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形势下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高校凸显出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不深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融合等问题。文章剖析了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社会环境、资金、师资队伍及学生个体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辅助体系、打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有层级宽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多样化专门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理清创新创业工作机制等路径,以切实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众创时代 创新创业教育 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孙珊(1985- ),女,江苏淮安人,淮阴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江苏 淮安 223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重点课题“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FYHZD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1-0063-03
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具备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创造性品质的人才为目标,重点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重点关注社会上拟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个人及群体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提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新形势下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离不开在校期间的理论传授、文化熏陶和具体指导。然而在实践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上: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不深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众创时代,多数高校均能顺应国家政策,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但是,也有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不深刻,甚至一些高校还没有设置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与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相背离。在一些高校中,不乏有教授、管理者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从事创业活动既缺乏资金启动和实践经验,又耽误专业提升,实在得不偿失。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就业才是重点,创新创业只是表面热闹的应景之举,很难取得理想成效。
(二)实践上: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融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队伍选拔、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等密切相关。目前,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同现存的专业教育体系存在相互分离的情况。一些高校的管理层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教学并无关联,或者关联不密切。另外,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极大地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同时,高校管理方没有意识到将创新培训和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日常的专业教育体系中,以形成系统化的共用课程,弥补专业教育体系的短板。可以说,严格规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大环境,也就是国家在政策扶持、资金帮扶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行为以及创业积极性、主动性等有很大的影响。二是微观小环境,即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会对自身所处的小环境进行系统考量,如所在高校的创业扶持力度、奖励措施、创业氛围等。
(二)资金因素
资金是影响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限制创新创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任何项目的开发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只有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够系统实施具体的选择项目等工作。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募集来源不外乎家人朋友、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家人朋友的借款额度有限,风险投资容易让创业者失去控制权,银行贷款需要财产抵押,不仅门槛高,而且条件设置多。就目前发展而言,高校普遍存在资金募集体制不健全的情况,要引起充分重视并及时改进、完善。
(三)师资队伍因素
师资队伍水平高低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决定了知识传授水平的高低。在很多高校,从事专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较少,多数都是由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来承担此类课程教学,而辅导员自身的专业背景、知识体系、实践能力不一定能够满足实际需求。虽然一些高校成立了相关的创业指导中心等专门机构,但在针对性和专业性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處。
(四)学生个体因素
学生的思维观念、性格特征等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能否有效开展也有着重要影响。具体来讲,在大学阶段,学生的资金不足,自身认知也不成熟,不可避免地会对创新创业活动产生认识偏差。另外,学生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等也会影响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效性。
三、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索
(一)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辅助体系
科学规范的制度对于实际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而政府部门出于整个宏观大环境的考量,也要采取实际行动,建立与完善政策资金扶持、贷款机制保障、校企地三方联动机制。以在这一方面领先世界的美国为例,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法律法规方面,美国政府都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更有一些非政府组织成立了创业支持机构,比如种子基金等,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扶持。
我国也应在政府层面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效的政策支持,根据高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政策优惠、资金扶持、征信制度完善等。另外,在相关税收制度方面同样要适度倾斜,将各种创业项目税收与其他税收相区别。社会行业企业也应营造良好的氛围,围绕学生这一基本主体,提供更加符合其身份特征的创业项目。
(二)打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匮乏,有的学校甚至根本没有相关的专业教师团体。有鉴于此,一是要在高校创新创业师资数量上下功夫,积极引进有经验、专业知识水平高的教师,有效完善高校内部的师资队伍,同时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面向校外招聘优秀教师。二是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积极改革与完善师资队伍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活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三是要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定期选派相关教师去专门机构接受培训,注重在此过程中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教师参加相關主题座谈会,使教师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四是要积极创设创业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课外实践场地,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切实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构建有层级、宽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经过不断摸索,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师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也有所提高,在实际创业活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为了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升,高校在专业化、适应性等方面应积极构建有层级、宽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求,从层次性和目标性方面对课程进行分层次设置,如工科类学校最好选择与学生所学课程相关的创业项目,注重理工类方向。其次,在内容与形式上保持一致性,也就是说,在实际进行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时,不仅要注重课程内容,也要注意授课形式。具体来说,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特色选择相关内容与授课形式,如农业类与政法类学校特色鲜明,就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与农业和政法相关的创业活动。
(四)设立多样化专门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社会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多样化、专门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能够为学生在高校与社会这个大舞台之间架构起沟通的桥梁。通常来看,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专业性较强,拥有系统、规范的教育体系。多数教育组织机构既有理论方法指导,也有实际操作训练,可以经常性地组织比赛,给很多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并因此获得相应支持,使创新创业实践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五)理清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机制
在管理机制上,明确党的领导,指定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有些高校出现多个职能部门如教务处、社科处、学生处、招生与就业处、团委等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看起来是多部门协同,实则没有统一的制度和明确牵头的部门。相对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在学校层面,成立学校创新创业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立创新创业管理办公室,协同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为创新创业工作分门别类地提供精准服务,各部门分工明确、各有侧重。例如,教务处要做好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团委要做好创新创业竞赛工作,招生与就业处要做好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工作等,形成合力,保障创新创业工作有效实施。此外,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开展离不开适度的激励机制的建立。于教师而言,可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年度任务课时量,增发劳务津贴,设立奖项纳入职称评审制度等,提高教师积极性;于学生而言,可组织“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类竞赛,设立创新创业类奖学金,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高校重担在肩,青年学生使命在身。为此,高校要充分统筹利用校内外资源,加强校企地三方合作,打造一支专家化的师资队伍,为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一站式服务以及政策性扶持;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打造创新创业校园生态环境,开设校本课程为学生传播国家相关政策和创新创业知识,举办创新创业类竞赛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总之,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立足社会、资金、师资及学生个体等关键影响因素,从制度、方法、路径等方面出发,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引导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为目标,切实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阎芳.众创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关键影响因素及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7(2).
[2]张英杰.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7,5(5).