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唯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作为一项人力资本投资在提高个人专业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完成本科生教育后选择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但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高校学子背负的就业和升学压力与日俱增。在毕业之际,很多本科生陷入“就业”和“考研”的選择困境之中。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现状及成本一收益的分析研究,为本科毕业生的选择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本;硕士研究生;教育成本;收益
一、文献综述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经济的快速增长,教育的经济价值越来越突出。以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并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1.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舒尔茨把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他认为这两者都是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推动力,与物质资本的投资相比,人力资本的投资显得更加重要。
2.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尤其是其中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一种回报率很高的投资。
3.人力资本投资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而是要消耗一定量的金钱和其他稀有资源。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
相比义务教育来说,高等教育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成分,属于混合公共商品,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比本科生教育高一级的高等教育,其私人商品的特性更加明显。是否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接受何种硕士研究生教育都直接会关系到个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作为理性人而言,其会对投资研究生教育所需的成本与可获得的收益之间进行考量。
二、研究生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在完成本科教育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相比于更高层次的博士及以上学历水平,作为高等教育中层次较高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成本与风险相对较小,逐渐成为人们需求的热点。
“考研热”在我国仍处于“高烧不退”的状态,研究生教育需求量仍然很大,很多人都愿意在研究生教育上进行个人投资。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统计的数据,1996年至2016年硕士研究生的报名趋势几乎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报名人数增长率在2002年达到了35%,此后一直维持稳步上升。
三、受教育程度与就业、收入的关系及现状
(一)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的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各国先后在本国内普及初等教育,教育作为一国进步与发展的源泉,已经成为各国与个人的必需品。
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毕业生实行“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的关系是确定的。但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如今,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决定职业好坏的唯一因素,受教育程度与就业之间的不确定性也逐渐凸显…来。
(二)受教育程度与收入的关系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与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收入逐渐增加。美国曾做过一项有关教育程度与收入的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年薪为20442美元,高中生年薪为27038美元,大学毕业生为44523美元,硕士为55384美元,博士为72099美元,专业人员为98197美元。可见,教育是影响人们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
(三)我国接受不同教育程度人群的就业、收入现状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实现和教育的普及,受教育程度对个人的就业、收入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如今,我国毕业生受教育程度与就业、收入的关系呈现出如下特点:
1.受教育程度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地表现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率越高。不同程度的教育对提高学生就业率的作用不同。
2.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工资收入水平。一般从总体水平上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工资收入越高。
虽然不同地区的薪资水平不同,但在同一地区,我国硕士毕业生首年正式工作平均薪资要高于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2015年我国北上广的硕士毕业生首年正式工作平均薪资已达到6503元/月,相比之下,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只有4821元/月。
四、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成本分析
(一)直接成本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考研直接成本:在考取硕士研究生之前,一般会花时间复习备考,这一阶段的成本包括购买各科参考书、参加相关辅导班、信息咨询费和交通费等。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在这一阶段的花费大概在2000元左右。并且由于竞争激烈,不少人很难一次性成功,据调查,考研次数在2—4次的比例为33.7%,而考研次数越多,考研的直接成本就越大。
2.读研直接成本:包括学费,文具费,住宿交通费,科研费等。2014年起,新入学的研究生开始全部缴纳学费,因此在衡量教育成本时学费应重点考虑。
(二)间接成本
教育间接成本是指学生已经达到合法劳动年龄,而选择继续接受教育所放弃的收入,以及因学费和其他直接教育投资所放弃的资本投资收入,也称为机会成本。读研的机会成本包括考研和读研期间所放弃的收入。机会成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随着人们接受教育等级的不断提高而增加:二是机会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三)心理成本
心理成本是指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中,投入到一项任务或目标中所需的情绪和个性。考研跟读研都面临着家庭、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巨大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对人的一生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目前的研究生排解心理压力一般是唱歌、外出旅游、聚餐等,这些缓解心理压力的活动都是需要成本的,这些成本就是心理压力成本的一部分,但是这些心理压力成本在娱乐交往费中予以体现,还有一些心理压力成本不易量化。比如学习压力,一般而言,学习能力强的人心理压力成本要相对学习能力弱的人低一点。
五、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收益分析
关于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有学者认为包括教育的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教育的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教育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教育的即时收益和延期收益、教育过程中的收益和教育最终产品的收益等。
本文將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投资收益分为市场性收益和非市场性收益来进行分析。
(一)市场性收益
是指受教育者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的终生收入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其他一些由于高等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既包括收入量的增加,也包括支出的减少,即个人未来较合理的支出。主要包括:
1.教育投资的工资收益
教育投资的工资收益是受教育者因增加教育年限而比以低一层次的教育学历身份参加工作所获得的终生受益增加的那部分收入,是教育个人收益中最易量化的一种收益形式。
2.受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可以量化的货币收益
受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益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不被视为教育的收益。但是有些收益确实是因为接受了教育而产生的,在计量教育收益时应尽可能考虑在内,至少要承认这一收益的存在。本文认为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因教育而产生的货币收益有以下几种:
第一,在校期间因正在接受的教育而获得的兼职所产生的收益。
第二,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国家对硕士生的相关补贴。鉴于奖学金和助学金都是学生在就读期间因受教育而获得的无偿性货币收入,那么这部分收益也应该计入受教育者个人的收益。
(二)非市场性收益
是指受教育者因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得的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很难用货币来衡量。主要包括:社会地位的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结构优化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个人未来较大的职业选择机会等。
六、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成本——收益分析
在做成本与效益研究分析时就必须把成本与效益结合起来看,最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成本一收益净现值法
y为受高一级教育水平的人的年收入,x为不再接受教育的人的年收入,r为年利息率,T为工作年限,C为接受该级教育的直接成本,J为接受该级教育的机会成本。
如果NPV>O,则研究生教育投资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如果_NPV=O,则该投资没有十分必要
如果NPV (二)教育内部收益率法 当NPV=O时,即 其中r为待求的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的内部收益率,r值越大,该项教育投资越划算。 虽然上述模型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但大部分准备投资研究生教育的个人在决定是否考研时却没有使用这些常见模型,哪怕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不会坐下来仔仔细细的核算。其实大多数人会隐含的进行模型所反映出来的那种计算,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获得硕士学位对自己职业道路的影响,估计硕士学位给他们带来的机会到底有多少,同时还要把预期的收益与成本相比较。他们这种思想过程其实就是在为自己是否继续硕士研究生学习找到合理依据,是完全可以用模型来表达的。 参考文献: [1]周群英.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成本收益分析[D].武汉大学,2004 [2]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曾湘泉.劳动经济学(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59-161 [4]龙舟.中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5]李雪.我国研究生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6]向洪,李向前:教育资本.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王华栋,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个人经济收益率研究——以昆明市为例.[D]云南大学,2015 [8]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9] Jun Kobayashi, Mei Kagawa,Yoshimichi Sato,《How to Get a Lnnger Job? Roles of Human and Soeial Capital in the J apanese Labor Mar- k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apanese Soeiology ,2015, Vol.24(1) [10] JULA OCTAVIAN, DUMTTREAN CRINUTA NICOLETA,《lNvEST- MENT IN HUMAN CAPITAL-AN lNVESTMENT IN FUTURE》,An- nals of the Uiniversitv of Oradea:Eeonomie Seienee,2010,1(2):270 [11]李红霞.对当前“考研热”的调查与经济学分析[J].青年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