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启蒙阶段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2018-06-27 10:29庞世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底色游子古诗

庞世佳

一、诵读:有的方诵,方得始终

古诗词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极具节奏美和韵律美。诵读,不仅仅是为了表达美、应和美,也是中国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策略。每一次诵读,都应有其目的,做到“有的方诵”。

1. 基于释义明理的需要。在教学《江南》一诗时,有老师这样操作:(展示图片,指名读)

师:评一评。谁来读得开心点?应该把开心的心情放在哪个字上?(生:可。)可以,正好的意思。(展示荷叶图,指名读)

师: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你能读出荷叶可爱的语气吗?

在这个教学中,诵读不仅仅是为了用声音来“说”出古诗,老师把对于诗意的理解放在了诵读中,把由古诗描写带来的情感融入诵读中,指导学生读出荷叶可爱的语气。

2. 基于情感抒发的需要。还是以《江南》教学片段为例:

师: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条快活的游来游去的小鱼,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把你的心情带入你的朗读中。(生读)

师:你一开始还很高兴,游到莲叶西,你就没劲儿了。(生再读)

师:你这么快活,怎么会知道疲倦呢!肯定越游越精神,越游越有劲!再试试。(生再读)

师:你现在就是一条不知疲倦、快活似神仙的小鱼儿啦!让我们一起读。(齐读)

这个反复指导朗读可以看出,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大声读,会粗暴地干预学生好不容易在创设的情境中投入的情感,倘若顺应此时学生的情绪脉络,用情境語言提示学生时刻关注诗歌情感的饱满,则既应了景,又顺应了情。古诗本来就是诗人写来抒发情感的,将诗歌传颂,也希望能得到知心人,能与自己情感产生共鸣。我们在诵读古诗的时候,若能把握情感,以声和之,也是与古人精神相往来的一桩美事!学生在其中长期浸淫,必能涵养诗意气质,提高文化修养。

3. 基于认知觉察的需要。核心素养高阶心智和复杂性学习,就牵涉到反省思考的运作机制。反省的第一步,即是对自我认知的觉察。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学习的不同阶段,并深知在某一层,便有了觉察,进而有了反省、改进的可能性。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提要求,便是让学生觉察自己阅读所达到的阶段,以及最终需要到达的目的地。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不迎合对自己阅读提出高要求的学生,也不贬低对阅读提出低要求的学生。相反,在引导学生了解阅读初级是读准字音,高级是读出感情,也就向学生标识了诵读的“此岸”与“彼岸”。

二、想象:思而想之,载意得效

想象,是古诗词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也大有裨益。

1. 想“画”。在教学《江南》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展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内互相描述并演一演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儿童都具有泛灵性,他们会在老师教学语言的引导下,很快进入情境,把自己当作小鱼儿,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弄懂这些诗句的意思,这样由意生画,以画解意,两者相辅相成。同时,也可避免学生由于表演带来的过度活跃。

2. 想象。我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此时,在你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诗人怎样的形象?

生1:他穿得很单薄,被冻得有些哆嗦。

师:诗句里没有写到,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1:因为诗句里说“霜满天”,这个时候,又是夜里,还在路上(船上),不在温暖的家里。所以我想他可能穿得很少,感觉很冷。

师:你看,他关注的不仅是此时此刻,而是一个游人一路的艰辛。

生2:他的表情应该比较难过。

师:我们可以说“沉重”,你已经把镜头拉近,看到了他的面部,说说你的理解。

生2:他一个人在外地,估计想家了。

师:思乡愁苦是所有游子的心情。

通常,我们让学生想象的都是诗句描写景物或场景的画面,因其本身就具有画面感。在设计这个片段时,我想如果能让学生想象诗中人物的形象,就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

3. 想“底色”。

师:如果我让你们把自己想的画面加一个底色,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颜色?

生3:我觉得应该是白色的,因为下霜了。

师:可是现在是夜晚,能不能给“白”加一个字?(生:灰白。)给你什么感受?

生4:非常冷,诗人很孤独。

生5:一点点渔火,非常微弱的光,感觉更清冷孤独了!

师:有火,却衬托得更孤独。这一明一暗,更显游子心中的愁苦。

底色,就是基调。老师让学生想象底色,就是探寻这首古诗在学生心中的基调。有人看到了“霜”,感觉了“冷”,体会诗人的孤独;有人看见“渔火”,虽有光,但微弱,更衬托出黑夜游子的心中愁苦……触动学生的点不同,呈现出的底色也就不同。答案并不唯一,只需要将感受到的古诗意境配以恰当的色彩,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如果说前面的想象,是局限于“画面”和“形象”,那么这里便是对于古诗意境领悟的统整与升华。

三、比较:比而较之,求异求同

比较,是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常用的策略之一。有时比较两者体裁的不同,有时比较两者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异同。

1. 求同。我将《山行》 《枫桥夜泊》比较。

师: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写游人借景抒情。

师:你关注了写作手法。还有时间——

生:(齐)都是秋天。

这是最常见的——比“同”。古诗词中有太多的“同”:一样的作者,一样的主题,一样的意象,一样的格律……“同”,体现了共性,我们在求同中,发现古诗词的模式与共感。

2. 求异。

师:诗歌对比,有同就会有异。有没有发现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生1:《山行》里的诗人是高兴的,他看到枫叶红得很美,就停下来欣赏不走了,可以看出他内心很高兴。

生2:《枫桥夜泊》的诗人就很难过。一个人在外,霜冷,周围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还有孤独的钟声陪伴。

师:是的。不同的景,就可以看出诗人不同的情。秋天是容易悲戚愁苦的季节,一个游子的感受就更为强烈,也是所有游子内心的同感。《山行》的诗人,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的才气和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而《枫桥夜泊》写于秋冬之交,诗人羁旅苏州愁绪满怀地在船上所见所闻。两者不同,各有千秋。

这个片段中,学生聚焦“异”,在不同中感受两首诗各自的价值。通过比较,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最重要的有益于他们极早建立诗歌意象的概念,形成初步理解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底色游子古诗
潮细胞
游子
“拟古诗”之我见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永恒的底色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游子归家
游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