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文化能力是一个在不同学科都被频繁使用的概念,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多个领域。本文将以目前的国际理解教育为基础,立足于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学习的相关理论,结合上海浦东区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分析当前跨文化素养课程建设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跨文化素养培育的可行性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跨文化素养;课程建设;现状;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需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培育“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上海作为世界一线城市,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建设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是其必然选择。因此上海自2004年便明确“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上海市教育中长期规划(2010~2020)》和《上海市教育国际化工程“十二五”行动计划》在总体目标中也指出要“以学生培养为核心,让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的能力”。这一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的第43届国际教育大会发布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报告,称其为“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即为面向全体学生和公民而设计的,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和丰富多彩的教育。近几年来,国际教育基础之上的跨文化素养课程在上海已开展一段时间,成就与不足并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缺乏文化差异敏感度等问题仍较突出,在此背景下,由于笔者在浦东实习,故本文选取了浦东新区为例,立足于当前跨文化素养课程建设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探索培育跨文化素养课程的可能途径。
“跨文化素养”一词较为复杂,它常与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敏感性等交叉使用。施贝茨伯格等在迪尔多夫所编的《跨文化素养手册》中,归纳了近年来不同研究者列举的跨文化素养的构成要素多达330余项。但在这些条目中,蕴含了跨文化素养的某些共同特征,是指在全球化深入发展与世界各国族群构成和文化多样性越来越复杂化的背景下,为了促进不同群体及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交流,个人应当习得的关涉理解、尊重、沟通与对话的技能与价值观念。
一、 跨文化素养课程建设的现状
罗颖德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发现受测试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缺乏中西文化差异的意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不高,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浦东新区从2009年正式启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通过上海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国际教育蓝本,包括初中、高中、普通市民,从而为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教材和范本。2010年,12所学校作为试点开始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并形成了国际理解教育区,2011年又添了11所。依据跨文化素养课程建设的两个基本要素,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跨文化素养课程建设的现状,一是跨文化素养课程的设置,二是跨文化素养课程的实施过程。
(一) 跨文化素养课程的设置
1. 以外语教育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课程
自2014年起,浦東新区以教育内涵项目《浦东新区外籍教师进中小学课堂任教的制度与机制建设研究》等为基础,基于外语教育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基础上,更要立足于文化,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包括外国的一些先进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浦东新区自2006年起就开始以英语课堂为试点聘请外籍教师进课堂,此项英语教研改革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并且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中外合作开展教育的经验,为浦东国际化添砖加瓦。
2. 基于学科教育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国际理解”源自夸美纽斯在《泛智学校轮廓》中倡导的“学校应当教人们以人类之普遍真理,为永久的世界和平奠定基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学习与其他学科课程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与计算机教师合作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上网查阅资料的技能,也可以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中某一问题的讨论做准备。
3. 开发跨文化校本课程
跨文化素养课程设置的另一类重要载体是校本课程。包括“输入型”“输出型”“混合型”。上海福山外国语学校开发的跨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典型的“输入型”课程。此类课程常常包含不同类型的内容,并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分级教授,课程内容包括国际知识、全球问题等。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国际知识,并且培养他们与不同国家的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广度,拥有全球性的高瞻仰瞩的视野宽度。2011年,《Walking 上海,Enjoying 世界》校本课程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外语应用、跨文化沟通、信息处理、合作与创新等国际化能力。
(二) 跨文化素养课程的实施
1. 课堂教学
跨文化素养课程的直接实施方式,即是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由于课堂的环境限制,难以让学生设身处地了解相关文化,因此可设置一定的情境,通过现实生活的模拟来提高语言能力;同时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一些3D技术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拥有直观的感受。这样进行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加深跨交际中应遵循的不同文化了解。
2. 主题与案例教学
