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铮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仰望历史星河,凡成就大业者,无不坦然面对磨砺,拥有超凡的忍耐力。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学会在逆境中忍耐。忍则有益,斗则必损。然而,隐忍并非逆来顺受,它是一种智慧,一种品质。
隐忍不是苟活,而是对命运的抗争。天汉二年,司马迁挺身而出,为李陵辩护,慷慨进言,结果被责入狱,遭受宫刑。对常人而言,这等奇耻大辱,再无颜面苟活于世,但司马迁选择了活下去。他在监狱中叹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隐忍偷生,正如《麦田守望者》中所说:“不成熟的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而死去,成熟的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卑微地活着。”司马迁为事业而隐忍,终于成就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隐忍不是苟活,而是一种能屈能伸的处世之道。人言韩信受胯下之辱,活得没有尊严,却不知他心存大志,忍辱负重。他何尝不知男儿生于世上,必当顶天立地?他何尝不知这“胯下之辱”会招致冷眼和鄙视?可是他忍了!因為他深知,将拳头缩回,是为了更有力地出击!欲图大事,隐忍才是上策。倘若韩信逞一时之勇,连性命都难保,怎么能用“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韬略,在井陉之战中以弱胜强,一举成名,成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
隐忍不是苟活,是撼天动地的民族气节,是满腔的爱国情怀。苏武,一个坚贞不屈的汉使,面对匈奴的诱惑,他坚定地握紧手中的旄节。单于对他百般折磨,让他生不如死,后又把他驱逐至北海牧羊,还对他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去。”面对暗无天日的长期监禁,面对胡笳幽怨、大漠飞雪,他尝尽人间悲苦,掘野鼠拔草根而食,与羊群依偎取暖,但他怀揣信念,不屈不挠,隐忍以待。他忍了整整十九年,用花白须发、铮铮硬骨诠释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赤胆忠心。苏武为气节而隐忍,为报国而隐忍,感天动地,千古传诵!
若能隐忍而坚毅地活着,不乌江自刎,项羽或许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若能隐忍而坚毅地活着,不投湖自杀,老舍或许能续写传奇,快乐地做“文艺界尽责的小卒”;若能隐忍而坚毅地活着,不饮弹自尽,梵高或许能将他无与伦比的艺术发扬,实现自己至高无上的价值……
有人认为,忍气吞声,与世无争,是懦夫行径。殊不知,开口便笑、大肚能容是拥有大智、大仁、大勇之人的气量与胸襟;而不识时务,拿着鸡蛋撞石头,才是真正的懦夫、莽夫!
忍耐绝不是苟活!
【陕西省商南高级中学高三(17)班】
◆点评
该生由“隐忍苟活”逆向思维拟题,机智新颖,引人深思。文中看似并列的三个部分实则层层递进,从“敬畏生命”“处世之道”“爱国情怀”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忍耐绝不是苟活”的观点,优美的形式与深刻的剖析水乳交融,文质兼美。在表达上,作文先用大量篇幅从正面论证观点,再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典例,从反面揭示不善隐忍的悲剧,大大增强了论证力度。文中假设论证、对比论证以及排比句的运用,使行文多变,增添了文采。
(韩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