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日常工作,建构游戏具有操作性强、再现生活场景、易发挥创造想象,在幼儿园中受到师生欢迎,是实现幼儿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文章根据幼儿中班开展建构游戏活动的实际,结合相关理论,以开展的“恐龙世界”游戏活动进行了研究,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深度学习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建构游戏;深度学习;中班幼儿
作者简介:刘琴,安徽省阜阳市政府幼儿园教师。(安徽 阜阳 236000)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6-0122-02
幼儿教育中以游戏方式作为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游戏,幼儿不仅能在现实情境中获得经验,还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恰当引入游戏,可以提升幼儿的思维和创作能力。
一、中班搭建“恐龙世界”活动概况
开学初,笔者留意到中班男生多次谈论有关恐龙的话题,其话题包括“恐龙的特征、恐龙繁殖后代的方式、恐龙是否存在、恐龙灭绝的原因,等等”。教学活动中有学生根据对恐龙的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层次讨论,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进行恐龙的模型搭建。在搭建过程中,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能进行协商讨论解决,最终经过两个周的时间,学生完成了搭建。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幼儿的思考和动手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幼儿的想象能力,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构问题解决思路再到解决问题,提升了幼儿的深度学习能力。
恐龙模型完成后,又有学生讨论要给恐龙爸爸妈妈和宝宝建设一个漂亮的家。在此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恐龙乐园环境和恐龙书籍的观察,一起谈论恐龙应该生活在什么地方,恐龙宝宝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恐龙小时候是什么样的、恐龙的蛋是什么样子的……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学生给恐龙建设了一个家,并在教师的建议下给恐龙家取了名字,使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幼儿教师要引发孩子的深层学习动力,先给予足够的有针对性的表扬,再提出问题:“孩子们做了什么工作、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困难的……”孩子从游戏中解决问题,能够积极发言,收获较多。
二、构建游戏中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
深度学习是“学习者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识记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它是一种基于理解的主动学习,重视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真实的问题解决、已有经验的运用、新经验的获得与迁移、批判与反思、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以及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建构与理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搭建“恐龙世界”能够给幼儿带来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深度学习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1. 深度学习注重主动理解与批判。在“恐龙世界”的搭建过程中,学生受教师引导会更加深入地进行讨论、观察、推理、分工合作。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此游戏的发展就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情况十分重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是为了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主动性的发挥对已有的信息进行批判性探究,从而起到深化学生学习的效果。
2. 深度学习,强调联系与建构。深度学习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在开始搭建霸王龙的活动中,幼儿已经掌握了堆积、加高、对称排列、连接等搭建技巧,这些技巧为活动提供了经验支撑,幼儿能很好地将这些经验进行运用。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的社会情感融合在发展,如“你不能把恐龙蛋放这里,它会被其他动物吃掉。”整个活动是一个综合了孩子语言、科学思维、社会情感以及小肌肉群运动发展的过程。
3. 深度学习强调迁移与应用。深度学习重视学习的迁移应用和问题解决,即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在活动进行到一半时,孩子们运用做火山喷发的经验自制了一座活火山。由此可见,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孩子们已经产生了主动迁移和应用的意识。笔者认为,恐龙世界活动的创设又是一个基于幼儿兴趣需要的创造性问题情境,是幼儿创设内容与现实世界联系的再现,幼儿根据对恐龙的了解,创造恐龙生活的地方,并利用集体搭建恐龙的新经验创造了各种种类的小恐龙,整个活动又是一个新旧经验的迁移应用过程。
我们不难看出,整个恐龙世界的搭建本质是一个观察、比较、推理预测、交流、再探索发现的科学实验过程,也是幼儿高级思维的不断运用、知识结构不断扩大的过程。孩子通过主动参与、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这其实就是在建构游戏中进行深度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建构游戏其实是深度学习的一种物质载体。
三、构建游戏中深度学习的建议
幼儿教学中如何通过构建游戏有意识地拓展和科学地激发孩子的深度学习呢?笔者从以下三方面给出了建议:
1. 寻找孩子的“兴趣点”,促进游戏生长。任何活动都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确定主题时,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如恐龙世界主题起始于孩子多次讨论中。确定建构主题后,教师要为游戏提供物质保证,即充足而丰富的游戏场地和材料,以利于幼儿自主探索和深度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幼儿生活经验及技巧,结合幼儿知识技能和游戏主题,利用已有的资源帮助幼儿获取关于搭建主题的知识。只有在幼儿兴趣需要基础上创设充足而宽松的问题游戏情境,才能促进游戏继续进行。
2. 捕捉游戏的“介入点”,搭建经验桥梁。首先,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真分析游戏中的价值与功效,以及幼儿可能遇到的困难,以获得指导依据。如中班幼儿能够自主选择和利用建构材料,并按照图纸和同伴一起建造某一主题。观察是教师“干预”的基础和基本的指导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聆听幼儿之间的对话,来决定进入游戏的时机。因此,教师要能够清晰地了解幼儿近期和远期培养目标,对幼儿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努力的程度有准确把握,判断游戏与课程目标的可能性,等等。只有这样,游戏才能与现实课程产生连接,新旧经验才能在情境中得以迁移应用。比如,在恐龙世界活动中,教师根据如何让袋鼠站起来的经验引导幼儿解决恐龙站起来的问题,帮助他们实现了游戏与课程的经验搭建。
3. 保证活动的“学习点”,渗透科学思维。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是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自制、操作建構物体或材料,它以表征思维为基础,以“建构物”来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印象。幼儿的建构活动就是一种高级思维发展的过程,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科学素养与科学思维,其次掌握建构游戏规律,把握建构游戏中存在的深度学习价值,在与孩子共同游戏中,无意识地渗透科学思维习惯,帮助幼儿养成深度学习的良好品质。比如,在恐龙世界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在实践“观察—讨论、比较—推理预测—调查—探索实践—批判反思”的科学学习思维及习惯,已经有意识地渗透了深度学习领域。
建构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三大创造性游戏之一,孩子在建构游戏中能够做到自主参与、积极探索和主动利用新旧经验解决问题,从设想到作品展示其实是幼儿一次想象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也是一次科学学习品质与思维的养成过程,这正是深度学习的所需要的。因此,只有教师充分利用建构游戏这个物质载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才能使深度学习方式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 冯晓霞.中国学前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系列报道之二[J].幼儿教育,2017,(1).
[2] 付亦宁.走向深度学习——透过“浅层”理解“深度”[J].当代教育家,2016,(10).
责任编辑 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