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燕
【摘 要】本文论述中职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意义和总体思路,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从校内教学 、对外培训、校校合作等三个方面探索“体验式”教学的开展,并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师变化、学生变化、班级变化等五个方面分析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 心理健康课程 体验式教学 对外培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B-0091-03
开设心理健康游戏活动课是我国心理辅导课程的又一主要模式,它以活动为基础进行,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强调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分享,实现心理转变和改善。本文探究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心理学依据是皮亚杰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弗洛姆的学习期望理论。皮亚杰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弗洛姆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在备选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认识能力有限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它的依据就是人的主体性。
一、“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最早构建者大卫·库伯认为:“学习是体验的转换并创造知识的过程。”“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引申为“亲身经历”之意。“体验式”教学(Experiential Teaching)就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形成一定的意识情境,使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达到自我体验,令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提供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重视情感体验和人文教育。这种参与程度高、内心体验深刻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还可以让学生经历参与、体验、感悟、分享、发展、升华六个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增强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
二、“体验式”教学的总体思路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良好的人格特质的关键时期,精神上也处于渴望长大自主独立又摆脱不了对成年人依赖的心理断奶期,思想波动大,自我意识高涨,可塑性很强。
在这个特殊时期,若能及时地给予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的教育引导和有力的心理支持,可更好地帮助他们适时化解并顺利地度过人格发展中自我同一感的心理危机。如果仅是进行说教式的教育和教授知识,不平等的心理灌输方式会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和抵触行为。因此,广西物资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探索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可见,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是中职生塑造和谐心态的“心灵鸡汤”。
“体验式”教学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这是传统教学所欠缺的。为此,学校心理健康德育学科的“体验式”教学注重发挥“体验”的行为导向作用,启发意识,让学生在参与各种精心设计的情境、案例、游戏等活动中去理解体会和思考感悟,掌握理论知识并构成完整行为意识形态从而渗透到课本之外的教育。例如,我们可以将心理的自我保健融会贯通,使用团体心理辅导、角色扮演、心理剧,或类似心理咨询的游戏把各个知识点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关注心灵,培养乐观心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后上升到追求幸福生活的思考高度,做到将德育教学与学生的情感、经验有机结合。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学是比较适合使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
三、广西物资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践
广西物资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主要从校内教学 、对外培训、校校合作三个方面开展“体验式”教学。
(一)校内教学方面
广西物资学校使用的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心理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邹泓、黄才华主编)。为了让广西物资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更贴近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对目前教材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整合,避免与广西物资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鉴于此,对心理健康学科进行“体验式”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要针对性地调整或补充原有教材的知识内容,以凸显“体验式”的教学特点。
1.掌握学生心理现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心理普查来综合分析了解广西物资学校学生的基本心理情况,更加准确地把握中职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用于指导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如采用某些案例、情境表演或活动的教学引入,让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切实做到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构建心理健康体验式有效教学模式。体验式有效教学模式,强调参与、体验、感悟、分享、内化、践行一体化教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中,要求按照这一思路来组织教学,按照心理学的规律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体验式有效教学模式。
同时,我们所实行的“体验式”教学也合理引入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巴特勒的基本教学程序是: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根据巴特勒的教学七步骤及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广西物资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体验式有效教育模式。
例如,心理健康课程的第一节是告知并让学生体验心理健康是门幸福的学科,认识到身心健康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幸福快乐。每节课侧重学生的参与和分享,设置图文并茂、游戏互动、故事案例、角色扮演等情境渲染气氛来激发动机,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活动时間,如在课程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精心设计“价值大拍卖”“寻宝记”“感恩行动”等学生喜闻乐好的主题活动,打破教学任务的限制,鼓励学生行动起来,把生活和课堂构建起来以内化认知去更好地践行。
3.开发心理健康教学资源。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内容包含:课程标准(1 套)、课程考核方案(1 份)、全套教案(16 个)、课件(16 个)、全套视频(15 个)、学习指导书(1 本)、学习手册(1 本)、心理健康教学案例(10 篇)、教学活动设计(16 个)。这一完整的教学系列,可以更好地指导师生的教与学,有依据地进行合理的检测评价,巩固练习以及课外的拓展与迁移。
