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丽
摘 要: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础,汉字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汉字形象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升高效课堂。本文浅要分析了“六书”造字法、偏旁部首、字形义、汉字文化意蕴等汉字形象化的具体运用,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汉字形象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64-01
“语文”,从字面看,“语”,即“自己及他人的言论”,“文”即“文字”“书面言论”。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文本、书面写作是两个重要维度,关于文字的意蕴探究和运用处于边缘,以致学生提笔忘字,错字连篇。汉字的音、形、义是一个科学有机的统一整体,意蕴丰富,在语文课堂中,汉字形象化呈现给学生,能激发学生兴趣,解决书写问题,给学生更多文化熏陶。
1 汉字形象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人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1]由此看出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基础,汉字应社会发展需要而生,经过社会检验,具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其形成阶段,以“象形”为基,据字义造型,依字形表义。在教学中,可通研其形,释其意,让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从浅层字形记忆渗透到深层内涵理解,在理解中学习词语,在理解中学习运用。
2 汉字形象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2.1 丰富语文课堂的意蕴和趣味
传统语文教学学习字词模式:“预习——读记——听写”。 机械性记忆生字词,枯燥乏味。在字词教学中,将汉字形象化讲解,说说汉字背后的意蕴,会让字词教学生动有趣起来,学生乐于接受带着传统故事的字词,更喜欢语文课堂。
2.2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如果只是一课一讲,一课一练,学生只能单独机械记忆学习,复杂而低效。如果教师能把握住汉字中的规律,将形近字、多音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活用字适时总结讲解,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汉字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对汉字的规律兼具感性、理性认识,从而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2.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每个汉字背后都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传承,汉字的学习,不能只着眼于工具性,也要向更高层次的文化性去靠近。会读会写是基础,会用到写作中是框架,理解它深层的意蕴才是最长远的追求。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不但可以通过文本,文字本身,也极具魅力。由现代汉字楷书、行书的写法追溯到金文、篆书,再回归到甲骨文,看文字最初的形象,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 汉字形象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3.1 学习“六书”造字法
将六种造字法(象形、指事、假借、会意、转注、形声)先讲解给学生,让学生从理论上知道汉字的形成规则。在看到具体字词时,再从“六书”入手讲解,学生会有理解的基础。如对于象形字的讲解,可以先看一组甲骨文中的文字,从形象到抽象,從图到字,一点点演化,让学生对汉字的形成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比如“步”字,在甲骨文中是脚趾朝上的两只脚一前一后走路的形象。假如两脚要从水中通过则怎么表现呢?那就再把“水”加在两脚之间,这就是徒步过水的“涉”字。如果两脚要登高呢?则又把“涉”字的水旁换成“阜”,就成为两脚登山的样子,这又组成了新的会意字“陟(zhì)”。如果两脚要从高山上下来又怎么办呢?则又可以把“步”倒过来,脚趾朝下,甲骨文的“降”字就像右边的两只脚从左边的山坡上下来的样子。[2]
3.2 学习偏旁部首的意义
对偏旁部首的讲解,可以追溯到部首的本义,如“月”字旁,在甲骨文中是由“肉”字而来,所以很多“月”字旁的字词就容易区别了,“臂”“壁”“璧”分别是手臂、墙壁、玉璧,学生看部首就知其义。同时,这些字又是形声字,下形上声,读音也能有规律地记忆。汉字中常用的偏旁部首有一百多个,教师可以先自己理解透,遇到具体字词时脱口而出,并将同类型的词语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字形就能分析字义。
3.3 用字形义区别近义词
近义词辨析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字形分析字义的方法对这类题型非常实用。如“矗立”“伫立”和“屹立”的辨析。单从字面看“矗”是三个“直”垒加在一起,“矗立”就表示特别直地立着,可以用于大的建筑物的站立;“伫”是人物或拟人化的物体长时间地站立,可以用于人、物的站立;“屹”是像山峰一样耸立着,可以写山,也可以写人的意志像山一样高耸稳固地挺立。
3.4 从汉字文化意蕴看意义变化
汉字形象化不仅可以运用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而且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大显身手。文言文中有一些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通假字,理解汉字意义转移变化\规律,分析知词义。词意变化分意义转移、意义扩大、意义缩小等几种情况,教师可适当补充,加深学生对词意的理解。
如多义词“疾”,就有“病”“厌恶”“快”等意思,“疾”在甲骨文中是一支箭射向一个人的胸部,故本义是“伤”“病”,《扁鹊见蔡桓公》“君有疾在腠理”,“疾”即“病”之义。引申之义,“病”是令人讨厌之事,故“疾”又“厌恶”之义。甲骨文中,用箭射人,箭速很快,故“疾”又“快”之义,如《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再如“臭”,字形“自”和“犬”,“自”意思是鼻子,“臭”的本义就是狗的鼻子灵敏,能闻到各种气味。在古代,“臭” 即动词,用鼻子闻气味的意思。后来“臭”可以当名词“气味”讲,包括臭味和香味,如“其臭如兰”说的还是香味。到了汉代以后,“臭”字的意义缩小,专指难闻的气味了,如“乳臭未干”。
3.5 汉字形象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长短互见,汉字形象化教学也不是万能的。首先,并非所有汉字都可以通过字面形象化去理解,有些字理特别复杂的,不适于本学段学生年龄特点,可以少讲或不讲。其次,教师要把握讲解的量,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不能全被讲解占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能忽视。最后,任何方法都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根据教师个人情况和学生学情灵活运用到课堂中,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探讨汉字形象化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是希望能拓展教学思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这种方法对语文教师的汉字水平要求较高,也希望老师们能够学习更多汉字文化知识,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把语文学习变成乐趣。
参考文献:
[1] 陈慧文.浅析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联系[J].时代教育,2016(14):212.
[2] 李祖贵. 擦掉汉字的灰尘,唤醒汉字的灵魂—试论中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改革[J].语文教学通讯,2010(1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