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语文教学看小学识字教学

2018-05-30 02:34陈玉琴金文伟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引申义引申为李广

陈玉琴 金文伟

众所周知,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小学、初中的语文知识教正确了,基础打好了,高中语文就可以节省时间讲授更多的知识;如果没有教到位,甚至教错了,

高中就要花时间去补知识去纠错,从而减少其他知识的讲授。因此,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与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密切相关。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虽然成就很大,但如能进一步遵循汉字科学解字析词,则会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成效。

一、科学教偏旁,减少错别字

纠正错别字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高考语文答卷的错别字扣分较严。高中生常见错别字约230个,其中一部分是学生不理解偏旁及构字作用造成的。如“瑕”“暇”“遐”三字,音同形近而义异,学生常写成“瑕(暇)不掩瑜”“瑕(暇)疵”“目不暇(瑕、遐)接”(括号内是别字)。这三字都以“叚”(jiǎ)为音符,区别在三个形旁,学生理解了形旁,特别是“”,就容易理解字的形音义关系而写正确了。“”在汉字学称为“斜玉旁”,是楷书“玉”省去一点的省简写法,2009年国家发布的《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以下简称《部件规范》)也规范为“斜玉旁”。“”部的字绝大多数与玉、珍宝等义有关,如“环、理、现、琢、琼瑶、珍珠、玛瑙、琳琅、珊瑚”。“瑕”指玉上的斑点,所以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遐”从辶,与走路有关,“遐”的本义是远,所以是“闻名遐迩”。“暇”从日,“日”在这里表时间,“暇”的本义是空闲,闲暇,所以是“目不暇接”(东西太多而来不及观看),与“瑕”“遐”无关,与从目的“睱”(本义是慢慢地看)也关系不大。

再如“即”和“既”,也是学生易混字,原因也是对三个偏旁不理解,特别是对“卩”旁不理解。卩,《汉语大字典》注音jié,并解释其甲骨文“”“像人跪坐之形”;《部件规范》也已定音jié。教师教对了“卩”的读音,学生就能理解“卩”在“节、疖、爷”等字中的表音作用。教对了“卩”的形义,学生就理解了“卩”在构字中多表示跪人、人的腿部动作。如,“叩”从卩口声,指人跪着磕头。“印”从爫(爪)从卩,甲骨文“”是用手(爫)强按使人跪下之形,是“抑”的初文,本义是按,抑;盖章须按压,故引申为印章;进而引申为印刷。即,甲骨文作“”,左旁“”是盛满食物的高脚食具“簋”(ɡuǐ),右边加“”(卩)表示人凑近食具吃饭,本义是就餐;引申为接近,靠近,如“不即不离”“可望不可即”;由“就餐”引申为当时接触,如“即景生情”;进而引申为就在当前时间,如“即日(当日)”“即刻”“成功在即”;由“就在”又引申为就,便,如“一触即发”;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就是”,如“非此即彼”“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由“即”理解“既”。既,甲骨文作“”,左旁仍是食具,右旁“”是跪人用食完毕、张嘴掉头向后之形,楷书作“旡”(jì),仍有张嘴向后之形。“既”的本义是吃完饭,食尽,引申为完,尽,如“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虚化为副词,表示已经,如“既得利益”“既成事实”;进而引申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既然,如“既生瑜,何生亮”。

由“即”还容易学“卿”字。卿,甲骨文作“”,中间是食具,两旁是“卩”(跪坐人)相向共食,这是古代氏族部落共同进食风俗的反映,由此引申为君对臣的尊称,如“爱卿”;进而引申指古代一种高级官员,如“三公六卿”“卿相”;也引申表示一种亲爱的称呼,如“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卿卿我我”形容夫妻或其他男女间非常亲昵。

以上遵循汉字科学解析偏旁是不是容易理解和掌握呢?令人费解的是,“”和“王”、“卩”和“阝”,皆形近义异,识字教学时理应认真辨析,国家也有规范,可是小学识字却长期教成“王字旁”“单耳旁”,使学生终身对从“”“卩”的字不好理解和运用,严重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又由于小学先入为主的原因,高中纠正学生的固有认识比较费时,有的偏旁甚至要纠正多遍才能见效。可以设想,如果汉字的所有偏旁都教正确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学效率该有多高啊!

二、科学解释字义,提高阅读质量

准确理解字词义是有效阅读的基础。字的本义产生出一些引申义,本义是根,引申义是枝叶,一字多义成为汉字的一个特点。识字教学应该重视这个特点,区分字的本义、引申义,以减少误解文本的现象,提高阅读质量。以“知”字为例。

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统一考试卷中,文言文翻译题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两个句子,其中一题是:“(李广)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知”在现代汉语里的常用义是知道,此文却用的是本义:熟悉、了解。该题的参考答案是:“(李广)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这就是说,天下很多人知道李广,其中一些人并不了解、熟悉李广,他们听到李广去世的消息,也同熟悉李广的人一样为之“尽哀”。所以,文中的“知”不是现代常用的“知道”之意。可惜,很多考生不清楚“知”的本义,把“知与不知”翻译成了“知道与不知道的”。究其原因,与小学教“知”字时没有讲明本义和引申义有一定的关系。

知,会意兼形声字,从矢(箭)从口,说话人吐词流利如箭,说明对所说内容十分熟悉;矢兼表音。“知”的本义是熟悉,了解,懂得,是古诗文的常用义。如《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的“知”就是了解、理解的意思,而不是知道之意。否则,就解释不通了。再如《诗经·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两个“知”也都是了解、熟悉之意。当今词语也仍有用本义的,如“知法犯法”的“知”指懂得,“知情人”指了解内情的人。古文中也有词语“知道”,一般不是双音节词而是两个单音节词的组合。如《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此“知道”就是两个词,指人们对道的了解掌握。

“知”用本义在小学古诗文中并不少见。如孟浩然《春晓》中“花落知多少”、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李绅《悯农》(其二)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论语·为政》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前四个“知”,都不是现代意义的“知道”,而是懂得之意。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知“,指深深体会到。再如古诗文中有“知”的词语,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的“知己”、《伯牙絕弦》中“伯牙谓世再无知音”的“知音”,以及“知心”“知我者”“知己知彼”等的“知”,都是了解的意思。

“知”在古诗文也有作“知道”义的,如贺知章《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贾岛《寻隐者不遇》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王安石《梅花》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短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的“知”,都可以理解为当今意义的“知道”。“知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知道;一是使他人知道。“通知”就是让别人知道某事。

中小学教材中也有“知”的其他引申义。由“知”的本义“了解、懂得”引申出“知识”义,如《列子·汤问》:“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为:谓,说。)“无知”是缺乏知识,“求知”是探求知识。由“知识”又引申为学识,如“真知灼见”。知识能增智,故引申为智慧,读zhì。如《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指聪明、智慧,后来此义写作“智”。有了知识就能识别类似的事物,故又引申为识别,认识,如韩愈《马说》:“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不知马”指“不会识别千里马”。有了知识就有了一定的管理能力,故引申为主持,管理,古代官职“知县”“知府”“知州”的“知”就是此义。

“知”的各个义项贯穿于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理应得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关注。类似的字还有很多,如“比、当、因、坐、但、绝、走、危”。如果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能讲好这些字的形音义关系和各义项关系,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就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建省集美大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引申义引申为李广
兔死狗烹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How to Arou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
李广的故事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An improved potential field method for mobile robot navigation①
神奇汉字
一起来说流行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