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质量的教育

2018-05-22 07:49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观察者人工智能

“减负”事关千家万户。改革开放以来,“减负”几乎贯穿基础教育改革全过程,“减负令”一个接一个下发,但学生的负担很难说降下来了多少。以“减负”实效赢得社会的支持,提升民众的获得感,既是长久大计,也是当务之急。

观察者:北京青年报社评

观点:“减负”是提升教育品质,

应对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继续采取应试教育模式,学生被大量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所充斥,将难以培养和形成较高级的创造力、融合力、应变力、感知力,难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要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动机,为他们营造自由的成长空间,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社會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就必须减少那些机械单调、枯燥乏味的重复训练,必须卸下应试教育的沉重负担。

观察者:王凯(中国教育报)

观点:扎实“减负”孩子

才有全面发展空间

“减负”不是单纯的数学加减法,其本身具有教育、心理、文化三重含义。从教育意义上讲,“减负”不是单纯的在校学习量的减少,不是学生学习需求的遏制,更不是学校推卸教育责任,将学生的学习需求转移到校外辅导班。“减负”减的是对学生发展而言过重的课业负担,减的是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的是枯燥乏味的反复训练,减的是过量的作业负担、频繁的考试负担;从心理意义上讲,减的是因超纲学习和超前抢跑而给学生带来的愈来愈重的心理负担,因竞争带给教师、家长的恐慌情绪和焦虑心理;从文化意义上讲,减的是功利性意图对教育环境的压制,减的是竞争意识对教育氛围的戕害,减的是毕其功于一役思维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蔓延。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观察者人工智能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人工智能与就业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观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委托与事件在观察者模式中的应用*
火车匀速进站时鸣笛音调不变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