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张桓鸣
摘要:《唐诗三百首》以《唐诗别裁集》初刻本作为蓝本编选制成的,在编选体例以及选师宗旨均相接近,在篇目选择方面一致的概率也较高。《唐诗三百首》在选诗方面不仅重视“诗教”,更注重的是诗歌本身是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编者孙洙,本文对《唐诗三百首》的经典观进行论述。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经典观;诗必盛唐;诗教;四唐分朝
引言:
历代的唐诗选本已有几百多种,其中由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的流传深度及广度,都远远超越了其他的历代选本,并毫不夸张的说位于当今的中国古今诗词选本之首,研究其成功的原因,探寻其内在的魅力与经典观,是值得人们深思及探索的。
一、《唐诗三百首》形成经典的外在原因
一本读物可以成为经典需要时间,在经过若干时代的转变和淘洗后存留于世,对于只能获得一两代人认可的读物是无法成为经典的。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为何《诗经》、《春秋》这些书籍在经过漫长时间的阅读和发展后才被认同为是中国的经典之作。
同样,《唐诗三百首》成书于1763年,在两百多年的差距下,已经有多种版本在民间广泛流传,所选诗歌从古风至近体,十分完备;所选诗歌朗朗上口,简单易懂。这本读物也可以说是一本启蒙读物,集流行与经典与一身,随着版本的日益增加,读者的适用年龄决定了其的阅读人群较广,在对这本书的期待以及阅读视野上也一直有所拓宽,最终流传下来,成为经典。
其次即为乾隆科举制度的改革。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当时的取士标准即为作诗。至宋朝,依旧注重诗赋,在经过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之后,科举考试是以如家经义为主要,明代开始盛兴八股文,再与诗歌无缘。清朝初期,为招入汉族的才士,乾隆改革科举,使得诗歌的重新兴盛。此时,为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唐诗选本开始大量出现,其中较好的有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选入2000多首唐诗,但分量较多。在此方面可以发现,科举制度的改革推动了《唐诗三百首》的出现于流行。
二、内在原因——“经典性”
(一)内涵具有丰富性
在作者的涵盖方面,本书共收录有77家,其中排名前三的为杜甫(36首)、李白(26首)、王维(29首),其他还有李商隐、孟浩然等著名诗人,此外还有唐玄宗、无名氏等人的诗作,可以看到,《唐诗三百首》中的作者的身份地位不尽相同,均一视同仁。
其次,本书所选的作品风格多样,其中既有杜甫的讽刺现实、揭露朝野黑暗局势的作品;也有以一些例如《洛阳女儿行》这类催人泪下制作;也选了以王维为代表的清新怡人的作品风格;还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等应制诗;李白的浪漫诗作等。涉及面广且风格多样,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以及人民之间复杂多样的心理及情感。
第三,《唐诗三百首》在初、盛、中、晚唐四个阶段的选诗分布式不一样的。其中盛、中、晚唐所选诗歌的占比较大,這突破了“诗必盛唐”的定性思维,而初唐时期的诗歌大多篇幅较长,且思想感情基本上都是感慨怀才不遇的悲凉之情。这样的选材不同于其他的唐诗选本,多选一些叙事性相对较强的诗歌,对于初学者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一种创新。
(二)作品与现实息息相关,为现实服务
经典应当具有时代性,而《唐诗三百首》的现实性与诗教观有极大的关联,孙洙时当时乾隆时期的进士,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更多的是关心民虞,这也是他在《唐诗三百首》中的选诗标准。从选篇上来说,《唐诗三百首》选取了杜甫共36首诗篇,而杜甫本身的诗作就与国家及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其诗作一直被称为“诗史”,反映现实,典型的就有《丽人行》,反映的是杨氏兄妹生活的荒淫无道,也暗示了唐朝即将灭亡。但还有一些《三吏》这类作品并没有被入选,是由于这本选本本身具备的是温柔敦厚的诗教观,而这类杜甫的诗篇相对比较激进,不适宜选入用于初学者诗歌的学习。
在情感方面,作品情感充沛,而诗歌的本质目的就是以情动人,孙洙选取了一些关于亲情、友情的诗篇。其中笔者认为情感表达最真挚的大概就是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歌传递出来的情感十分具有感染力,且其运用的幽远曲折的表达手法也非常符合《唐诗三百首》的诗教观,对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句,孙洙评道“一息尚存,志不少懈,可以言情,可以喻道”。可以看到,《唐诗三百首》在选诗方面比较注重关于亲情、爱情、友情这类有关人伦情感关系,且在表达上比较含蓄的作品。
(三)作品的可读性强
《唐诗三百首》所具有的可读性其实有助于诗歌在情感上的渲染,帮助学习者启蒙益智并且可以陶冶情操,帮助人们培养正确的三观。初学者在学习时还可以参考孙洙在一旁的评语,而他的批注更加注重于诗歌本身的结构,例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其中的“不堪玄鬓影”被其点评为“承首句”,点评“来对白头吟”此句为“承次句”,颔联的两句则与首联“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相照应,这样的批注有利于读者对于诗歌构思及结构的学习和理解;还有一些总结性的点评例如郑畋《马嵬》,“唐人马嵬诗极多,惟此首得温柔敦厚之意,故录之。”这首咏史诗并未直接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而是通过使用一些较为含蓄的手法来让读者感受到马嵬事变带来的窒息感,这些批注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这样有利于读者对于诗歌的理解,这也就成就了《唐诗三百首》的经典。
结语:
今天的《唐诗三百首》在指导初学者进行诗歌的学习功能已经逐渐弱化,但其在诗歌艺术审美方面的独特魅力是非常符合现代的文学审美观,孙洙的这种具有独特、广泛甚至具有前瞻性的审美趣味使得这本《唐诗三百首》所推举的诗歌为后人接受和喜爱,并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唐诗选本。
参考文献:
[1]王水照.永远的《唐诗三百首》[J].中国韵文学刊,2005,(1):1-3.
[2]徐安琪.<唐诗三百首>的审美价值取向[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