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情境创设

2018-06-28 21:05王吟韦冬余
课外语文·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王吟 韦冬余

【摘要】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与课程目标紧密联系,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能够引起学生对语文问题的探究,培养语文思维,通过论述语文课堂情境创设的一般方法和需注意的要点,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课堂;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目前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型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各个受教育的阶段,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涵盖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从原来主张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转变成了如今流行的学生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其实质就是从重视知识的掌握转向重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从重视理性转向重视感情与理性结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随着核心素养的不断推广,情境创设普遍地运用到了语文课程中。情境创设,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或者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快速理解教材内容。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感知,在语文课堂上的情境创设主要利用了语言文字、图片或音乐等媒介,存在于语文课文阅读的初读、细读和精读各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的感性认知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知的过程,缩短了掌握知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习在某种感情的带领下顺利开展。情境创设是否多样、是否合理、是否有趣,也是决定能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因素之一。本研究经过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论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情境创设。

一、语文课堂情境创设的一般运用

(一)情境创设在閱读中的运用

情境创设的过程实际上是激起学生探究、引起学生满足、产生乐趣,从而形成内发性动机。简单地说就是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在接触新的教学内容时,产生情感,主动地进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阅读理解过程中,主要分为带领学生初读、细读、精读课文。

初读课文是最常运用情境创设的环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了不同了形式,例如:运用语言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图画描绘再现情境、运用音乐感染渲染情境、运用角色扮演体验情境、运用游戏创设比赛情境,等等。初读课文时,合理运用情境创设最为重要,这决定了是否能够激起学生阅读全篇的兴趣,能够主动地去阅读课文。面对写人写事的课文时,通过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的关注;面对写景的课文时,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景色之中,主动欣赏所描写的景物,从而感受并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

细读课文是运用情境创设的重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运用设立疑问、点拨启发、重点动名词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进入情境并理解重点段落、重点语句。通过音乐、图画、角色扮演等手段,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充分展示课文中的形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细读课文时,适当增加一些语言训练,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言语组织能力。

精读课文也要适当地运用情境创设。精读课文阶段,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体会语感,领会文中之情以及文外之意。通过细腻的语言,启发学生,引起学生最直观的对语言的感受。通过比较与诵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会咬文嚼字,学会文本推敲,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经历了初读、细读、精读课文后,学生好像真实地走进了情境之中。正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官的跟前”。而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感知,是一个从直观的感性认知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知的过程,缩短了掌握知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习在某种感情的带领下顺利开展。只有将文字与学生的感官结合起来了,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掌握知识并能够运用知识。成功的情境阅读教学必然也给学生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二)情境创设在作文中的运用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个人想法和感情的方式,写作能力体现了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而学生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感情,则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因此情境写作教学首选典型的场景,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第一,通过观察情境,获取丰富的题材。运用学生的多个感官感受世界,引导学生感受情境之美,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第二,体验情境,在审美愉悦中强化表达欲望。在观察情境阶段,学生已经产生了写作的欲望,但不少学生都对写作持有畏难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或物,将观察、想象、即兴描述和审美感受结合起来,营造愉悦的氛围,学生主动地去说、去写,并能沉浸其中。第三,描述情境,综合运用字词句篇的能力。教师在创造了情境后,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但是学生对生活、对人的情感的理解不够深刻,运用语言工具不够熟练。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情趣、语言的实际能力、应用的需要,增加各种形式的训练,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语言能力前,切勿采用单一的命题作文形式,限制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从口头一句话作文到写观察的日记,再到写情境的作文,符合语文要求掌握的“字、词、句、篇”的技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情境创设的运用工具

