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8-05-19 02:43陈清环陈书人冯润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脑血管动脉效果

陈清环,陈书人,冯润金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脑血管疾病起病急骤,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至高峰,很多患者在治疗后仍有留有偏瘫、失语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生命质量,而且给家庭带来很多不便与负担。随着微创神经外科学、神经影像学、计算机科学、微导管技术以及医用材料的发展使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获得了进步[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血管检查方法,与常规的血管造影相比,适用于全身的血管检查,特别是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脑梗死等是不可缺少的诊断治疗方法[1],但是术后患者会可能会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效果,降低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50~90岁,平均年龄(60.23±2.01)岁,包括27例脑动脉瘤,11例脑梗死,7例颅内动静脉畸形;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48~89岁,平均年龄(58.14±3.74)岁,包括28例例脑动脉瘤,12例脑梗死,5例颅内动静脉畸形。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相关临床诊断标准;需要介入手术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均得到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肝肾疾病、心肺疾病等;无法控制的高血压及临床状况不稳定的患者;严重的动脉硬化,血管扭曲导管无法插入病变供血动脉。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的脑血管疾病采取不同的脑血管介入治疗方法。采用Sedinger技术,在局麻下经皮行股动脉穿刺插管,先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并了解颅内侧支循环情况[1],根据造影的诊断结果,按相应脑血管疾病采用相关的介入治疗术,如脑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采用颅内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术;脑梗塞患者采用颅内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术。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如实施术前常规的准备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术后的常规观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更注重预防为主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3.1 心理护理

脑血管疾病往往发病急,病情严重,且病情恢复比较慢,会给患者心理方面带来较多的负面影响,患者往往感到焦虑、悲观、沮丧[2-3]。特别是脑动脉瘤患者可因情绪波动、过度紧张、兴奋、悲伤等情绪变化而破裂,常因此危及生命[1]。另外,患者及其家属由于对介入治疗不了解,担心治疗效果,也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此时应向患者介绍介入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术前的常规准备要求、手术的配合方法,让患者清楚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保持情绪稳定,使患者配合介入治疗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3.2 避免诱发、加重脑血管疾病的护理指导

患者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不必要的探访;避免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按时服药,保持血压的平稳;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引发咳嗽、喷嚏等;保持大便通畅,不可用力排便,必要时服用缓泻药,进食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1.3.3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会对手术室的环境、设备产生焦虑、恐惧感,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耐心介绍手术的配合要求和过程,帮助患者摆放手术所需的体位,建立静脉通路并确保静脉通路的通畅,接上心电监护机,配合麻醉师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脉搏、血压、呼吸、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手术医生及麻醉师进行处理。术中进行全身肝素化,注意有无出血症状发生。密切观察操作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微导管、微导丝、微弹簧圈顶破动脉瘤的壁或者过度撑破动脉瘤、自发性动脉瘤破裂[1],如有发生要按医嘱进行紧急处理:中和肝素、甘露降低血压等,必要时中止介入手术。

1.3.4 股动脉穿刺的护理

介入手术治疗结束,拔除动脉鞘管,对动脉穿刺点实施压迫10 min再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包扎后注意观察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的温度、色泽的情况,如出现术侧足背动脉搏动较对侧肢体明显减弱及皮肤的颜色发绀,提示是穿刺点包扎过度导致动脉血运不良,松开加压绷带,症状缓解后,重新进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加压包扎后,护士严密观察穿刺点敷料情况,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周围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和术侧下肢动脉的充盈及静脉回流情况。防上患者动脉穿刺口出血及较好促进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术后取平卧位,穿刺侧肢体制动8 h,禁止过度屈曲和过度活动,卧床休息24 h[1]。

1.3.5 并发症护理

脑血管介入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相对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患者在卧床期间,被动按摩制动肢体,3次/d,20 min/次,以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如出现穿刺侧肢体冷、苍白、无脉搏或脉弱,提示可能是血栓形成,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1]。脑血管痉挛多为导管和栓塞材料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所致,是栓塞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护理的关键在于介入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瞳孔、神志的变化,按医嘱常规给予预防血管痉挛药物,在用药过程应严格掌握给药速度及血压的变化[1]。脑灌注综合征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介入治疗后血管血液重新分配,病灶周围脑组织小动脉血液过度灌注,表现为血压增高、头痛眼胀等症状[1],术后严密监测血压,采用心电监护机无创性血压自动监测,至少每15~20 min测一次。注意观察患者头痛的性质、程度,如果患者出现突发性剧烈爆炸型头痛,要及时报告医生,并作紧急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56%,对照组为7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经过分析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6.67%;对照组的并发症率为22.22%;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时由于担心介入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导致焦虑、恐惧的情绪,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有针对的心理疏导能有效的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稳定患者的情绪[4-5]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介入治疗,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康复[6-7]。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期间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目的是提高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效果,降低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要求护理人员全程参与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8-9]。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果有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并做紧急处理,术后注意患者的饮食指导,嘱咐患者多饮水,多食高蛋白、高纤维性食物,少食高脂肪、高能量食物[10-11]。同时注意患者并发症方面的护理,了解患者各种并发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如果患者出现并发症的迹象要及时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介入护理应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Nancy[12]等专家研究显示,介入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消极情况,降低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总之,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是安全的、微创型的治疗方法,在患者介入治疗期间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上预防性的护理护理干预措施,能保证介入治疗的效果达到最好,而且降低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利岩,管晓萍,武化云.神经介入治疗临床护理实用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2]谭芊芊,周金细,黄雪芳,李 秋,黄兰灵,冯美江.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右江医学,2014,06:693-696.

[3]李红杰,王艳红,刘 佳.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05:182-183+186.

[4]李志华.临床路径护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压迫器应用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5,03:142-143.

[5]李剑敏.优质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5,26:103-104.

[6]王晓霞.精细化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J].健康之路,2015,09:151-152.

[7]闫雯雯.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及评价[D].吉林大学,2014.

[8]吴晓芬,徐小梅,张 鸣.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学,2015,13:100.

猜你喜欢
脑血管动脉效果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