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虽然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晦涩的学科,但是并不代表学生需要以题海战术作为自己的学习方针,更不代表教师应该采取应试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核心素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跟上社会潮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探索出更为高效的教学模式。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模式做初步分析,以此希望为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导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包括以下几个板块:函数、运算、空间立体几何、不等式、方程等内容,彼此之间不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高中数学的理论知识体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深化改革的时代,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教学目标不再单一,而是更为多元化,其由以往的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式学习,学生不应该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并每天将作业挂在身边,而是应该在一种更为快乐、积极、自由的状态下学习。笔者认为有三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教师更灵活地讲解知识,即学导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具体问题需要进行具体分析,笔者将在下文中为教师和学生就这三种方式的手段、策略、途径等作详细地分析,从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绵薄的力量。
一、 学导教学模式
学导教学模式是在教师引导、指导、辅导的作用下,其促使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体系,其中学是关键、导是途径,其旨在通过激发学生自内而外的生命激情,使得他们优化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也不容忽视,教师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规律,有针对性、目的性、计划性地教育学生,从而将学导教学模式的功能发挥到最大价值。
首先,教师督促学生在课前进行自学。课前预习是学生保证进度跟上教师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部分教师采取的预习方式较为无效,仅仅让学生简单看看课本就算完事,这样不仅无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还会助长其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材料、工具、资源等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从而使他们投入其中并展开其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其次,教师布置预习作业防止学生偷懒的发生。预习作业不代表只以课本、教材习题为主,那样充其量只会让学生简单了解教师将要讲述的内容,而不能进行深入地理解。教师应该结合将要传授的理论知识,以具有指导性、实用性的形式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以此杜绝他们耍滑的行为。
在将要学习“隨机事件的概率”时,笔者先抽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利用PPT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三个问题:第一,明天下雨的概率有多大;第二,你在抽奖活动中抽中奖品的概率有多大;第三,你在期末考试中考第一名的概率有多大,随后向他们进行提问:同学们,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确定还是不确定的?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不确定;其次,我再向他们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计算出这些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对事情的走向可以进行整体把握呢?最后,我让学生思考计算随机事件概率的方法,并以自己的身边事例进行阐述,再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笔者既可以引导学生针对随机事件的概率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他们预习不认真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 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师生的交互作用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以构建生成性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关系为主要原则,从而达到学生从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教师从教到教会再到不教的目标。
首先,教师创建互动环境。教师不能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学生,纵观以往的教学经历,笔者发现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几乎为零,教师上完课后就不再出现在教室中,而课后更是欠缺与他们的交流。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不仅应该积极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时还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以此建立与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不应该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班主任。
其次,教师组织互动行为。在课堂授课时,部分教师只关注自己是否将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缺少关注他们是否真正地内化、吸收知识。但是,通过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某个知识点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彼此之间的问题,同时还能建立三方之间的默契关系,从而达到良性的互动。
在学习“曲线与方程”时,笔者利用PPT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示,并且标出了一些具体的对应数字,但是没有直接告诉他们此图表示的内容是什么,而是首先让其进行观察,并从中找寻它的规律、特点、属性;其次,当学生思考了一定的时间后,笔者询问他们的答案,其回答各有千秋,有的认为这是关于方程的内容、有的则认为这是关于曲线的内容,笔者一直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并示意彼此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再次,笔者以启发性的引导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题目中给出了对应的数字是否可以利用它们建立方程组呢?又或者是否可以找到一个表达关系式呢?最后,学生在笔者的指引下认真学习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这两个概念,并在思考的过程中积极紧跟笔者的思路,笔者自然也就在一种潜移默化的状态下将曲线和方程的重点知识传授给了他们,与此同时为高效课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 探究教学模式
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提出:“科学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他认为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究,以此理性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以,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探索数学知识为原则的方法,其所倡导的理念是探究你的探究,即并不将最终的结果当成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通过正确、合理的方法来认知自然界背后的规律,从而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问题。
首先,教师设置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进一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发现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但是整体的核心素质能力较为欠缺、缺乏问题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着重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以小组的方式合作探究问题。部分教师生怕学生不能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于是便不将学习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完全交给他们,所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无法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还助长了他们只会依赖教师解决问题的不良习惯。
最后,学生应用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学生只会探究问题,而不懂得将所发现的成果应用到数学知识中,那么就会发生纸上谈兵、泛泛而谈的现象,所以,教师应该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提高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学习“空间几何体”时,笔者利用几何模型为学生立体化地呈现了圆锥、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问题:同学们,请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性质、规律呢?它们和我们之前所学的图形知识有什么异同点呢?其次,笔者让学生以5—8人为一个小组的方式来探究上述问题,并针对各自的论点提出具体的论据,以此进行严谨地论证,笔者在各组讨论的过程中,并不会随意地干涉他们的想法,而是认真地聆听其见解;再次,各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则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而笔者在一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结论,并结合他们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完善;最后,笔者验收学生的学习成果,让他们结合身边的事物来列举哪些事物属于空间几何体,再有针对性地引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知识,以此帮助其深入理解空间几何体的概念。
学导、互动、探究是三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广大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对此进行综合、整体地应用,并不断地改善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此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当然,由于笔者自身能力有限,文中尚存欠缺之处,还望广大教师提出宝贵意见,以此督促笔者不断地严格要求自身。
参考文献:
[1] 王丽洁.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
[2] 徐晓玲.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模式创新[J].中学数学,2016.
[3] 王一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D].信阳师范学院,2015.
作者简介:
范永刚,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永泰县城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