。教材从小说要素的角度进行任务分配,两个单元分工合作,共同承担高中阶段小说学习的任务。

第二,从作者角度解读。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脱离不开作者主体这一角度。一般来说,作者的创作意图不是凭空而生的,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心情有关。解读文本时,如果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与著者进行对话,可以更为真实、深刻。如解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本文的创作经历:19岁时的归有光少年得志,书斋条件虽艰苦,然而对未来充满希望,写作时情感多为喜。然而十三年过去,功名未就,归有光的心理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昔时意得志满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象他在对亲人的思念中平添多少痛苦,若不了解作者人生路中颇为不平的科举经历,我们就难以体会这种情感。

第三,从学生角度解读。在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主体是学生,高中生特点在于思维活跃,渴望从多角度来解读文本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还未完全定型,想要对文本有深入理解,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学习需求、生活体验出发,确定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的认识不断由浅显走向深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在自身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文本核心内容,找到能让学生多角度解读的“点”,在这些“点”预设留白,提出具有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思维,让这些具有差异和想象力的解读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其次,要着眼语言形式,同时不忘内容。

任何一个文本,必须有其植根的土壤,如若忽略文章内容,架空形式知识教学,就如器官脱离肉体,注定是不会鲜活。语文教学要在统一视角、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扎根文本,具体理解,绝不能为了形式而牺牲内容。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为例,可先引导学生“走近文本”,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因为“没有”新闻,所以尤须“警醒”。独特的视角还要凭借语言才能完美体现,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通过对语句的探究,领悟作者所蕴含的情感。这样课堂教学就做到纲举目张,具有完整的生命联系。

对文学作品语言形式的解读侧重于语文工具性,而内容(思想)的解读更注重的是挖掘作品深远的内涵,即语文的人文性。要兼容文本形式和内容,还需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当今的语文教学,颇有“精英化”的倾向,从“道”的角度深挖文意,以精神、审美为终极追求,只是兼带语文的工具性,顛倒了语文课的“专务”与“兼务”。结果教学程序越来越复杂,教学内容越来越深奥,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除了少数优秀学生,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我认为,“深挖”是对教师备课的要求,中学课堂教学首先还是应“浅教”,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方法基本定型后,方可适度“深挖”,渗透一定人文思想,达到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

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指向学生,既要符合语文的特点,也要符合学生的学情,要把握好文本解读的“度”,使阅读教学更具艺术性,使我们的学生领悟到语文的真正魅力。

作者简介:

姜凌,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三中。

猜你喜欢
人文性文本解读工具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