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也有文学素养的春天

2018-06-28 10:24杨和斌
考试周刊 2018年52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摘要:语文这门学科,需要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需要学生从小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需要学生博览群书,见多识广,思维开阔。显然,这些在农村初中的学生身上,是并不多见的。中考语文的考查重点和难点,越来越倾向于散文,包括现代散文和古代散文,尤其是古典散文,农村初中的学生在这方面毫无优势,失分惨重,因此,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亟须提高,才能读懂文本,理解文意,感悟中心思想。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文学素养

笔者在农村初中从教多年,对农村初中的语文教育也经常作一些思考。不得不承认,和城市相比,农村人的教育就是他们最大的一块短板,农村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基础薄弱,从而导致教育投入稀少,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都非常稀缺,学生辍学的情况屡见不鲜,于是,农村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需要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需要学生从小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需要学生博览群书,见多识广,思维开阔。显然,这些在农村初中的学生身上,是并不多见的。中考语文的考查重点和难点,越来越倾向于散文,包括现代散文和古代散文,尤其是古典散文,农村初中的学生在这方面毫无优势,失分惨重,因此,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亟须提高,才能读懂文本,理解文意,感悟中心思想。作为教师,也不断在探寻原因,反思自我。

所幸的是,国家对于农村基础教育加大了投入,关注辍学生、贫困生问题,很多学校和也开始像野百合一样,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农村有了网络,学校有了现代化教育设施,按理说,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应该很快能得到提高,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从学生层面讲,被称为“读图一代”的90后,更多的是面对精彩的电视节目、新奇刺激的网络游戏,离优秀的文学作品渐行渐远;从我们教师的层面讲,长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工作,有时候竟然也已经安于现状,渐渐习惯甚至麻木,于是出现了对文本解读的肤浅、标签化(解读错误),导致教学实践中支离破碎的讲析,破坏了散文的整体美、诗意美。

笔者根据农村的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及课题研究,发现农村学生其实是完全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通过大量阅读奠定文学基础

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典经典散文并不是很多。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必须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只有阅读,才能打开学生的眼界,打开他们念书的另一扇门;只有阅读,才能让学生慢慢积累,形成语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但是,农村学校图书馆的资料也有限,同时,学生家长由于自身学历水平不高,家庭经济条件不高等各种原因,学生接触课外的古典文学作品十分有限。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心智程度,也限制了他们的审美水平,即时可以上网查阅,也由于缺乏引导而摸不着门道。所以,教师在推荐作品,引导学生方面的作用就格外重要。教师利用自身素养,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做好推荐工作,做好学生在文学上的引路人,责无旁贷。

笔者在教《小石潭记》一课时,着重讲解分析了作者柳宗元的思想感情,为介绍了作者的身世经历、改革失败等背景,再在ppt上播放小石潭的清冷画面,设置一种清冷孤寂,幽静荒僻的氛围,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柳宗元被贬官后的复杂心情。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物,拓展学生的课外积累,也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作者柳宗元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我增补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的另外7篇,作为补充阅读材料,一节课讲解一篇,课堂效果证明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是超出教师预想的,从学生严肃凝重的表情中,可以发现,这些古代的经典散文,不仅在“形”上打动了他们,更从作品意义、人生价值的“神”上感染了他们。

同样,在学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后,教师也补充苏轼的其他一些作品,主题都和所学课文比较接近。学习了《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后,教师补充了大量的“贬官文人”的诗作,有苏轼的,李白的,韩愈的,司马迁的,屈原的,陶渊明的等等。教师的引导工作方式也可以悄悄变化,有时候是ppt播放,让学生齐读齐背,如李白的《行路难》,刘禹锡的《陋室铭》,欧阳修的《丰乐亭记》;有时候是印发讲义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己批注,如《离骚》中的片段;有时候是教师布置课后任务,自己通过网络查找阅读,完成读书笔记,如查阅欧阳修和苏轼的其他作品。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和“逼迫”下,完成了阅读任务,丰富了知识,慢慢提高了阅读水平,积累了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 通过动笔记录初探文学魅力

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要让学生练起来,多动笔,借以“把模糊的体会化为语言表达”。大多数的语文课总是“说”得太多了,“读”得太少了,“写”得太少了。要“加强任务驱动式学习”,实现散文閱读的“课堂教学结构的革命性改造”,所凭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要求学生针对具体的语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每个人动笔写一写。

笔者认为,农村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单一,兴趣爱好远无法和城市孩子相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没有条件去参加一些课外培训班,也不知道什么奥赛班、更没接受过钢琴、芭蕾、小提琴等高雅的艺术熏陶。所以,笔者通过布置任务,提高他们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在学习了苏轼的《浣溪沙》《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后,笔者布置学生仿照例子,自己创作一首词,或者一篇小短文。虽然稚嫩生涩,但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鼓励,学生们的兴致浓厚了起来。

在学习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后,教师布置了类似的仿写作业《校园游记》《家乡游记》,要求学生用浅显的古文去写,学生们边模仿“从小丘西行”“游鱼戏石”等句式,边加入自己的热爱之情,倒也渐有佳句佳作呈现。一篇篇作文被教师朗读或张贴,学生们备受鼓舞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古典文学的魅力。

在学完了《马说》《捕蛇者说》《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后,教师布置学生写《写给韩愈(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的一封信》,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借助这些贬官文学,教育学生对待人生挫折的正确态度。

农村教育的天地十分广阔,教师只要用心去教,用技巧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真诚去对待语文教育,那么,农村学生的文学素养就一定能大幅提高,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杨和斌,江苏省兴化市,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文学素养的内涵与古诗积累的意义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