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应用探析

2018-06-11 10:48张林婧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心理学教师应

张林婧

[摘 要] 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积极心理学在这时介入,可以保证学生道德品质始终处于正向发展状态。基于此,以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应用重要性为出发点,集中研究其具体应用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中职学校德育教师,能在日常教学中更高效地利用积极心理学。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中职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244-01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以一种积极心态来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对中职学生来说,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改变其因中考落榜而产生的自卑、苦闷、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其能重新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奋斗意识和乐观开朗的精神品质。因此,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多渗透一些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以使中职学生能够在积极心态的影响下实现健康成长。

一、形成积极的德育教学观念

若想使积极心理学的功能在日常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应改变不合时宜的教学观念,努力学习并吸收先进的积极教育思想。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一些职业培训和讲座,聆听优秀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法,再比对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汲取其中有益之处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2)同时,中职学校德育教師还应集中反思以往教学手段中的缺陷,并参照优秀德育工作者的先进经验来加以弥补。例如,针对中职学生正处于年轻气盛的年龄、相互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某德育培训讲师认为教师可以从自身做起,对调皮、淘气的学生以宽容、尊重和激励;对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应在批评的同时表扬其优点和长处,以在全本级范围内形成宽容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之间能够以更加宽容的心态来应对矛盾冲突。这给予了参加培训的教师以很大启发,能采用更多使学生形成积极思想品质,而不是传统训诫教育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促进其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积极、有效,也更有利于学生成长。

二、制定积极的德育教学目标

在形成先进教育观念后,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就应制定出一个积极的教学目标。并以该目标为努力方向开展教学工作,具体制定方式如下:教师应按照课标要求,在每学期开学前,明确到期末应使学生具备哪些思想道德素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详细规划好每堂课应讲解的知识点,并在课前思考如何以积极心理学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表达出来。例如:为了帮助本校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某中职学校德育教师依照学生普遍存在的网瘾问题、成绩低下问题和校园暴力问题,分别制定了与之对应的积极心理教学目标,针对网瘾问题制定了培养学生形成关爱品质的教学目标、针对校园暴力问题制定了培养学生具备正义感的教学目标,针对成绩低下问题则制定了培养学生具备乐观品质的教学目标。同时,中职学校德育教师还要科学安排课程时间,使各课程相互之间形成良好衔接,像有关“关爱”品质的教学可以安排在“正义感”教学之后,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心理得到深化,从而加深其对积极心理的认知和记忆。

三、建立积极的德育环境

素质教育要求保障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按照这一要求,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应使学生通过课堂,形成对积极心理的深刻情感体验,以激发其自主拥有关爱、宽容、感动、乐观等优秀道德品质,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为使学生能真切认知到积极心理学所带来的益处,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相互之间讨论自己所遇到的积极心理体验经历,像看到儿童摔倒马上过去扶起、看到地下有杂物马上拾起扔进垃圾箱、捡到财物马上交给大人等积极道德行为都可以拿出来在学生间进行分享。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各小组选出一件最积极的事情来,小组成员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该事件进行重现,以使其在表演过程中体会当事人的心理状态,感受做好事所带来的快乐感和满足感。这对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状态将大有裨益。(2)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做到以身作则,时刻做到以自身道德品质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中职学生正处于模仿学习阶段,好老师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其道德品质获得升华。

四、安排积极的德育教学实践

德育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德育理论,还需要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精神品质得到真正改善。这一点可以通过安排积极的德育教学实践来达到,介绍如下:(1)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通过帮助别人来达到提升自身道德素质的目的。某中职学校就在假期,由德育教师组织学生帮助环卫工人开展道路清洁工作,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其更加勤劳,还将使其认识到美化环境的重要性,并加深对家乡的热爱。(2)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全年级乃至全校学生,对有困难的同学施以援手,帮助其渡过难关。学生生病时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共同探望、学生遭遇经济困难时组织学生捐款等,都将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助人为乐的积极思想品质,学生间的友谊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深厚。

综上所述,本文以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应用重要性为出发点,集中研究了其具体应用措施,认为可以通过形成积极的德育教学观念、制定积极的德育教学目标、建立积极的德育教育环境、安排积极的德育教学实践等措施,来促使积极心理学的作用能在中职学校德育中得到真正发挥。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更多中职学校德育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使其学生都能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文芝.浅析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6(21):125-126.

[2]刘秀兰.探究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6(4):59.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心理学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没有用”的心理学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