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形势下的“走班制”

2018-06-07 18:35张万荣伍华
教育界·上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走班制解决方法

张万荣 伍华

【摘要】“走班制”在高中的确立几乎是必然的,当代是一个不进则退的大时代,科技与经济在高速前进的道路上,教育形式不可能一成不变。而“走班制”作为欧美国家的普遍教育制度,必有其存在之道理。文章对“走班制”的含义作一个说明,进行优缺点分析,并探讨了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走班制;问题;解决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最近发展区理论视角下普通高中差异化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DHA140326)研究成果之一。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一直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事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走班制”的实施无疑说明我国的高中教育事业又要进行一番摸索。然而就“走班制”为学生带来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解决了学生之间由于学习进度不同而导致的部分学生“听不懂”、部分学生“不想听”的尴尬问题来看,这仍然是一次非常值得我们去摸索实践的改革。

二、分析

(一)含义

“走班制”,顾名思义,是指学生游走于不同的教室的现象。它打破了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由學生根据自身对科目的兴趣、自身能力以及未来学习方向的把握,自主选择要上哪门课以及上哪位教师的哪门课。“走班制”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学生不再如同往常一般被动地坐在教室等待教师来上课,相反,学生可以异常灵活地选择制定自己的课程表。摆脱了坐在课堂等候教师的被动心理,学生可以考虑自身的能力、兴趣等,主动选择课堂及教师,自己定制一套专属于自己的课程表。由于课程表是自己制定的,学生是主动方,大大提高了其学习兴趣,与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心理截然不同。

(二)优点

“走班制”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心理上的转变只是第一步,有一点更需要注意,高中时期的学生已经踏入弱冠之年,在这个时期,适当地培养学生一些优秀品质以及做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代社会日益进步,学生若再如从前般“读死书”,显然是跟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的,学生也需要与时俱进,学习更多的东西。而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便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也许学生会因为突然的改变而感到不知所措,因为迫在眉睫的课程选择而感到惊慌和迷茫,但当他们慢慢冷静下来,思考起自身的长处短处并开始为今后的学习生涯做打算时,便是对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个人能力的一次很好的考验。心理素质的提高代表着抗压能力的提高,平时或许无法体现,但是当高考来临时,这种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除去可以适当培养学生具体能力这一点,“走班制”让学生不再固定在一个班级,学生自主选择课堂及教师,这代表着学生交际范围的扩大,不像之前仅与学校分配的行政班的同学熟识,现在认识到更多兴趣相当的朋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在一起,间接地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在传统的行政班模式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必然是存在差距的,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上不得不为某些学生而放慢或加快进度,导致学生产生“不想听”或“听不懂”的心理。“走班制”的实施化解了这一尴尬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尖子班”与“普通班”的弊端,使学生能从不同的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课堂及教师,周围都是与自己程度相当的同学,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压力,使学校的教学资源达到合理分配的效果。而为了留住学生,教师也需要对自身的教学风格等进行一番分析并争取进步,促使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思考,提高教学能力。

三、问题

(一)弊端

“走班制”与传统教育模式最大的不同便是前者的学生班级是流动的,而后者的学生班级是固定的。“走班制”的实施表明学生没有了学校分配的行政班,也没有了以往的班主任。失去了班主任的鞭策与监督,一些自制力不太强的学生很有可能出现学习松散的现象,甚至会出现逃课等情况。因而“走班制”从对学生的管理角度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除此之外,更显而易见的弊端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如以往般自然。“走班制”注定需要学生去选择教师,适应教师,在觉得教学进度不合适时或因其他情况更换教师,发展到后面甚至有可能出现学生频繁更换教师这一现象,不再如以往般一位教师带学生三年,也不再如以往师生间感情深厚。这种模式下,师生间的感情深浅便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主动交流性。一位优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在没有了以往因三年时间而自然产生的师生羁绊后,学生会不会消极对待与教师之间的交往?这是需要教师、家长进行思考和引导的。另外,学生是否会因为一些原因而选择了不适合自身的课程?例如受到家长的干预,想与好朋友一起上课等具体原因。这也是“走班制”有可能存在的弊端,有违实施“走班制”的初衷。

(二)建议

对学生的管理可以通过分配指导老师以及建立班级负责人来解决。指导老师所管理的学生不应过多,以确保有精力顾全所有的学生。指导老师不单单可以对学生所选择的课程进行分析和引导,也可以疏导学生对生活学习产生的负能量等。而班级负责人则需要对学生进行签到记录,以掌握学生的上课时间,对逃课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惩罚,打击并争取消灭逃课行为。而对于学生可能对课程选择感到迷茫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做好普及“走班制”的准备,全面地为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做一个“走班制”的说明,消除学生对“走班制”的不了解以及对自主选课的无措。教师与家长在全面了解“走班制”后,可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但不可过多地干预他们的选择,只需要在学生迷茫害怕时给予他们支持。学生在明白“走班制”后也应正视自身,不可有过分依赖他人的心理,应冷静地分析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自主选择未来的学习目标和制定相应的计划。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走班制”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是在考验学校的课程体系完善与否,教师资源雄厚与否,学校经费充足与否,因此并非每所学校都适合实施“走班制”,在没有探索出一个完善的“走班制”制度之前,实施“走班制”仍需慎之又慎。

四、结束语

历史告诉我们,一成不变是不可取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事业,对教育的重视无论何时都不为过。在全球文化大交流的当代,“走班制”的到来或许代表着新高考模式的诞生。在对高考如此重视的中国,高中实施“走班制”的风险可想而知,然而风险与收获并存。“走班制”实施的意义或许不仅仅在于改变高考模式,为中国教育带来新鲜的血液,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也可能有着很可观的效果。然而是否实施,如何具体实施,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仍待进一步的研究及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斌斌.新高考下的走班制教学的利弊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7-8.

猜你喜欢
新高考模式走班制解决方法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中学生对历史科目的态度调查
新高考模式下英语分层走班教学
试论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立足教学之本 应对高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