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课程建构思想的校本化传承与实践路径探析

2018-06-04 08:46王克强
江苏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程建构实践路径传统文化

【摘 要】孔子的课程建构思想集中体现在课程设置原则与具体内容上,其核心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校本化地传承这一思路,就能获取建构传统文化课程的路径。

【关键词】孔子思想;课程建构;传统文化;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6-0023-03

【作者简介】王克强,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江苏苏州,215000)教师,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近阶段,中国已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需要整个教育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可能涉及的诸多难题展开深入研究,其中学校应该分担的一大难题,就是在实践层面如何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何构建传统优秀文化课程。

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文拟从孔子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初课程形态的建构入手,探析孔子如何选择传统文化,如何构建传统文化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孔子课程建构思想的校本化传承与实践路径。

一、孔子课程的建构思想

一提到孔子,许多人首先想到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却没有在意他实质上是一位传统文化教育家。《论语·子罕》中记载了颜渊的话,“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述而》也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中的“文”指的就是文献形态的“古代文化”。孔子所教的“行、忠、信”,也同样来自传统文化。孔子在《述而》中还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强调自己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该篇还记载了孔子的心迹:“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的这些自述,充分说明孔子是一位传统文化教育家,他所建构的课程来源于自己学过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教师,他教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文化。

孔子曾经对如何建构课程发表过重要观点,他的课程建构思路非常清晰,贯穿于其教学活动的始终。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里,孔子阐明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所追求的境界是“道”,设置的根据是“德”,设置的依傍是“仁”,游学的具体内容在“六艺”中。此即孔子设置课程的原则。

孔子强调“士志于道”,甚至为了强调追求真理的重要性而夸张地表示“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一观念必须通过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去体现,所以孔子就通过设置并实施传统文化课程来实现追求真理、教学生做有道之人这一目标。

孔子着重教学生如何追求道德之善和行为之美,如何做到成于内行于外。也就是说,学生的道德实践要把得之于心的“知”以及守之不失的“行”和谐统一起来,这正是孔子设置课程的根据和起点。

“依于仁”,彰显孔子的课程设置依傍于“仁”。为何要依傍于“仁”?因为“道”如何追求、“德”如何实践,关键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爱人”又是“仁”的核心,“爱人”的关键在于“忠恕”“孝悌”。学生拥有了“仁”,不仅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形成相亲相爱、互谅互让的风气,而且能成长为仁人和治国安民的贤才。

“游于艺”,要求学生游学于“六艺”中。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在这里,孔子不但界定了课程内容,而且明晰了教学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必须是学生自主参与的、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孔子对于课程内容的具体选择,指向的是丰富的知识和做事的本领。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可以说是孔子设置传统文化课程由抽象到具體的四个层次。其中,“道”是最高原则,“德”是“道”的具体表现,“仁”是“德”的核心内容,“艺”是“仁”的具体运用。

可见,孔子的课程设置原则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力求唤醒蕴藏在学生内心的德性;以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凭借,力求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课程的具体内容

1.孔子所谓的“兴于诗”,即诗教是教学工作的第一阶段。

孔子建构的传统文化课程始于读诗。那么孔子用诗来彰显何种仁道、培养怎样的仁者呢?答案就是《礼记》中的“温柔敦厚,诗教也”。仁者那种“温柔敦厚”的仁道品质,通过诗教可以养成。此外,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进行了阐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句话显示,孔子重视用诗教来培养仁者的基本素养——“兴、观、群、怨”。孔子认为,仁者首先要练成“兴、观、群、怨”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来自于学诗,因此孔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从诗教开始。

将“兴”列在首位,说明孔子想培养仁者的前提,在于必须先让学生兴起向善之心。诗之所以能兴起善心,关键并不在于诗有多么情真意切、多么韵律优美,而在于诗所记录、描绘的人间万象和众生命运。而把“观”列于“兴”后,说明孔子认为“观”对“兴”有重要意义:只有让学生了解人间万象,对众生命运产生同情,才能兴起善心。所以孔子编的《诗经》中充满对各类人生活与命运的铺陈,具有打动观者的力量。至于孔子继续通过诗来培养学生的“群”“怨”能力,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励学生把“兴”“观”引发的真诚善心用于社会交往,这样才能打造仁道群体。可见孔子建构诗课程的目标在于唤醒学生的向善之心。当然孔子知道在乱世中,以善心处世容易吃亏,产生怨气,如何消解怨气就是一个难题。对此,孔子通过诗教倡导“怨而不怒”,就如《诗经》中的朴实本分的底层苦力,终日辛劳仍难温饱,即使这样也只是一叹:“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孔子把相关实例收于诗,用来教育学生做到“怨而不怒”,坚守向善之心和仁道处世原则,实现仁者的四大基本素养。

