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婧
【摘要】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数列是必考的重点知识之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数列可以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从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虽然数列很重要,但是还是有许多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数列题目的解题方法,经由教师对高中数学数列的教學设计,会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尤其数列问题上有更出色的反应.因此,对数列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数列的一般规律,把“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作为解决问题方向,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利用理论知识转化成教学活动,为学生更好理解数列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做出更有效地教学设计.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列;教学设计;实践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剖析数列的概念,形成一套系统性的教学方案,找出解决数列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效率.数列无论在数学知识内容中还是生活实际应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列教学设计中,要根据不同数列的概念进行举例分析,从内容、实践、实际应用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过多单纯的讲解,只会使学生模糊概念,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将抽象化概念具体化.其实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时,之所以知识点被称为重点难点,主要是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没有理解好,只要在教学设计中帮助学生搞清楚最本质的东西,再去掌握方法和公式,层层递进地学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教学设计中的现状分析
(一)理论基础
每个抽象的概念都有其理论功底,在教学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认知能力是要通过教学设计方案辅助逐渐提高,而且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也是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这就表明,在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的理论基础中,虽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不可少,但是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学习理论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
(二)教学模式
学习是一个渗透的过程,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要中心,学生依照教师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来吸收知识,形成信号发射与吸收的反射性学习,通过教师讲解例题、布置作业来使学生接受知识,从外部刺激来引导学生的认知能力.这种引导的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暴露,外部刺激引导学生只适用于简单的抽象概念,对于复杂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学生内部心里的主动认知,会对知识概念模糊不清,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这也是有的学生学得不好怪教师的原因,其实不无道理,虽然学习是个人的任务,但是教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在现代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引导主体而学生为中心主体的学生自主认知教学模式比较盛行.教学模式中出现两个主体,但是各自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学生是学习者,接受者的主体,教师是传播者,传授者的主体.通过互相促进来“降低”教师、“提升”学生的地位,有利于对理论基础的交叉互补,形成一个新的教学设计方案.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数列的内容总的可分为一般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数列的实际应用,学习重点是等差、等比数列.在实际学习中,学生较喜欢利用数列公式解决问题的快感,却忽略数列的概念、分类、特点、应用等基本的陈述性知识.在解题中,对公式,涉及抽象化概念,特别是数列中存在无穷的代数,对公式可能需要反复的记忆;对于方法,不同的公式也会对应不同的解题方法.其实教学设计内容中应将概念视为同等重要,这会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更快地去联想到公式与方法,能更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实践分析
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观察意识,就会失去对需要空间想象力的知识的学习热情.因此,培养学习兴趣要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典型的、新颖的教学案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度.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寻找数列的例子进行讨论,再与梯形面积公式结合证明等方法来启示学生.对于相似的数列概念,可以通过对比来加深记忆,但是针对接受能力特别差的学生,要注重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来取舍;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也要注意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结 语
教学设计是一套系统性方案,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可行的教学模式都要通过不断改进、尝试来慢慢探索出不同教师的最佳教学方案.说到底,教学设计服务对象是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和解决“学生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的问题是漫长而艰辛的.在一代代教育家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习数列的实践应用探讨不断地更新完善,数列是多种思维的结合和抽象思想的锻炼媒介,在数学知识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新课改中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都需要师生共同探索实践并反馈,为建设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胡翠萍.高中数学数列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4):26.
[2]贾鹏云.高中数学数列教学设计的实践探讨[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1):124.
[3]高洪菊.高中数列教学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4]王敬文.数列的教学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