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磊
摘 要:本文以现有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为基础,对人力资本这一特殊会计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计量模型。
关键词: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模型
一、人力资本的相关属性
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这种积累既可以给劳动者带来收益,也可为企业带来利益。一般会计准则规定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除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外,还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对于第一个条件,人力资本完全符合这一要求,因为劳动者受聘于企业,并对企业的实物资产进行处理,使得企业获得经济利益;对于第二个条件,可靠地计量指技术上的正确性;立场上的中立性;结果上的真实性。由于人力资本比较特殊,其价值计量难以做到正确和真实,因此人力资本并完全不符合第二个条件。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当人力资本为某个会计主体拥有并能进行可靠计量时,人力资本就成为人力资产,此时人力资产是人力资本在该会计主体财产上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本应该在会计报表中予以体现。
虽然一部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属于天生,但大部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还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所以人力资本除其具有使用价值外,还应该具有稀缺性价值。如把人力资本放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其使用价值和稀缺性价值应表现在两个方面:内在表现是企业员工运用其自身的能力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即自身价值;外在表现则是在未来时期为企业创造的可能的价值,即价值的增值。人力资本价值的双重表现,使得其与传统的物质资本价值的计量有着明显不同。
二、人力资本会计价值计量模型的初步创新
传统人力资本会计价值计量主要分为以工资报酬为基础和以收益为基础的两类模型。以工资报酬为基础的模型包括: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及未来工资报酬资本化法等,这类方法是以企业员工的工资为基础,该类方法可以对不同的企业进行比较,但前提是劳动者所处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价值规律起主导作用,否则将不能体现真实的价值。综合这两类模型,基于一般会计假设,笔者假定人力资本价值会计计量的二个前提:①劳动者能用工资的不同来体现其自身价值和价值的增值;②企业能按其自身的需求自由选择劳动者,且劳动者都能找到可以使得价值最大化的岗位。基于第一个前提,对人力资本自我价值的计量可采取用工资为基础的模型;基于第二个前提对人力资本价值增值的部分可采用企业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因为劳动者人力资本价值增值的部分应集中表现在企业经济的增加值上。
式中:V代表个体人力资本价值;V1表示个体人力资本自身价值;V2表示个体人力资本剩余价值(即价值增值部分);Yt表示第t年的薪金报酬;r表示折现率;t表示人力资本价值的计算年限,t从1、2、……n(建议用5年)表示第t年企业资产收益率;REt为第t年该行业的平均资产收益率;EVAt表示企业第t年的人力资本贡献值(企业收益×人力资本贡献率);表示m岗位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表示m岗位的职工人数。
该模型按前述分析把人力资本价值分成自我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自我价值通过工资来计量,并结合本企业在本行业的盈利水平差异;剩余价值通过按不同岗位分配企业收益的方法来实现,具体指出企业效益中人力资本贡献的那部分,因此该模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前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一些不足。但该模型还有一些问题,例如:用企业员工工资来代表其人力资本自我价值有可能会被低估,因为人力资本的报酬不仅包括工资,还包括红利、股票期权等;贴现率比较敏感,贴现率较小的变化会导致结果会有较大的差异;企业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并不深入等。不过,相对来说,该模型考虑的还是比较客观、全面,使企业能够更可靠地对人力资本进行计量。
目前,人力资本在会计上还不能准确进行计量,我们只能根据努力创建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并相对可靠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制约人力资本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各种因素将会不断得到解决,人力资本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和实践必将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祥革. 对人力资本会计计量问题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5,(4). P13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