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步n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与时俱进,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型模式。该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探索生态自主的教学氛围与形式,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逐渐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生态课堂实践经验和范例。
关键词:“七步n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
课堂是一种微观的生态系统。其生态因子有教师、学生、教学文本以及自然、社会等环境。核心因子包括教学环境、教学因素、教学过程等各方面和各环节。只有这个生态系统的因子彼此之间平等、和谐,运行在良性生态中,课堂才能自然健康,教育才能存在。“七步n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以生态学的理念创设富有生命、持续发展的生态课堂,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潜能,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 研究背景
1. 教育生态
20世纪30年代后期,教育生态学迅速发展。1932年,美国学者沃勒(Waller)在其出版的《教育社会学》中率先提出“课堂生态”(Ecology of Classroom)这一术语。生态学的理念便迅速在教育的不同领域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开展该领域研究相对较晚。2001年,汪霞《一种后现代课堂观:关注课堂生态》是我国第一篇以“课堂生态”为主题正式发表的期刊文章。近几年较为兴盛,学术界已出版关于教育生态的多部专著,多篇关于教育生态的研究论文公开发表。
尽管课堂生态研究是当今教育研究中一个热点课题,却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内课堂生态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没有很好地接轨,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实践经验和范例。因此,我校的“七步n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则具有重要意义。
2. 课堂生态
汪霞教授从生态学的视角观察现代课堂,发现诸多问题:其一,课堂教学生态中的教师行为:霸权与控制。其二,课堂教学生态中学生的行为:从众与退缩。其三,失当竞争引起课堂群体生态失衡。其四,课堂生态个体和群体的创造性、求异思维能力、生存能力不足,实践精神泯灭。其五,超耐度的生态空间环境。班级规模越大,空间越拥挤,群体生理与心理压力增加,个体感觉烦躁,相互间的摩擦、攻击性行为增加。
生态失衡的教育就是扼杀生灵的“教育”,“教育”也会毁灭,课堂亟待改革!
二、 模式提出
环县五中的生态课堂模式改革的是在坚定中起步,在模仿中上路,在行动中改变,在借鉴中成熟,在思考中定型的。这种实践,经历了由看样到学样、由学样到变样的过程。
2011年至2013年,校长亲自带领老师们奔赴系列名校进行考察学习:赴山东杜郎口,深入探访、解密课堂、刨根问底;到访过洋思中学,学习他们的“堂堂清”;聆听过河北清河挥公实验中学的发展史,感佩于山东昌乐二中的创新与精细,模拟过昆山前景集团的太阳系管理与一拖X课堂……
2011年先有了“自主开放课堂”的提法,2013年4月,融合了本校初中数学组的“五步教学法”,而生成了“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在此课堂模式的锤炼上:日反思、周论坛、月總结,调研课、会诊课、过关课、提升课、公开课,人人参与,能力层层提升。加入了育中方略全国高效课堂培训者联盟后,更是综合培训,即请进专家来培训,派出老师去学习,争取机会参大赛等,把手教,学模范,练能力,练胆量。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思考、改进与打磨,我校现在定型为“七步n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在此模式的探索中,我们练的是组合拳,这包括课堂上导学案的编写、小组的建制、评价的运用,管理上“班级民主、学生自主”模式的成熟等。为了熟练掌握此课堂模式,我校每期安排两次大型课堂活动,即诊断把脉课和高效课堂节,既整体促进,也培优推新,不断地打磨,不断地推进,这已经成为学校课堂的新生态。
三、 实施路径
(一) 内容
“七步n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如下:
目标认定
教学要重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目标,而不同类别的教学目标有不同的行为动词和表述方式。确定教学目标要分三步走:解读课程标准→与文本(教材)对话→了解学情,教师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合乎课标、合乎教材、合乎学生现有的水平。
独学摸底
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案”部分的学习内容;明确自己的疑问,以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导学案”其他部分的问题。
对、群互补
小组内订正答案(个体把不懂的知识过滤出来,帮扶对子探讨交流);组内“兵教兵”,解决不会的问题;梳理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小展示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小组长做好安排和检查,不浪费一分钟。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条理清楚;书面展示,书写要认真、规范。A层同学做好拓展,B、C层巩固基础知识、整理落实学案,把不会的罗列出来在下一步寻求解决。
大展解惑:班级层面解决问题,先学生,后老师
小组学科组长展示本组未解决问题;通过学生抢答(其他组问题)或老师直接出示答案两种方式解决问题;给出答案的同时一定要归纳出思路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力争进行必要的联系拓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
达标测评
达标测评是课堂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着学生课堂预习、展示效果的好坏,是教师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测评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可以选择适当的学以致用的方式检验学生。可作题,可提问,可进行活动。达标测评必须当堂完成,不要拖到课外或是下一次课进行。测评的内容要查缺补漏,并做好适当的拓展延伸,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
反思固化(复习巩固)
对本节课(学习阶段)的收获、困惑进行整理,以期进一步巩固和解决。
n查,指每个步骤都可以检查,学生自查,老师抽查。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用在一个单元,也可是一节课或一个问题的教学。一节课可以七个步骤都有,也可以只有其中一、两个步骤,坚持的原则是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学科特点灵活运用。
(二) 抓手
1. 导学案
落实“七步n查”课堂模式的前提是必须设计好导学案,让学生认同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导学案被称作课堂教学的路线图,他是老师导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蓝图。
生态课堂强调学生全程参与课堂学习,决不能把学生排除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同时详细了解学情,扎实备课,精心设计。让学案、探究、谈论等活动贯穿始终,学生全程参与。