实施情境创设的工具多种多样,涉及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各方面。第一,图画是课堂上创设情境、展开情境的主要视觉工具。根据课文中语言的描写,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变得鲜明、生动而又具体,这有利于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图画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插画、简易粉笔画、剪贴画和文本中自带的插画等。这些方式都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更好地将学生带入情境,更加生动有趣。第二,音乐与语言是课堂上创设情境的主要听觉工具,而音乐是一种抒情的艺术手段。音乐运用它的高低起伏的音律、力度的强弱,来感染学生内心情感的变化,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起到渲染情境的作用。近年来,神经科学家研究表明,音乐会让人脑产生大量的类似吗啡的“呐啡呔”,是一种使人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音乐的重要功能就是“可以激发脑的神经通路,使神经一直处于唤醒状态”。由此可见,我们选择音乐渲染情境,不仅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

无论运用了听觉的,还是视觉的工具,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语言描绘。在课堂上,教师即使运用了图画、音乐等工具创设情境,学生却并没有因为艺术的新鲜感而进入情境,正是因为教师语言工具的运用没有到位,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跟上教师的语言描绘。教师在展示了图画或者音乐后,需要通过鲜明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领悟课文中的道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强化教学情境。教师通过变化的语调,用语言描绘情境,用语言声音去“画画”,让学生身临其境,是对情境生动的再现。在这一过程过程中,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语言工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教师发挥语言的形象性,通过语言描绘,更加直观地展示文中描写的人物和景物等;教师更要发挥语言的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领悟,将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

由于情境创设工具的多样化,常常会使课堂气氛热烈,但是也要注重情境创设最优化,讲究效率与耗费适当结合。

二、语文课堂情境创设需注意的要点

(一)注意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由于语文知识具有综合性和重复性,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更要考虑到创设情境的合理性,注意选择创设情境的范围,适宜地扩大或缩小语文教学情境,贴近语文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语文情境创设与生活衔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虽不能照搬社会中的事件,却能体现社会的缩影,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能够再现的是作家创作时的那个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文章中的某一角色的角度,或朗讀,或表演,去学习教材内容。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学习变得主动积极,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充分利用,因此彻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注意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创设寓乐于学的情境

在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精要》中,提到了学校的教育活动一般是单向式、被动式地进行,学生感到一种“距离感”。这大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隔膜;二是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三是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了避免面临尴尬的教学情境,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问题是首要的。教师不应当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不应当让学生仅仅尊敬甚至畏惧教师,而是去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的内心,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师生之间的人际情境应该是亲密的,这样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图片刻画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情激情,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教师只有注入了自己真实的情感,对学生充满期待,鼓励他们成长,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才能有效地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创设寓乐于学的情境。

(三)注意教师需与时俱进,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为了适应语文课程的时代性,与时俱进,提高语文素养刻不容缓。首先,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广泛阅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不仅要研读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文学、语言学、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语文教育方面的书籍,还要阅读教育名著,并且广泛涉猎自然科学、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学科,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语文老师的知识底蕴深厚,专业素养也随之提高,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其次,语文教师更要勤于写作。正如特级教师王栋生所说,“如同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样,只要不功利,写作也完全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坚持认为语文教师应当有很强的写作能力。学生在一个不具备实际写作能力的教师指导下,他们语文素养的发展将是极为有限的,这可是会误人子弟的”。因此,写作是语文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语文教师更应该追求现实的与时俱进。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我们语文教学的本质,教师育人,那就不会走错方向。但是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话,那课堂里就没有时代的活水;课堂没有时代的活水流淌,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致,不可能使学生感动”。只有与时俱进,教师才能跟得上学生的思想,创得出积极的教学情境,教得出学生所爱的课程。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必须要广泛阅读、勤于写作、追求现实的与时俱进。

情境创设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是一种十分适宜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更好地完善学生的认知能力,让语文多一些感性思维,让语文教师情感化。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2]梅云霞.李吉林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 中国教育学刊,2010(9).

[3]裴娣娜.基于变革性实践的创新——对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的再认识[J]. 课程·教材·教法,2009(6).

[4]郭亨杰.试论情境教学的心理学内涵——对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初步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1998(5).

[5]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附 注

本文是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1139)。

作者简介:王吟,女,1995年生,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2017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韦冬余,1983年生,江苏赣榆人,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等。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