2.孔子所谓的“立于礼”,即礼教能使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孔子认为只要大家遵守一定的“道”——社会道德规范,就能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因此孔子的礼课程是在进一步强化诗课程形成的仁道情感。他开设礼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各种场合以善言善行体现诗书养成的仁道情感。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他认为“礼”不是僵硬地遵守外在规范,而是在各种场合表现善心。因此他建构礼课程,意图不在于让学生死记硬背传统礼仪规范,而在于激励学生善言善行,巩固学诗时养成的仁道。

3.孔子所谓的“成于乐”,即以乐教来“成人”。

孔子用乐课程来结尾,更重要的原因是想看看教完诗、礼等课程后,学生是否真的成为仁者。这说明乐课程除了能陶冶仁道善心,还具有终结性评价功能。孔子建构了乐课程理念,他认为只有仁者,才能辨出“和以柔”的音乐。假如学业结束时,学生能像孔子一样痴迷《韶》这类“尽善尽美”的传统音乐,而且一听就知道只有某仁者,才会创作出这样的音乐,那此前的诗礼教育就成功了。

二、孔子课程建构思想的校本化传承与实践路径

孔子建构传统文化课程的思路非常清晰,设置课程的目标相当明确,而且重点学科和重要内容突出。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校本化地传承这一思路,就能获取建构传统文化课程的路径。

1.确定传统文化课程建构的总目标。

孔子为培养仁道君子,明确以“道”为课程建构的总目标,一切学科的开设和内容的选择都围绕“道”来展开。基于此,当今学校建构传统文化课程的总目标可确定为“强化母语教育,传承蕴含在母语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语言影响思想,承载文化。人们在生活中判断某人文化程度的高低,主要依据的就是他的说和写,所以社会上有“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名言。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必须以强化母语教育,提升母语学习效能为总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2.把握传统文化课程建构的原则。

在选择和实施传统文化课程时,学校要参照孔子建构诗礼乐等课程时所坚持的基本思想。孔子在建构课程内容时,曾用一句话自勉:“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这句话可以作为学校建构传统文化课程的基本原则。

3.优良师资队伍是课程成功实施的关键。

当年孔子选择、实施传统文化课程时立意求高远,不从一时之需简单利用传统文化,而从打造仁道社会的高度思考课程宗旨。孔子作为教师,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方面砥砺奋进,为后世实施课程做出了表率。

教师教育途徑要创新,除了课内创新,还应创新课外教育途径。比如,通过举办传统文化小讲座,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领域,自找资料,自撰讲座稿,依次宣讲。学校还可以依托班内学生小组,组织文化节庆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而在班内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竞赛活动,如朗诵比赛、辩论比赛等,对提升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和运用传统文化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4.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是课程成功实施的保障。

当年孔子建构传统文化课程时,必定创设浓厚的思想文化氛围。因为孔子认为,斯世政治社会格局恶化的原因,不在于制度缺失,而在于世道人心被激烈的权力利益之争所害,所以他营造的课程实施氛围,是一种将学子之心引向恒久仁道的文化氛围。

当下学校实施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也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第二课堂。首先,学校可在校园的主干道旁或学校广场、绿地设置名人雕像及其事迹介绍,可在教室内贴上传统文化名言,可在校门口设置传统文化宣传橱窗等,使学生切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学校要定期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将教育活动与“微媒体”相结合,创新活动形式,优化活动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仁道品质、担当精神、奉献意识等精华充分地表达出来。最后,学校还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研习社团的投入与建设,加强对书法、戏曲、茶道等学生社团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学生加入传统文化研习社团,使社团保持生命力,充分发挥其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课程建构实践路径传统文化
农村幼儿园课程建构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生领导力培养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