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亮
习作知识是习作教学的内容之一。在阅读中汲取习作知识,用口语催生习作知识,在创作中实践习作知识是习作教学的着力点。习作知识的丰盈能让学生主动发现并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促进学生主动表达,并提升习作水平。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作知识的黄金时间。许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应该广泛阅读,只有博闻广记、厚积薄发,才能学会习作。毫无疑问,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对习作发挥着根基性作用。但与此同时,教师不能回避习作方法的指导,习作知识的启蒙。许多教师认为,习作知识是一种规范,而规范会束缚学生的习作灵性。其实,这是认识误区。习作知识不同于习作要求,习作知识是指学生习作的策略、方法、技巧等,只有用精准的习作知识启迪学生,学生在习作时才能“有法可依”。精准的习作知识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有效供给”。
学生习作知识的获得、习作技能的发展离不开阅读。如果说阅读理解与感悟积累是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准备阶段”,那么,习作就是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实战阶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更要让学生掌握文本的写作形式。要相机渗透习作知识,只有指向形式、指向表达、指向习作,阅读教学才能焕发生命的熠彩。
如《黄山奇松》一文主要介绍了黄山松的奇特,展示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指向习作的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更要让学生理解“如何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探寻文本的写作秘妙:作者是如何用简短文字写出三大奇松的特点的?在笔者引导下,学生反复研读、评赏,终于悟到其中的言语规律,这就是“写实”和“想象”相结合。如,将迎客松想象成“好客的主人”,将陪客松想象成“绿色的巨人”,将送客松想象成“天然盆景”等。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了文本习作是有章法的。
再如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时,要让学生理解“移步换景”的写法。“同是写瀑布壮美,为什么开始是‘喧嚣’,后来是‘大合奏’,再后来是‘乐声奏鸣’呢?”学生能够领悟到这是因为作者听瀑布的位置变化了,所听到的声音也随之变化。作者与瀑布更亲近了,先前的噪音已经变成了“交响乐”。有了对文本习作知识、方法的理解,学生就能在习作时运用。如班上的一位学生写“雨”,“高兴时,雨是‘快乐的精灵’;难过时,雨是‘伤心的泪滴’;顿悟时,雨是‘绚丽的彩虹’”;等等。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领悟文本内容,更要让学生通过文本内容掌握文本的写作形式、方法和知识。
口语交际是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习作是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口语交际和习作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与习作教学常常是割裂的、脱节的。如何让口语交际与习作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发掘出习作新意、打开习作思路、创新习作内容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创设交际情境,引导学生探寻习作与口语交际的“牵手点”,聚焦“关联点”,展开有序训练。
教学口语交际课《学会待客》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待人接物的“法宝”——真诚和礼貌,让学生学会待客之道,比如给客人倒茶、削平果等,可以在班上展开情景剧表演;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言语表达,比如和客人聊天等。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体态表达,更要关注言语表达,引导学生把话说准确、说明白、说完整、说得有条理等。通过言语技能、方法和策略的渗透,学生在语境中就会学会表达,知道对于不同对象,其礼貌用语、遣词用句、说话策略等都应有所不同。如此,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又让学生灵活掌握了言语知识、习作知识。
口语交际是学生习作的有效载体,能让学生的叙事变得条理、描写变得细致、说明变得有序。比如,有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在说明事件时,已经学会了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来引导;在说明事物时,已经学会了分部分介绍等。习作知识是学生习作的“拐杖”,学生拥有了习作知识,习作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口语教学与习作指导结合,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小学阶段的习作之所以称为“习作”,是因为这个阶段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启蒙”。因此,习作知识教学不应是机械的,而应贯串、融通于日常的阅读教学、口语教学之中。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习作知识,形成简单的习作技能。
例如“通感”这一修辞手法,常为名家所采用,以增强表达效果。如孙友田在《月光启蒙》一文中所描绘的“芳香的音韵”,冰心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中所写的“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等,都是一种“通感”的运用。当这一修辞知识在阅读教学中被学生领会后,有学生在习作中也展开了尝试。如一位学生写《爸爸的红烧肉》,在烧煮红烧肉一段,学生这样写道:“锅里,肉被深红色的汤汁浸泡着、拥抱着,在小火中‘咕嘟、咕嘟’,大大小小的泡泡欢快地此起彼伏。一种奇异的香味随着烟雾袅袅升起,像细细的线,钻进我的鼻子,顺着喉咙一路向下,密密缠绕着五脏六腑。……绵软的烧肉,饱满的汤汁,像春天的惊雷激起了我的食欲。喷香的味道,像溢出来的泉水一样,侵入我的毛孔里、骨头里、精神里。”学生拥有成人无法获知的言语技能,他们的思维空间广袤得令人吃惊。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习作知识,大胆尝试、创新表达,绽放言语个性。
运用习作知识,就是让文本中的事件故事化、细节化、言语化。习作知识能够让学生的习作实践经验更加丰富。习作实践经验是学生习作素养的集中体现,能让素养落地生根。通过习作,学生能够感受、体验到运用知识、生产知识的愉悦,享受到学习习作、提升言语智慧的快乐。
从阅读教学中汲取习作知识,用口语交际催生习作知识,在习作中实践习作知识,如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习作只有变得有迹可循、有法可依,学生才能主动地发现并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习作知识的作用,让习作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