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曼
摘 要:我国教育长时间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倡导严师出高徒的理念,教育学生多以严厉为主,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了畏惧心理,甚至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感。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新课改的提出,这种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而赏识教育不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育全面改革开始,具体包括: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数学命题的难度大幅度降低;英语多次参考,取其中最高的一次为最终分数。而这次改革变相的提高了语文的地位,而语文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影响语文成绩,可以说是得语文者得高考。但是语文的难度不降反而增加,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更加的重视起来。而赏识教育就是肯定孩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赏识教育的着重点是发现并发展他们的长处,高中生都是处于青春期的一群孩子,对自我肯定和他人肯定的需要还是很多的,只有学生从心底里认同自己的时候,才能有自主学习的动力,进而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一、营造轻松氛围,散发语文魅力
语文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科目,到高中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学生们对语文的熟悉程度已经不低,也正是因为这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不是很高,没有什么学习语文的动力。另外,一些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仅仅只是注重学生在考试中如何获得高的分数,而忽视语文对学生终身的影响。
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在传统的课堂上,由于教学方式的偏差、课堂氛围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不是很浓重,而在阅读时,学生也没有什么耐心去体会其中的感情,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者是通过借助一些参考书籍来了解课文的大体意思,以保证其能够在考试中回答出相应的问题即可,对于课文的深刻含义以及文学意义没有什么了解,这是一种错误的现象。学生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没有兴趣的很大原因是因为课堂太过于枯燥,教师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往往都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师一个人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机械的听,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而在新课改后,教育方针提出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要代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想方设法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实施赏识教育,不应该像以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优等生上,对差生和中等生不管不问,而是应该一视同仁,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是鼓励,让他们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和成绩,并且还要告诫他们不要骄傲自满,从而使其在心理上放松学习,使得成绩下降。而对于那些成绩稍微差点的学生,教师反而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运用赏识教育,使学生感觉自己被重视,并从学生的学生习惯和学习方法出发,找出他们所犯的错误,帮助他们及时改正。
但是赏识教育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基础,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学生并不是要对教师唯命是从,而是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对教师提出质疑,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建立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够带动更多学生来问问题;其次,教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才能相信自己的教学计划,而这就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文化修养出发,从小事做起,做到处处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把对教师的喜爱转化为学习语文的动力。
二、开展多样活动,激发学生潜能
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潜能,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学生也是如此。因此就需要教师去挖掘,去发现,这时教师不能仅仅以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的优差,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一些活动,通过活动来培养和挖掘学生所隐藏的潜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展。比如说,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取一篇合适的文章来让学生以话剧的形式进行演绎,这件事全权交给学生去完成,教师只是起辅助和引导作用。选出一个人来当总导演,指挥全局,演员的选择,服装的准备,整体任务的拿捏等等,全都由他来完成,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而在选择演员时,可以把台词多的人物分给一些平时语文成绩不太好或者是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把台词少的人物给成绩好的学生,给予成绩差点的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会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并以此契机开始喜欢上学习语文。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的不同能力得以锻炼,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多使用语言鼓励来激励学生,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大的动力来完成这些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们对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让那些平时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学生知道自己不比别人差,帮助每一位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区别赏识误区,做到有效教育
虽然老师的理解能力已经很强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老师对改革内容的理解都是正確的,尤其是在赏识教育这方面,仍然有不少老师因为理解错误,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一定的问题。虽然现在提倡进行赏识教育,但是这并不代表老师要一直鼓励学生,学生做一件事就鼓励他们,不论什么场合,只要学生做完这件事就会受到鼓励,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的鼓励非常廉价,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甚至会让学生怀疑老师的能力。其次,赏识教育并不代表学生要一直受到表扬,很多老师觉得即便学生做错事也要鼓励学生,事实并不是这样,老师要做到有效教育,学生做对的事情要表扬他们,做错了就要批评他们,不过老师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分的批评学生。当然,老师也要注意表扬的程度,不要让学生产生骄傲的心理,这样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学习方面表现非常好,不需要再进行过多的突破,一旦学生产生这种心理,学生的学习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不用学习的心思,这种影响是极坏的,老师要尽量避免。
教师想要把赏识教育从理论阶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遇到困难,但这些困难都是在能够解决的范围之内的,因此教师与学生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学生也要对教师和教师选取的教育方案充满信心,相信一定可以达到实施赏识教育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