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2018-06-18 19:59孟凡华荣国丞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实证科学研究职业教育

孟凡华 荣国丞

摘 要 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聚焦“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历史回顾与未来课题”,在会议的专题报告中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新热点以及未来职业教育新重点、新要求,引起与会人员的热议。未来,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要关注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比较研究三个方面。

关键词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理论;实证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6-0018-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其中,科学研究起到了先导作用。服务决策,指导实践,是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职能和重要方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已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改革与发展的决策也日益依赖于研究提供的科学依据[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是面向全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术组织,工作目标之一就是推动职业教育科研队伍的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提高[2]。2004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举办了首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此后,作为一项年度固定活动,中青年职教论坛成为职业教育界一次重要的学术交流盛会。

2017年12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广西师范学院、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聚焦“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历史回顾与未来课题”,研讨了当前及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一、专题报告:聚焦职业教育科学研究

本次论坛分为专题报告和自由讨论两个环节。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教授作了题为《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新热点以及未来职业教育新重点、新要求》的主旨报告,概述了职业教育科研的发展,总结了职业教育科研的重点与热点,介绍了国际职业教育研究动向,对职业教育科研进行了展望。近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将职业教育科研的问题与前景描述得清晰而完整,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与深深思考。

在职业教育科研发展概述方面,报告从职业教育的科研地位、课题立项数量、论文聚焦点、学术专著数量、科研方法等方面总结了五个特点。一是职业教育科研类型特征显现,地位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是,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确立,职业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获奖总数逐渐递增。二是科研立项总体保持稳定,数量略有增长。从全国范围内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教育立项稳步增长,从立项数量看,占比从2013年的6.8%增长到2017年的10.5%。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职业教育立项情况看,职业教育占比在2015年达到最高值,为13.5%,但近两年呈下降趋势,2017年为10.8%。从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立项数量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至2017年,各区域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立项比例中,最高的为华东地区,占比14.8%;其次为东北地区,占比13.5%;而华南地区则以占比5.9%居于末位。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立项比例方面,黑龙江立项占比位于第一位,而上海则位于最后一位。三是职教论文领域聚焦,围绕热点难点。主要表现是学术期刊刊载论文数量明显上升,成果关键词紧扣重点、热点和难点,如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等。四是学术专著数量几乎翻番,发展报告备受关注。职业教育学术专著大幅增加,2008至2012年间,专著数量为741本,而2013至2017年间,专著数量达到1115本。职业教育发展报告种类增多,5年有33本正式出版,职业教育专著质量也不断提高。五是职业教育科研能力有待提升,职业教育研究重定性轻定量,两大类研究比例相差悬殊。

在职业教育科研的重点热点方面,报告总结了四点。一是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形成落地难。表现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不稳存质疑、体系的内部銜接和外部的沟通有路不畅、发挥职业院校培训功能存在制度障碍。二是校企合作“合而不深”,体制机制仍是重点难点。校企合作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现象,加快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进程、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是制度建设的重点。三是服务国家战略职业教育的责任与担当。服务中国制造2025,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服务精准扶贫,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加强协作;服务一带一路,加快完善职业教育走出去配套政策。四是质量提升是事业发展核心与关键。表现在标准建设亟需健全与完善、质量保障亟需探索与实践、质量评估亟需研究与发展。

在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展望方面,王扬南首先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摆不上位,科研机构体系不健全,原有地方单列职教科研机构被吞并。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立职业教育科研(教研)机构33家,相比2011年减少了4家。二是保障不力。科研队伍数量不足,目前省属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平均人数不足10人,有些省市人数不足5人,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来源单一。

王扬南提出,十九大报告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落实好教育部党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工作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聚力量,积极进取,奋力开创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新局面。他强调,2018年,教育部将召开第二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科研机构体系,强化职业教育科研协同创新,促进资源整合,加强科研指导,促进成果转化,健全职业教育科研的投入和激励机制。

在王扬南的专题报告后,一些专家学者围绕着当下的热点话题,分别做了主题报告,以回应热点,展望未来。如“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演进”“改革开放40年来辽宁省职业教育变革机制分析——基于产业结构变迁的视角”“工业4.0背景下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掣肘与策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的行动与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现状分析”“国内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教育硕士培养问题及展望”“硕士生培养实践与展望”“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等。

二、回应:争鸣与质疑

中青年职业教育论坛是一个学术开放、研讨自由的平台,论坛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自由提问环节。与会人员针对主题报告,可以向报告人自由提问,交流感想,解疑释惑。在这一环节中,与会人员对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现状与问题反响热烈,争论也比较激烈。

归纳起来,学者们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职业教育科研与职业教育发展为什么呈现出强弱不对等的趋势;二是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技工院校的选手为中国摘金夺银,为什么技工院校的研究成果却非常薄弱。报告中指出,从2013年至2017年,各区域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立项比例中,华东地区以14.8%的占比位于第一位,东北地区以13.5%的占比位于第二位,华北地区以11.9%的占比位于第三位,第四位的西南地区是8.5%,第五位的西北为7.7%,第六位的华中为7.2%,华南地区则以占比5.9%而位居末位。而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立项比例方面,黑龙江立项占比位于第一位,而上海则位于最后一位。有代表提出,位于经济发展前沿的上海市,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发达程度可以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为何职业教育研究能力就偏弱。还有代表提出,华南地区职业教育课题立项数量占比居于几大区域的最末端,而实际上,华南地区以广东为代表,职业教育发展恰恰是强势的,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在全国居于引领地位,很多制度探索、实践路径都极具开放精神。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指导着职业教育的实践发展,而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示范引领作用的华南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职业教育研究偏弱的情况?代表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深深思考。

