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的学习方式,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只有在语文课中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合作,有了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他们一定会学得更好。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呢?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初探
一、搭配好合作成员,各司其职
为了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减少时间上的浪费,教师必须为学生搭配好合作伙伴,相对固定好小组成员,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4-6人为宜、层次分配上具合理性、可操作性。协调好小组内谁是小组长,谁负责记录、汇报等,使小组内成员能各司其职,达到组内同学间的优势互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内同学担任的角色不能固定不变,分工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变换,使每个同学都担当不同的角色,这样就克服了合作中的枯燥、单调,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一般我会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优势互补
在尊重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别等,将男生和女生搭配、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搭配、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搭配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不枯燥、不冷场。合作小组应力求小组间力量均衡,无明显差异,这样更能体现小组间竞争的公平、公正性,以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特别关注“潜能生”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优等生往往处于主宰地位,后进生则处于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往往成为小组内最活跃分子,而一些后进生因为基础薄弱,缺乏参与性、主动性,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无形中受到了压抑,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正确处理异质学生之间的关系,把关注更多地投向“潜能生”。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合作氛围
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同时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地积极参与活动。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如果没有充裕的学习时间,那么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交流的时间,在合作学学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合作的前提是独立,当一个问题的提出,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合作就没有基础。
三、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要让学生自信地进行合作,那么教师就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合作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平等的、自主能动的,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 ,这就提示着我们,教师的表现也理所当然地接受学生的評价。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创设一些机会,让学生们来对我作出评价。记得在上《荷叶圆圆》一课时,我参与了一个小组的活动,和他们一起扮演小青蛙站在荷叶上放声歌唱的情景,当完成任务后,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为我鼓起掌来。这时,我真正体会到了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于是,我并没有只是简单地说一句“谢谢”,而是故作惊讶地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鼓掌呀?”这下,学生们热闹起来,有的说我声音很好听,有的说我表情很丰富,有的说我表演很到位……评得头头是道,多么像一个个知识丰富小老师。这时,我又追问了一句:“那老师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有!”一个小男孩把手举得老高,满脸委屈地说:“你为什么只参加他们小组的活动,不参加我们小组的活动?”我忍不住笑了,对他说:“下节课我一定第一个就同你合作。”孩于们笑了。这时的课堂,真像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四、适时引导,善于发现。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局外人,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
1.及时引导
当发现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或交流不深入时,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启发,以确保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障碍,出现合作学习中的“冷场现象”,这时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其问题所在,并引导学生反思问题所在,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让他们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
2.耐心倾听
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时,教师要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交流发言,并及时给予反馈与建议,同时在倾听中,还要努力去寻找学生思维的火花,对一些富有创意的想法,要给予肯定,并及时给予表扬
五、明智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有很多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课文,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过去枯燥、沉闷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但不是所有的课都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课文进行选择。
1.贴进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选则一篇课文要看它学生已学知识联系是否紧密,与学生近期知识是否有联系,与学生近期活动(校内、校外)有多大关系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不陌生。才能顺利完成小组合作的任务,比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找春天》这篇课文,就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课文内容是学生可以在校外、校内都可以实践的活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这篇课文时,有了更多的话题可以共同探讨。
2、多数学生都有意见想发表的内容
当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时,学生们都体现了自己的主体性举手如林,可教师却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这时教师一定要抓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说说,满足学生的倾诉欲望。
3、具有一定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内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但有些学习内容难度比较大,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困难,这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从而碰撞出集体的火花,找到答案。
总之,只有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合理、科学的搭配组内成员,合作才具有时效性,只有明智的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才不空洞。良好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还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也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让合作学习不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 才能让学生从中受益,让教学从中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李佩璇:《合作学习》;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