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训诂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8-06-23 08:53侯长宇
课外语文·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训诂学古诗文教学理论

侯长宇

【摘要】本文主要从训诂学在当代如何发展以及训诂学在文化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方面的重要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训诂学在当代的发展应立足自身的实用价值,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更好地发挥它在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训诂学;理论;古诗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明确自身的定位,建构理论体系

我们认为训诂学是一门阐释以儒家经书著作为主的经典的学科。因为儒家经典是汉语的重要载体,这么定义就也可将训诂学与语言学紧密结合。下面我将从起源和归宿两方面论述我对训诂学性质定义的理由:第一,从起源上看,“训诂学起源于对中国传统经典的诠释”。由于语言发展了,部分词汇和语法改变了,一定时期的人读不懂前人的书籍了,就需要对前人的书籍进行注释,训诂学由此产生。但把训诂作为一种实践行动,它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它就必须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可以说,《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训诂学著作,它已具备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知识。第二,从归宿上看,训诂的目的是阐释经典,亦即戴震所说的“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

训诂学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是对语言本义的原生态解释和还原,是对字词意思的理论阐述,因此,在当代,我们在研究训诂学知识的时候,应该把训诂学当作是语义解释学。

把训诂学研究定义为语义解释学是从当今社会的需求方面来看的。我们清楚地知道,我国历代留下的古代文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体现,这些古典文献是我们传承文化的基本载体。然而,我们在挖掘这些古籍的深远意义与价值方面却明显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时空的距离已经太过久远,语言文字的古今差异所造成的历史隔膜越来越大,人们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许多人拿起古籍如同手拿天书,对着极其熟悉的母语文字竟然感到那么的陌生;另一方面,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近些年来,外语在中国越来越有魅力,从10多年前就有的英语四六级,到如今的韩语、日语等小语种的火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电视剧、受时尚潮流的影响而热衷于追求外国语言,而对我们优美厚重的汉字则明显兴趣不足。我国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能否被更多的人传承,更好地发扬光大,成为建设当代新文化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古代文本的现代诠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文本的语义解释,让人们首先需要读懂古代文本,训诂学才实现了它的价值。实现了价值,它才有用武之地,才能更好地发展。

在明确了训诂学在当代的“古汉语语义解释学”这一定位后,我们还要为它建立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有了理论体系的支撑,它才能在基础之上更好地发展。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传统的训诂没有建立起严格意义上的理论体系,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关于建立训诂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性我们刚才已经谈过,一个学科,一门古老而又有现代意义的学问,想要更好地持久发展下去,发挥它的永恒价值,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基本的保障。只有在理论体系的支撑下,训诂学才能有新的活力,顺应时代的要求。建立训诂学的理论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的整理和翻译工作,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还需明确的一点是:我们要建立的是与时俱进的现代理论体系,它应该具有语言学、解释学的深度和哲学思辨的能力。现代训诂学理论体系应能够为人们的训诂实践产生指导意义和价值,人们的训诂学实践建立在现代训诂学的理论体系之上。

任何学科的存在和发展都要有实践的意义,不能脱离社会而 “高高在上”地存在,纸上谈兵的学问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所以,我们在加强训诂学自身理论建设的同时,要注重训诂学的实践属 性,指导具体的社会工作。训诂学本身就是带着应用的和理论的两个目的而进入当代的,在文化需要被复兴,需要被发掘的今天,它的实践价值就更加凸显,无论是科学史、哲学史、艺术史还是其他文化类型的追本溯源,都需要训诂学的存在,它理应被普及,进入大众的视野,发挥它的实践作用。

二、关于训诂学的推广

对于训诂学的推广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虽然我们看到训诂学的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它很少被人所熟知,甚至有的人在读书时使用训诂学的方法,然而却不十分了解训诂学。所以本人认为对于训诂学的宣传和普及是个关键,总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推广训诂学专业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在中学教学中,老师应该适当给学生一些机会进行训诂方法的锻炼,如提出几个有相同字词的例句,从而让学生自行辨析,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对古代汉语的字词有一个相对整体的把握。在大学教学中,也应该对训诂学这一学科有一整体框架式的介绍,如开设“训诂学概要”,以及专就训诂学这一学科进行系统理论的推广和普及。

第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对于各个学科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比如“训诂学”“词汇学”“文字学”“音韵学”等,只有系统化理论化地掌握了各个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方法,才能够综合各个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驾轻就熟地处理问题。

三、训诂学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意义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次讲话中曾谈到,古诗文的学习对当代的学生来说有重要的意义。这就给语文教师提了个醒,我们要重视古文的教学工作,而在古文的教学工作中,训诂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训诂学以正确解释古代词义为根本任务,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对字词意思的分析、句法的讲解等都需要训诂学的知识。正确运用训诂学能够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古诗文的精髓所在。下面,我们来举例分析:

(一)明确词语的含义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有“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一句。其中许多地方把“谤讥”解释为“批评议论”,虽然结合文章语境去看,大体上是可以解释通的,但不是那么的确切。《说文》释“谤”字:“谤之言旁也,旁,溥也。” “溥”有“广大”的意思。“謗”应该是在人很多的公众场合肆意地指责;“讥”宇,《说文》注作“讥之言微也”,意思是不是很明显,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比较委婉含蓄的讽刺。

(二)弥补注释的不足

《孔雀东南飞》一文中:“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这里的“暂”字课下注释没有给出解释,而诗中的另两处解释为“暂时”,所以很多人想当然地把这里的“暂”也解释成“暂时”。其实是一种错误,此处的“暂”亦易误解为上两句的讲法,实际上应解作“仓猝”为好。在《广雅·释诂》有“暂,猝也”,“卒”应为“猝”的假借字。“因求假暂归” 应译为“于是是请假仓猝匆忙地回家”,解释为“暂时回家”就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文意,这样将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真实内涵。

(三)俗语词问题

由于年代的久远,我在日常的古诗文教学中发现,许多古诗文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生僻的俗语词问题,如果不通过训诂学去校正,往往会造成錯误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这种词语一定要慎重对待。《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教材给出的课下注释是:“寂寂人定初,静悄悄的,人们开始安歇了。定,静止。”这种解释把“人定”理解为一个普通主谓短语,是不恰当的。“人定”是一个时间名词,是一个专有概念,不是主谓短语。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酋、戌、亥。又各有一个名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古代的十二时辰有很多名称,这里只举一种,其他不再赘述。所谓“黄昏后,人定初”,就是指两个时辰交替之际。

综上所述,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古文教学的许多方面都要用到训诂学知识。训诂学对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训诂学对于学生正确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义的引申、掌握古汉语语义系统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就不加以过多的赘述。总之,学好训诂学,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在古诗文课堂上必备的素质。 以上就是我关于训诂学在当代的发展与价值的一点思考与建议,训诂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当代仍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我们理应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它的更好发展,从而更好地利用训诂学为社会文化事业,尤其是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灵庚.训诂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建国.当代训诂学的实践总结与守正追求[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训诂学古诗文教学理论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从“意会”走向“言传”
试论晋东南地区方言古语词的训诂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