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晶梅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发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彰显学生的个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动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强大驱动力。课堂上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乐意参与。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一节时,笔者层层设疑,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首先请学生用尺子等分别测量出大、中、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这时可引导学生另找蹊径,想出新的“绳测”方法。这时又一次设疑,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周吗?”实践证明,“滚动”和“绳侧”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这时便又一次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新的欲望,学生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很快便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利用表扬、鼓励等方式,让学生“动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如遇到较难的题目时,可用鼓励的语言:“你很聪明,我相信你。”当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了一道题时,教师可适时地表扬和鼓励他们。教师对学困生要更加热情、耐心,主动引导启发。在课堂上对他们回答不出的问题或错题,教师都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并启发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重新思考,找出解答问题的途径,热情地给予鼓励:“今天回答不上来不要紧,老师和同学可以帮助你。”对问题能回答但不够完整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其成绩,指出不足,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动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批改作业中,尽量为每个学生当面指出存在的问题,对学生不清楚的知识和疑难题进行诱导、启发,发现独特的解题方法时,及时鼓励表扬,并推荐给全班同学学习、讨论,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
“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想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领悟数学思想方法,都离不开动手操作。教师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能实现让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的要求。例如,教师在教学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时,不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将圆的侧面展开,而是从日常生活实际经历入手,对学生进行提问:要做一个圆柱形的汽油桶需要多少铁皮?要求出哪几个面的面积(上、下底面与侧面)?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它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能不能利用手中的工具把曲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后再计算面积呢?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很快得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要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可以了。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释放,寓教学于动手、动口、动脑中,将感知和思维结合起来,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达到了手指尖上出智慧的目的。
四、重视发展语言,让学生积极“动口”
数学语言由于具有简练、抽象、清楚和形式多样的特点,所以她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发表“见解”的机会,使他们在课堂上有话说,敢说话;课堂上教师切忌将话说透,而应适当“留白”,巧妙地设疑,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教师还应加强示范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有根据、条理、多方位地思考,使每个学生有话能说,有话会说。
陶行知曾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动口”的内容既包括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包括主动提出问题,并且后者更加重要。然而,这一点并没有引起普遍的重视。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多给予鼓励,多提供机会,多指点方法,让学生善问、乐问。
五、唤起爱学情感,让学生“动情”
学生欢乐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能使每一位学生思维活跃,精神振奋,更容易形成新的联系性,而消极情绪则会抑制或阻碍学生的智力活动。在情感因素中,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保护他们的童真、童趣、童心,理解他们的情感。要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感,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以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心智处于最佳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实现“要我學”到“我要学”的情感转化。
总之,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指导他们会想、会问、会说、会做,使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人人体验成功乐趣,不断增强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