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科研立项数量与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成反比,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现象。他以广东为例,在广东,一些教育政策的自由度更高,或许是由于缺少了行政的指令,所以发展氛围也相对宽松。但为何职业教育研究能力相对较弱呢?

有学者对现代学徒制提出相关问题,即现代学徒制中的利益相关者,主体的职责权利到底是什么,中小企业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政府要发挥什么功能。他认为,现代学徒制难点不在企业,在于师傅和徒弟。

有学者提出,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学校的地位一样重要吗?在他看来,企业和学校的地位并不平等。要正确界定企业和学校的责任,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他们的责任是不同的。政府部门要主动搭建平台,制订校企合作政策。有学者建议,不要忘记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形成合力,改革创新,加大投入,营造环境,对外开放。未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是把教育责任归为行业企业,而是在大格局中实现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协同发展。

有学者对于目前“职普大体相当”的提法不赞同。他认为,随着教育需求不断上移,中等职业教育生源会下滑,目前的中职招生通过行政手段而不是百姓意愿。升学到底是谁的需求?有需求就一定要满足么?目前,教育向貧困地区倾斜,要不断提高受教育水平,这其中,中职扮演着什么角色?

三、反思:职业教育科研要关注哪些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职业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引擎”,开展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是丰富职业教育理论、促进职业教育实践发展的重要举措[3]。

中青年职教论坛自创立以来,至今已举办了十二届。会议规模逐年扩大,与会人员大幅增加,论坛的影响力也逐渐提升,成为职教界中青年学者交流的平台。中国的中青年职业教育研究者,如何立足新时代,面向新未来,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研究职业教育的真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是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服务的,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可以为顶层设计提供决策参考,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新方案,为职业教育问题解决提供新思路。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起步比较晚,整体研究水平也不是很高。目前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群体,基本上分为两大群体,一类是中高职院校的从业者,一类是集中开设职业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本科院校。这两类群体的研究各有侧重点。一定程度上来说,本科院校的研究群体理论研究能力较强,但由于缺少职业院校的实践背景,研究问题相对客观化,缺少实践的支撑。而职业院校的研究者,由于要承担教学或管理任务,所以研究时间相对少,其实践能力较强,但缺少理论支撑,叙述问题不透彻。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如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而关注职教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高水平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成果支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决策和实践探索,是职业教育研究人员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作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者,要坚持探究的学理精神,深刻思考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与现实困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职业教育研究。

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即理论、实证、比较。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我国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09万所,在校生1599.01万人;高等职业院校1359所,在校生近900万人[4]。办好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研究工作者应当立足中国国情,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吸取养分,既要总结成功经验,也要深刻汲取教训。尤其要注重理论创新,善于用中国的话语分析和阐释中国职业教育的问题,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引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撑[5]。

二是加强实践研究。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研究要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发展的困境。职业院校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如何完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如何创新?质量如何提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如何切实收到成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如何实现?诸如此类的问题,是职业教育研究者要关注的重点。为此,要多进行实地调查,选择案例分析,进行定量研究,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更好地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践。

三是加强国际研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需要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职业教育研究要密切跟踪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国际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认真消化吸收,提出学习借鉴的意见建议[6]。

参 考 文 献

[1]张祺午,岳金凤. 我国职业教育科研的优势与短板[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11-19.

[2]韩云鹏. 职业教育研究应求真务实——第七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综述[J].职教论坛,2011(34):42-44.

[3]孟凡华. 我国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热点分析——以2011-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为对象[J].职教论坛,2017(4):13-17.

[4]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7-10)[2017-12-10].http://www.moe.edu.cn/jyb_sjzl/sjzl_fztjgb/201707/t20170710_309042.html.

[5][6]刘海. 用中国话语分析和阐释中国职业教育问题——首届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科研院(所)联席会议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6(15):26-31.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fle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Review of Twelfth Youth Vocational Education BBS

Meng Fanhua, Rong Guocheng

Abstract The Twelfth Youth Vocational Education BBS held in Nanning of Guangxi Province focused on the “History Review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40 years and Future Project”. The special report of the BBS expounded the new hotspot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new focus and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future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which caused heated debate of participants. In the futur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ree aspects: theoretical research, practical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theory; practice

Author Meng Fanhua, research assistant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52); Rong Guocheng, research assistant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作者簡介

孟凡华(1978- ),女,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心理学(长春,130052);荣国丞(1982- ),男,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21-5),主持人:于志晶

猜你喜欢
实证科学研究职业教育
Can you eat yourself more happily? 吃出快乐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探讨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O2O电子商务顾客满意度分析
高等教育功能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