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体育教学目标对比研究

2018-06-11 06:30孙云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

孙云

摘 要:本文以中国、日本、美国为例进行体育教学目标的分析比较,三国虽然在经济制度、文化观念、理念意识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则表现出共性,即都旨在增强体质、增强健康,树立终生体育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中外 体育教学目标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b)-0067-02

1 中外文化背景与体育教学目标

1.1 中国体育教学目标

新中国成立初期缺乏建设社会的有利经验,深受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照抄照搬国外建设经验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和新时代的要求,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的体育教育教学目标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初探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

初探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个时期我国实行的是一边倒政策,全面向苏联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教学目标为:“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对新中国初期的体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探索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由于受到政治波动的影响,中国的体育发展举步维艰,学校体育表现更加突出。在政治波动的这个时期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处于停滞阶段,直到政治波动结束,体育教学目标再次受到关注。教学大纲中明确表示增加关于身体素质方面的教材和“课课练”等内容,这个时期的体育教学目标同样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发展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体育教学目标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从1979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从调研统计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学生身体素质不仅没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而且出现了像豆芽菜这种类型的体型。面对如此现实人们开始反思怎样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学到底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为什么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继续进行体育锻炼,又或者是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独立进行体育锻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思想开始解放,中国体育教学大纲开始吸收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1987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新修订的十二年制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在体育教学目标中增加了身心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字眼。2000年頒布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的专长,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

1.2 日本体育教学目标

在二战以前,日本的体育一直施行的是军国主义教育,重视身体的训练和培养军人献身精神和服务价值。二战以后,日本受美国经验主义实用体育思想的影响,建立了经验主义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学目标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活体育。由于经验主义课程体系忽视了知识自身的系统性,学生没有充足的练习时间,掌握运动技能的时间长效果差,引起人们对生活体育的质疑。加之西方开始倡导“回归基础”的教育思想,日本在回归思想的指导下,开始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编制以“以学问为中心”新的课程体系,体育教学目标变为增强体力、提高运动能力,并依据项目自身的特点进行分类,把教材分为体育类和保健类。日本战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日本青少年体格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体力并没有伴随体格的改善而得到改变。1968年日本体育教学目标改为体力与运动技能相结合。日本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提出了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思想,这个时期的体育教学目标也由此改为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运动爱好,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走向国家化、信息化、老龄化,学校体育不再单纯地局限在体力提高和技能学习上,而是让运动在文化当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因此日本从运动文化继承角度提出体育教学的目标为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欲望、态度,关心和提高学生思考、判断、表现的个人能力。20世纪90年代至今,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活力为基本体育教学目标。

1.3 美国体育教学目标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体育即教育、体育即生活、自然体育取代非自然体育、体育应该顺应人的身心。这个时期的体育目标从体力方面转向身体操练的物理方面。

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青少年体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差强人意,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美国政府通过创立《国防教育法案》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体育领域,为体育活动的实施与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1978年美国颁布了《业余体育法》力图使本国的体育终身化。2005年修订《国家体育标准》,美国属于地方分权制的国家,建国初期宪法没有规定教育权限的归属,因此凡是宪法没有授予或是限制的各州的权利,属于各州管辖,因此,各州拥有办教育的权利,决定着各州的教育方针和发展方向。由于教育权归属各州,因此美国的体育教学目标没有完全统一和明确的规定,由各州自行设定。

2 中外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比较分析

2.1 均有增强体质健康的目标

从以上的内容中可以发现三国在体育教学目标中均明确表示要增强人们的体质健康,只是各国在增强体质方式方法上略有不同。例如,日本提倡快乐体育,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追求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健康。中国也提出增强体质健康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体育活动,学习基本的体育技能技术,并没有把娱乐性和快乐性作为教学中的中心点。美国是通过创立《国防教育法案》引进社会资金的投入,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开辟了体育活动的新局面。美国公民通过体育必修课促进全民体质的提高,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为美国的体质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列宁曾经说过:“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由此可见强壮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对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具有重大的影响。作为21世纪的合格人才,除了在学习上刻苦钻研,追求精益求精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外,还要刻苦锻炼,增强体质健康,做到身心和谐发展。

2.2 终身体育教育成为各国追求的最终目标

终身体育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引起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的普遍关注,如美国1984年进行的“青少年体力测试的开发”“运动习惯的调查”;英国在1982—1983年制定的“大众体育10年振兴计划”;日本在把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体育运动日,日本学校体育朝着“大众生涯体育”方向发展;我国与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青少年为重点,以全民健身为基本内容的群众体育与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以训练竞赛为主要手段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三国都在原有的体育教学目标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体育思想。由此,三国均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掌握基本体育技能作为学生学习体育的目标,为学生终身参见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日本在此目标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来形成终身体育。中国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几项擅长的运动项目,并在这些运动项目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获得成就感,让学生体验到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激发他们运动的兴趣,以此形成终身体育的体育思想。美国将终身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娱乐性、健身性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和兴趣。

参考文献

[1] 徐慧颖,康晨冉.日本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发展轨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2):30-32.

[2] 汪凌.中美日俄体育教学目标的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6):84-86.

[3] 张伟峰.中日美体育教学目标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74-176.

[4] 徐慧颖,王广军.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浅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6):148-150.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理想液体元流能量方程推导的对比分析式教学模式探索
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句的习得研究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