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婷
[摘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实践能力弱、企业与毕业生就业沟通困难等问题,推行和开展现代学徒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机制,探索更多的途径与方法迫在眉睫。面对推行中遇到的困难,认清问题所在,借鉴成功典范,制定政策确立培养方案,真正将建立起学校和企业纵深合作、教师和师傅联合传授、学生和学徒角色融合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困难;对策;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003-01
針对现代学徒制来讲,其在讲解知识技能时不但延续了以往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还结合当代职业教育特点,把学习与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实行校企合作制度,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锻炼职业技巧、积累工作阅历以及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方面提供大量平台和契机,进而为社会和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复合型人才。
企业用工也存在困惑,职业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理论强,技工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实操强,但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
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现状
身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现代学徒制深受广大职业院校师生认可和青睐,现已在我国相关地区组织试点工作,以上海、广州、深圳为首。
然而西部地区存在企业数量少,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师傅缺口大等问题,在现代学徒制推行过程中都需要一一面对并寻找更好的解决路径。有些学校在落实现代学徒制时已获取不小成绩。首先,凭借这一人才塑造形式,大量技术型人才在校企两方共同努力下成功进入企业单位,就业率大大提升。其次,产教结合、校企协作是现代学徒制的鲜明特点,学生通过接受院校组织的企业培训和在校教育活动,不但拥有专业知识,并且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出徒以后能直接胜任企业岗位工作,并通过自己努力拼搏,能迅速成为技术精英,推进学生成长进程。
二、西部地区落实现代学徒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学徒制的落实一定要联合企业共同开展,一定要建设和此学徒制相匹配的实际职位,然而纵观我国校企协作现状来看,企业的合作主动性始终较低,特别是在操作水平高、生产技术前端的现代企业中,整体来说在我国广泛开展学徒制还面临着居多困难。
(一)思想意识薄弱
一些职业学校并未将现代学徒制度作为提升人才质量和素养的主要渠道,而是将校企协作视为一种缓解就业压力,处理教育资源匮乏的措施,缺少正确的协作认知,没有及时考虑到学生的长期发展。
(二)企业参与主动性较低,学徒制职位空缺
现代学徒制一定要和企业加强联系,增加满足学徒制发展要求的具体职位,然而从我国校企协作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参加的主动性有待提升,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尤其在生产技术先进、操作技能要求高的企业,学生的技能水平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也无法为企业创造较多的经济效益,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位中如果出现操作失误,还会为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亏损。
(三)薪资方面
鉴于我国对现代学徒制的关注度较低,同时缺少方针政策的支持。因此,现阶段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其所得到的薪资往往都是企业负责的,企业需要拥有良好的经济实力才能接纳这些学生,加大成本投入使这些学生所创造出来的企业效益和企业投入相匹配。
当下,学徒制在实际运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相关人员必须要对此加以重视,积极研究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三、满足西地区域落实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对策
职业学校通过学徒制培养人才时,就方针政策、实践与理论方面而言,现已取得大量经验。所以,一定要全面处理好当下多面对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建设带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促进教育系统的完善。
(一)优化课程系统
站在师傅、学生的角度来看,以往的课程系统都无法满足学徒制的三者要求,要想实现工学交叉,优化课程系统势在必行,将企业实践操作和课堂中所讲解的理论知识融合起来,在教材内容中渗透工作任务和目标。
(二)师资保障
广大院校要优选实践水平高、专业知识丰富的优秀教师到企业一线去学习、去体会,让师傅进行技能技巧方面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出徒后返回校园肩负其学徒制相关教学工作。
(三)改革现行企业实习制度,制定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目前,工学替换的间隔较短,如西方先进国家中的学徒一周内有4天在企业中学习岗位实操锻炼,其余的两天则在课堂中学习普通文化与理论知识,我国现代学徒制也可效仿此做法,在一周之内选1~2天到安排学生到院校继续深造。
中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缺政策、缺资金、缺人才、缺认同等要素从诸多方面限制了我国学徒制在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与落实,降低人才的输送质量,减少学生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把这些问题处理好,才能为我国社会和相关企业打造出其满意、优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此缓解毕业生就业和社会进步间的冲突,将现代学徒制落实到位,促进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