对跨文化课堂而言,主题与案例教学可以作为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操作上,开展分析需要一定的步骤。一般包括5个环节:教师提问、阅读案例、分析案例、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首先,提问能够促进学生保持注意力,带有目的地阅读、讨论;其次,由于案例是真实发生的问题或解决措施,这对于以后学生遇到同样问题有一定的助力;最后,在案例的分析中,通过思辨、判断,将跨文化思维内化于自身,这对于理解外国文化有很大帮助。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充当导演、配角,起引导、组织和纽带的作用,而不应该是评论家与仲裁者。
3.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自主学的集合,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知识与体验的综合应用学习活动。跨文化素养的最终表现形式即是跨文化的意识与经验,因此培育过程需要综合实践活动形式的介入。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以生活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两大综合课程为核心课程,按照相关的内容统整学科课程,从而达到相互整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学年综合主题内容体系。以生活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核心,平均占综合主题课时比重50%左右”。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 跨文化素养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跨文化素养课程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跨文化教育课程开展没有国家层面的明确指导和要求,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教育体系,可以说联合国发布《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就是跨文化教育的唯一文件。当前浦东的中小学教育中也仅有部分学校开展了国际理解教育,尚未厘清国际理解教育与跨文化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在建设跨文化课程体系时过多地关注其他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很多中小学只存在一些零散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成分,跨文化素养课程的作用仅仅停留在扩大学生的兴趣与知识面的教育层面上,跨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还没有真正形成自觉活动,导致跨文化课程无法全面实现跨文化教育的目标。
(二) 跨文化素养课程缺乏师资
跨文化素养课程开展时间短,相应的配套教师数量较少,普通的学校教师难以满足跨文化教育的要求。调查发现,“目前,在浦东中小学中开展的跨文化素养培养仅局限于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而对于教师的跨文化素养仅仅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涉及”。课程实施是核心环节,因此教师队伍的专业性、研究的深入性意义重大,师范教育层面、工作单位层面、政府倡议层面都应当施以相应的关注,培养和培训师资,组建跨文化课程授课教师的合理梯队。
(三) 跨文化素养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转变
笔者访问了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专家,发现现阶段浦东中小学开展的跨文化素养培育多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意识,了解中外文化、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等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一门第二语言,通晓一定国际规则和惯例为目标,形式比较单一。然而跨文化课程需要学生对比不同的文化,在对比中发现异同,并且能够对此持有自身的判断和观点。因此简单的讲授外国文化已经不能满足跨文化课程的目标,新的课程形式亟须开发。例如通过主题式的分班,将不同等级、不同兴趣的学生以主题为标准进行划分,在保证学生基于兴趣进行学习的基础上,能够互相帮助,并有所收获。
三、 对策与建议
(一) 丰富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开发方式多样化
跨文化课程首先是中国文化的继承,因此课程内容可立足于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上对比外国文化相应内容,组织跨文化研究专家、课程专家以及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需求分析,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设计一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跨文化素养指标,逐步形成区域性的跨文化课程体系。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思维、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带领学生以中立、不失偏颇的立场看待两种文化,从而能够“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以及借此检视反省自己原有的文化观点和本国的传统文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内容尽量避免单一,应当以丰富的内容作为基础。
(二) 推进专职教师培育,加强跨文化教育培训
生为本,师为源。跨文化素养课程的开展中师资力量亟待增强,专职教师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部门可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跨文化教育专家,引领跨文化素养课程开展,以下课堂、对点指导帮扶、带教等形式,辐射学校。另外也可通过专门项目培育青年教师专门开展跨文化素养课程,以合作学校团体为单位进行“通识课程”教育。此外,对于学校内可参与跨文化素养课程的教师应进行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结合的方式,扩展教师视野,在充实跨文化知识基础上,增强跨文化课程教授能力。
(三) 课程实施策略多样化
在跨文化素养课程实施策略方面,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学校课程特色化、课程研究项目化、课程基地个性化,围绕中小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课程与社区服务相互动、个人评价与同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跨文化素养课程在全区范围内的有效实施。
在跨文化素养课程的形式上,采用课程框架与信息技术相整合、文本与视频微课程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整体推进跨文化素养的课程实施。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为学生跨文化素养的养成提供充足的线上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多元文化视角,增强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98-499.
[2]罗颖德.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分析[D].上海:華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2006:14-25.
[3]翁文艳.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94.
[4]石惠新,孙学文.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6(3):19-22.
[5]熊梅,李水霞.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0(01):50-55.
[6]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作者简介:
鲍秀秀,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