第一步根据学习内容,同学科组的老师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导学方案,由组内老师轮流执笔写出共案。第二步执笔老师将共案发给大家征求意见后再进行修订补充。第三步,印发导学案,交给科任老师根据学情和自己的独特风格进行加工后施教。第四步,结合课堂实施情况对导学案再进行完善写出教学反思后存档。
2. 小组建设
小组建设是构建生态课堂模式的基础和关键。
(1) 小组组建过程
指定小组长——分组(每组6-8人)——组长选组员、组员选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本组的组名、口号(讨论、展示、补充、质疑、点评、评分)——明确职位职责(讨论并展示)——培训组长、组员(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制定目标(个人、小组)——自制任务菜单——确立小组评价机制。
(2) 组建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① 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B、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
② 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③ 组内日常管理机构(组长、学习组长、展评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记录组长、学科代表等)。
(3) 小组管理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发展”打造小组凝聚力:
培训一名得力的组长;起一个响亮的名字;编一个相应的代号;制定本组的组规章程;制定小组及个人的奋斗目标;建立组内合作机制和监督机制;坚持处处有竞争、时时有管理、事事有控制、次次有评价、培训是最好的管理的原则。
3. 教学评价
评价指标
学习习惯:①正确的坐姿、握笔、书写姿势、运动姿势等。②注重格式、规范书写。③课前准备:调适状态,备齐工具书、规范练习本等,提前预习。④课堂各环节(听课、讨论、展示、走动等)规范有序,举止得体,时刻关注焦点,起坐尽量无声。
交流合作:倾听:认真,善于撷取最有效的信息。表达:①克服胆怯依赖心理,积极发言。②仪态端正,大胆大方,声音洪亮,表意清楚。③表达流畅,讲究艺术,有一定的感染力。
合作:①小组讨论真实有效,成员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解决问题一人有困难组员援助,养成抱团发展的习惯。②组内具有凝聚力,组间具备竞争力。③课堂全员参与,避免精英展示;小组有活力,课堂有氛围。
学科发展:①认知智能: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技能(隐性的)的熟练程度,对思维的发展程度。②运动智能:各种运动技能(显性的)的熟悉程度。
操作办法
一节课内,对学生的发言、展示、实验、表演、作品等呈现方式,可采用记分制,用分数量化;也可用口头式,做质性评价。
一段时间内,根据分数汇总、课堂观察或档案记录,对小组评定等次或划分类别,由科任教师奖先进、罚后进,形成小组竞争机制。
学期总结时,由班主任汇总各科任教师阶段性评价记录,评选班级最佳小组,年级组予以奖励,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四、 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
生态课堂的终极指向: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就每节课而言必须是有效教学,学有所“得”,以人为本。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活动,而不是教师自顾自一个人活动;要把人格养育、涵养生命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将分数放在第一位,分数是为了使人更进步。
全面协调
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应受到关爱。
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关注的不只是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和提升。
面向学生的生命状态。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生命体,倾听学生的演说,欣赏学生的精彩,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激发起学生发自生命深处的诉说的愿望,使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幸福和享受。
面向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个性需求的差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由的生命空间,促进每一个学生最充分、最大潜能地个性需求发展。
可持续发展
生态的课堂模式,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和创新的品质。让学生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培养终身发展能力。
生活化
生态课堂模式,应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把生活化教学观作为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强调教学应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环境,灵活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努力的还课堂以生活的本来面目,师生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质量。
五、 愿景
“七步n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对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命实体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师生、生生、小组之间以及知识生命的多元、多向的互动和不同层次的提升。且具有动态性,实行大课堂的联动,把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体现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同时可以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所需作灵活的选择和组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只要灌溉如涓涓清流,等待如云海观日,一种保持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且生动活泼的教育生态定能落地生根,一种让师生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生态课堂模式定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静.国外课堂生态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77-78.
[2]汪霞.一種后现代课堂观:关注课堂生态[J].全球教育展望,2001,30(10):51-54.
[3]黄大龙.生态课堂:教育的又一种追求[J].人民教育,2008(6):44-47.
[4]陈旭宇.生态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J].学校管理,2010(4):10-11.
[5]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34-36.
作者简介:
胡艳红,甘肃省庆阳市,甘肃庆阳市环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