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
品读《资治通鉴》:“韩信至楚,召漂母,赐千金。召辱己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此。”
韩信被封了楚王,没有留在齐国当齐王。这件事儿也挺有意思。韩信忍过胯下之辱,现在当了楚王混出来了,成了一时之名将。他到楚国之后,把给过他一顿饱饭的洗衣服的老女人叫过去,给了她千两黄金,让这个老女人变得很富;又把让他受胯下之辱的人也叫回来,这个人比那个时候已经大了10多岁,给这个人一个官职——中尉。
然后韩信跟他的手下说,这个让我遭受胯下之辱的人是个壮士,当时他侮辱我,我是真的不能杀他吗?但是我为什么没杀他呢?那个时候杀他,我也没有什么好处,没有什么钱,没有什么名,所以我就没杀他。我能忍,能不杀他,我就到了今天,我才有了今天。
韩信说的这番话,对今天依旧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什么启示作用?做事,特别是做那些相对极端的、跟别人打打杀杀的、跟别人产生矛盾的事,听好,做这些事之前,你要问问自己有什么目的?你有什么可能的收获?坦誠、阳光地问问自己,我这么做对我有什么好处?我是不是能得更大的名?我是不是能得更大的权?我是不是能更有钱?因为做这件事,因为打这一架,因为逞凶斗勇干这一场,我能得多少名,得多少利,得多少权。名、利、权这三样,你做这件事能得多少?你打这场架能得多少?
如果你得不到多少,你说我只是让我爽,只是让我心里舒服;只是我这么干了,我能在梦里笑出声来;我这么干了,我能与人吹牛。如果只是这样,如果没有明确的名、利、权的收获,那不好意思,这件事不能干,这场架不要打,这件事、这场架就是所谓的只让你逞一时之快的事、逞一时之快的架。这种东西你输了倒霉,赢了也倒霉,对你没帮助,没帮助的事不要去做;去花园里转转,去公园里转转,看看朗月,吹吹清风就好了。
忍,“忍过事堪喜”,忍住了,战胜了自己,成就了自己;如果忍不过,你就是俗人一个。
前提是这件事做了,只能让你心里舒服而已,你做了你就是自己人性弱点的奴隶;你如果无法战胜自己人性的弱点,你就成就不了,你就不会是一个好的成事儿修炼者,你就很难成事、持续成事、持续多成事。韩信忍胯下之辱,从某个角度讲,他就具备一定的成事之道和成事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