4.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在辅助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开展与课程内容结合的大量实践教学系列活动,将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学和学校学生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机结合。开展针对性强、主体性明确的符合学生普遍性心理状态的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修正各种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其中包括中职生珍爱生命、心理卫生、婚恋观及性心理教育课程结合系列活动、新生适应性心理辅导、学生就业心理指导讲座和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等。
5.指导班主任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心理健康教学渗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指导班主任在班上开展德育系列主题、班级拓展等活动;同时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关内容培训,使得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育中更好地注重和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扩展心理健康教学的开发空间。
(二)对外培训
广西物资学校开展和承担多项对外的师资培训任务。培训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指导中心开展的德育师资培训活动,在全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师资培训;并在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师资自治区级培训大会上做专题发言,介绍德育课教学改革经验等。将“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向对外培训中的职业素质课程渗透。
同时,在校内、校外的实习中进行“体验式”的德育拓展。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员的思考能力。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如构建的心理健康体验式教学模式,推广和迁移到了其他专业课的教学,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例如,广西物资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教学工厂”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基于“教学车间”的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以“双平台,一体化”模式、电子商务以“校中企,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或延伸。
(三)校校合作
广西物资学校与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合作,成为其“教育科研实习基地”,广西师范学院的心理学系学生接受广西物资学校心理老师一定的培训后到指定的班级开展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心理测试和开展班主任德育主题活动,更宽范围地开展学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并将学生心理状态和某些特殊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学校正确及时地进行干预并解决问题。广西物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合力支持的同时,辅导员也得到了实际意义的锻炼和提升。
四、实施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前后对比
(一)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体验式”教学前,教师根据经验和主观想法来盲目选择教学内容,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刻板随意性大,同时没有深入调查学生的心理状态,导致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切合实际,教学目标未能达到,教学效果不明显。实施“体验式”教学后,教师首先实地考察,正确地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状态和心理动向,清晰、客观、全面、具体,找到学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心理动机,进而帮助教师更科学合理地、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状态和需求的教学内容,验证心理健康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切实有效。
(二)教学设计
在实施“体验式”教学前,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基本是传统教学模式如照本宣科、“填充式”和“说教式”几种设计和模式,师生角色不灵活,课程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课堂缺乏体验,学生主体性不突出,教学效果存在严重不足。实施“体验式”教学后,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进行全面的刷新,注意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调研掌握的学生心理状态来精心设计每一节心理健康教学,强调参与、体验、感悟、分享、内化、践行一体化教学。灵活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教师变化
教师通过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提高知识素养、教研能力和专业技能,通过心理调研、资源准备、教材编写、课程教学、检测评价、总结论文,参加相应培训等增长了知识,开阔思维建构新的认知,拓宽了专业领域的范畴,提高综合素质,教学效果显著,心理健康课程的老师得到学生的喜欢,使他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明显上升,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
(四)学生变化
实施“体验式”教学前,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不是很重要,并且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忌讳回避。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体验式”教学后,学生很喜欢这门轻松愉快的体验课,认识到心理课的重要性,他们学会关注心灵、悦纳自我。据调查,心理健康课是学生最期待的课程。
(五)班级变化
心理健康实验班在班级管理成效中效果显著。该班级由心理老师做班主任,以班级心理辅导作为整个班级的建设和管理的核心精神,以“体验式”模式进行各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验班级中实施后的显著效果如下:
1.班级管理。在學校文明班级评比中,每个月都被评为文明班级,在校两年,连续两年获得学校颁发的“先进班级”光荣称号。
2.科任老师。科任老师普遍都赞扬这个班级的学生有礼貌,活泼,和谐。
3.学生家长。家长反映,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会主动和家人沟通,有了上进心。家长很满意学校的教育,包括学生去实习之后,家长还很满意学校的管理和安排,也给予学校的管理很高的评价。
4.用人单位。一年的顶岗实习,通过纵向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都表示这些孩子很有礼貌,能吃苦耐劳,谦虚好学。实习期间很多学生已经得到提薪和提职。
5.班主任。学生很自觉,在校期2年间,各方面都表现很好并获得很多荣誉。成为全校第一个就业工作最早完成,全班就业最顺利并最稳定的班级。
三年的教育和管理跟踪下来,这个班级方方面面都很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伴随他们一起成长,让学生互相促进,全面发展,完善人格。
总之,“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切实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在课程改革的后续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心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与迁移,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效应,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
(责编 江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