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求辱”不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2015-05-30 10:48:04武海波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胯下之辱韩信权威

武海波

自古以来,教师的刻板形象深植于学生心中,呆板、严肃、朴素等词语是老师特征的代名词。教师权威也是教师在学生心中树立尊严形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武汉理工大学张能立副教授为了打破这种师道权威,让学生对其实施“胯下之辱”,以此达到引導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目标。笔者尝试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张教授的做法是否恰当:

第一,从内涵实质角度来看,韩信的“胯下之辱”与张教授的“胯下之辱”风马牛不相及。众所周知,“胯下之辱”这个典故来源自于韩信,讲述了一个道理,在强大力量面前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而张教授的“胯下之辱”似乎反映的是学生要敢于挑战权威之意,这与韩信的“胯下之辱”所赋予的做人做事内涵大相径庭,笔者以为张教授的“胯下之辱”无非是借用典故并赋予其创新层面的含义,但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并无多大益处,会让学生认为张教授以“标新立异”手法来达到其教学效果。

第二,张教授的“胯下之辱”行为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难以树立教师尊严形象。自古以来,尊师重道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然而,陈奎憙曾说过,“在传统社会,教师代表社会权威,所以对于学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教学常被认为是一种制度化的领导过程。”所以如何均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正确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一直以来是社会所讨论的热点话题。笔者个人拙见以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人格上的相互尊重,课堂教学中的相互合作,课外学习中的相互关照。而张教授的“胯下之辱”行为恰恰违背了人格上的尊严,不利于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人生观,也不利于教师树立正面的教师尊严形象。

我们从张教授“胯下之辱”行为可以看出某些教育者试图通过创新模式来实现学生对“师道尊严”的心理挑战,但是对于这样的创新成效并没有做好正确、客观的评估。其实,我们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过程中,应该做到师生关系平等和相互尊重,并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互动局面。

(作者单位系广东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胯下之辱韩信权威
忍住了,你就成就了自己
意林(2023年11期)2023-08-02 23:39:10
放不下的“胯下之辱”:高档婚房里求锤得锤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5:52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8:14
锯木场
中国诗歌(2019年6期)2019-11-15 00:26:47
追韩信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人大建设(2017年7期)2017-10-16 01:42:40
权威发布
电影(2017年6期)2017-06-24 11:01:26
胯下之辱
韩信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