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亮
【摘 要】目的:探究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治疗时,应用无创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展开本次研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无创呼吸机)和观察组(无创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改善更加显著;观察组无创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15.0%和死亡率2.5%均低于对照组的27.5%和12.5%,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效果良好。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无创呼吸机;乌司他丁;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病发较急且危重程度高,病发后若未得到及时的干预和处理,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对其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所以临床应及时对该类患者实施治疗;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无创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用于该病的效果,现将详情作出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实施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展开本次研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组用药。对照组40例患者的年龄为20-66岁,平均年龄(43.21±2.03)岁,男23例、女17例;观察组40例患者的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43.85±2.12)岁,男22例、女1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均相近(P>0.05),故组间可实施对比。
1.2 方法
入选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休克、营养支持等,然后按照组别对两组患者分别予以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我院的无创呼吸机牌子是“飞利浦伟康无创呼吸机BIPAP A30”。无创呼吸机治疗时使用S/T模式,潮气量设置为6-10ml/kg,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18次,吸入氧浓度为40%-60%”,治疗过程中可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复查血气分析及相关指标对其参数进行相应调整,连续对患者进行1周的治疗。并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选择乌司他丁对患者应用,用500ml的葡萄糖注射液和20万U的乌司他丁混合,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用药2次,连续用药1周[1]。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同于观察组,连续治疗1周的观察患者情况。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1)整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气指标,并实施比较,包括其PaCO2、PaO2、PH等;(2)观察两组患者无创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死亡例数,并按照组别统计其比例后实施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统计并用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若检验所得的P值<0.05,则代表所对比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两组详情见下表1。
2.2 两组相关肺炎发生率、死亡率比较
3 讨论
临床认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属于一组疾病症候,感染、严重创伤等均可能作为病发的危险因素;病情发生后患者机体在不同因素作用下会出现炎症表现,同时伴随连续性肺部弥漫性损害,进而导致肺泡内毛细血管受到損伤,形成肺水肿和间质纤维化等现象,进而使得患者肺功能严重下降,表现为呼吸循环系统的一系列病理性改变,且该病往往进展较快,对于生命安全威胁较大,所以需要及时治疗。
基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临床认为应该首先对患者正常呼吸予以维持和纠正,减少各个器官脏器的供氧供血不足现象;因此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使得患者部分缺氧症状得到逆转,对于肺功能和体内各项血气指标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利于患者生命体征的维持[2]。乌司他丁属于一种糖蛋白,是从人尿中提取精制的,隶属于广谱尿蛋白酶抑制剂的一种,因此其对于人体的多种炎性介质均可起到相应的作用,即可产生炎性反应的抑制效果;加之其对于溶酶体膜具有稳定作用,因此用药同时可抑制人体内多种蛋白酶,进而使其氧自由基得到相应的清除,这对于机体异常反应的抑制和组织细胞损伤的减轻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持续用药则能够使得患者的机体微循环或组织灌注情况得到改善,若患者存在肺内部的炎性反应也可同时得到缓解,进而使得肺部缺血性灌注损伤情况得以减轻,此时肺部的水肿、充血等情况均可随之改善,对患者实施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的观察,则明显可见其改善现象,这对于患者器官组织的损伤具有重要防御作用[3];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将乌司他丁和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可对患者机体呼吸系统和代谢系统的循环维持起到作用,利于患者情况得到控制,进而辅助以基础治疗的方法帮助患者及时恢复。故而本次研究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改善更加显著;观察组无创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15.0%和死亡率2.5%均低于对照组的27.5%和12.5%,且均差异显著(P<0.05),充分说明观察组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势。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作为推广应用方案。
参考文献
吴永强, 赵景成, 杨坤,等. 无创呼吸机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免疫及肝肾功能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6, 38(9):1327-1329.
罗海权. 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23):3-4.
王智慧. 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动脉血气及乳酸清除率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 45(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