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摘要:国学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教育者、家长和孩子的重视,各地中小学纷纷将国学教育引入课堂。国学对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素养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实施国学教育有其必要性;同时,有关国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国学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国学教育在中小学的全面铺开需要具备科学的教材体系和合格的国学师资力量等条件;在教学中,也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基础教育;国学教育;中小学
一、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意义
国学教育是神圣的,国民需要通过庄严的学习,理解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基础教育的通识教育对一代代国民的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我国的传统教育自蒙学阶段开始,特别重视培育孩子们健康良好的心态、性格、情感与品行,使其拥有一定的文化教养。古人说的“蒙以养正”,或“正蒙”,即开蒙的时候一定要端正。传统文化宝库中有脍炙人口、传之久远的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幼学琼林》等,还有一些家训、家礼、家书等读物,剔除其时代局限与糟粕,可以作为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材。“四书”、《史记》等经典著作中都有不少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教育我们如何立志有恒,如何做一个对民族、人类有用的人,可以作为基础教育的传统文化教材。
二、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现状
从近年来中小学的实践情况看,国学教育的“面”铺得不窄,很多学校以国学为主题开展了色彩纷呈的课外活动,也有不少学校提出在现有学校课程中挖掘、统整隐含于其中的国学文化要素,甚至尝试开设有关国学的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不过,这些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表演式演练(如齐声诵读、武术及京剧表演等)及美德践行活动(如给母亲洗脚等)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触动深层次的文化思考?样式繁多的课程与教材到底为学生留有多大的价值思考空间,又能为学生带来多少鲜活的价值体验?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适切地捕捉到价值教育的机会,并以适当的手段激发、引申学生的价值思考?在这些问题上,当前国学教育的实践恐怕还不起推敲。不少人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问题归结于师资不足。的确,由于历史原因大量中青年教师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但我们应看到,教师们需要补习的绝不仅仅是国学知识,还包括系统、科学的价值教育理念与方法。
三、在中小学实施国学教育的策略
1.吟咏诵读式教学。“吟”是指有节奏地读诗文,读诗者通过不断的“吟”,达到对诗文的熟悉和顺口,最终感受诗文蕴含的意、韵之美;“诵读”要求读者读出诗文或其他文字时要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要“入耳、入心”。吟咏诵读简而言之,就是要求读者带入自己的感情,读出并感受所读文字的美,体悟文字后面的思想。在国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与所学内容或风格一致的配乐或音像图片烘托气氛,快速将学生带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再配以背景音乐,带学生朗诵诗歌等经典,让学生脑、耳、口等器官协调活动。与单纯的阅读相比,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培养欣赏能力。国学经典教学中采用吟咏诵读法,突出了高质量诵读的重要性,也突出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理念中的“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激情”的新思路。
2.情境化趣味化教学。源自一定的生活场景或情境的知识才是鲜活的,知识的产生与研究者的生活、情感乃至信念都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以学习者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发出点,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以还原知识的活力。目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忽视了知识的生命力,教学成了将知识从发现者那里提取过来,然后生硬灌输给学生,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在国学经典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教条化,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情境,將文字与声音、图像结合起来。如在诵读经典时配以古典音乐;用 PPT 展示有意境的、与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播放相关的动画小故事,引导学生感知经典,让深奥难懂的字句变得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里声情并茂地诵读、表演、讲故事或者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作画。通过这些有趣的方式,有效拉进国学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和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或者从实践中去学习,这样学来的知识是鲜活的,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符号。国学经典教学要求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学习,或者印证所学内容。国学经典生活化教学就是在学习和生活间架起一座桥,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理解所学内容,通过实地体验得来的知识让学生记忆深刻。目前我国山东曲阜市在国学传播方面做得较好,主要胜在充分利用了当地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这块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当地的学校和国学教育机构将“三孔(孔府、孔庙、孔林)”作为鲜活的教材,让学习者在参观历史文化古迹的过程中学习历史和儒家思想。
4.营造环境氛围。学生周围的一切陈设是一个完备的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古代的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于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校园环境的布置显得十分重要。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深入规划设计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实现连墙壁都会说话的远大目标。”把孩子周围的一切都利用来服务于对他进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在校园环境中营造国学经典学习的文化氛围,促使学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国学经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并顺利推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这是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文娜,闻曙明.中小学阶段国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0(02).
[2]张会英.浅议如何在基础教育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