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2018-06-26 07:25吴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聋生周长创设

吴燕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几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学校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获得快乐生活的能力。可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却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缺少了学生的自主创造,只剩下知识和技能,却丢掉了鲜活的生活。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讲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这句话一点也不错。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你可曾记得“勾股定理”,这是古人从正襟危坐的人体上发现的一个著名的定理。想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为古人所折服。古人能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深化出一个又一个高深莫测的道理,而我们学习古人的知识却是这么举步维艰,我们面对的又是这样或那样的一群残疾孩子,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远远比不上我们这些健全人。因此,数学对于他们来说更加抽象而不可思议。古人在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如果我们脱离了实际生活去学数学,就会感到空洞而乏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抽象、难于理解,它就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真正实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公式推导时,我首先让学生求他们身边的熟悉的数学课本的周长。课本是同学们学习的亲密伙伴,也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学生的主动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聋生虽然没有语言表达能力,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一点也不弱,学生很快就投身到课本周长的计算中去了。学生用尺子量了课本的长和宽……接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进一步计算课本的周长。在小组交流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有的学生说:用“长+宽+长+宽”的公式计算周长;也有的说“长×2+宽×2”的公式计算周长;还有的说用“(长+宽)×2”的公式计算周长。最后我指导学生讨论比较一下这三种计算公式哪种最简便,并说出理由。在实践中分辨方法的繁、简,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紧接着我又让他们计算了自己的练习本、文具盒、课桌、黑板等的周长……这些物体都是学生身边的比较熟悉的物体,这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有亲和力,因此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学得主动,学得有兴趣。

二、数学课中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我们的学生是一群聋生。聋生的有意注意是非常短暂的。如果能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能最大限度地吸引聋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能给学生提供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陶冶情操、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启迪创新思维。我在数学教学中,经常用一个小故事来引领着学生进入我所创设的情境中,这时你会发现学生都随着你绘声绘色的描述,进入你所创设的情境中;如果你把我们的学生在编排其中,他们的情绪会更加高涨,仿佛他们身临其境似的。

在讲“0的认识”的时候,我就采用了创设情境,以动促思。给学生多方面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例如: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实物——花生米,每人两粒发给大家,让学生先吃掉一粒问学生还有几粒,学生说出还剩1粒,然后再吃掉一粒,问学生还有几粒,这时学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了。那么没有了我们应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有的学生立即说出用“0”表示。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又把桌子上的物品、书包里的书本、口袋里的东西藏起来,问学生还有吗?学生回答没有了,那么用什么来表示呢?学生马上举起手中的数字“0”的卡片。除此之外,我和学生还通过做游戏的方法,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几粒花生米,通过各种津津有味的活动,使聋生饶有兴趣地进入到自主学习中。

三、直观教学与实际操作仍然不失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感兴趣。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等。当你拿出一种实物时,学生很快能从自己的身边找出一大堆的物品来,并能在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还能发现一些新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拿出自己的手绢说这是正方形时,细心的学生发现它和正方形有差别,因为他们认为手绢的四个角都是圆的,不应把它看作是正方形。在学习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实地到各处去量一量。把学生带出课堂,实地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走廊的长度,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以及操场直跑道的长度,这样学生能较容易地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在课外活动时间带学生测量一下学校中每条道路的长度,测量并计算草坪花坛的占地面积,并制做出标志牌,将是一项有意义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事情。在学习“角”时,让学生用活动角来体验角的概念及大小的比较。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固性时,让学生实际操作,来比较三角形和长方形的稳固程度。因此,在教学中直观教学与实际操作仍然不失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及传统教学手段,使之相辅相成,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可以制做出課件和生动形象的画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生动地理解所学的数学问题。我根据低年级聋生喜动厌静这一特点,将数学内容以图画、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减法的意义”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我说:“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大自然中游玩好吗?”学生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了一幅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我问学生,大自然美不美?你在大自然中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看到了小朋友手里有4个气球,有一个气球飞走了;我看到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一只;我看到了荷叶上有4只青蛙,有一只跳到水里去了;我看到树上有5个桃子,小猴子摘了一个桃子吃了……利用课件反复演示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逐步认识减法的意义。

总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传授学习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智力水平等因素,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等生活实际入手,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实践操作、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师生默契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真正实现“让数学教学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作者单位:东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山东】

猜你喜欢
聋生周长创设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巧算周长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周长小诊所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